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5.2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赤溪镇(福建宁德市蕉城区辖镇) 的原始碼
←
赤溪镇(福建宁德市蕉城区辖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赤溪镇(福建宁德市蕉城区辖镇)'''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位于蕉城区北部,距市区27千米。辖赤溪、东牛、油知、桃源、溪园、西坑、夏村、黄田、东边、大兰、芹格、炉田、官岭、牛洞、禅地、松柴岭、宣洋、社洋、[[班竹]]、洋林、[[墩头]]、岩坪、院前、留洋24个村委会。其中的龟山洋林村更有“避暑胜地”之称。该村虽地处山头,却颇为平整,有良田千亩、佳木无数。全镇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约2.3万,车牌代号:闽J。全镇有耕地面积为26582亩,其中水田17154亩,旱地9428亩,林地134895亩,有林地109084亩。主要作物有粮食作物水稻、甘薯,经济作物茶叶、蘑菇、甘蔗、花生、茉莉花、反季节蔬菜等。其中茶园1.1万亩,蘑菇300万平方尺,居全区之首,有“茶乡菇镇”美誉。<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518038171 广东小岛,住的全是客家人,老河南的“遗民”]知乎</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d3bcf3c8209b4abe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交通 == 有赤溪至霍童、八都;赤溪至湄洋(禄安界)公路连接一0七国道,境内水泥村道四通八达形成高平原陆地交通网络。 == 地理环境 == 地理位置 赤溪镇地处蕉城区北部边,距离城区55.95公里,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西北与 周宁县接壤,北弱与 福安市毗邻,南接 霍童,九都两镇,位于东经119°20″——1190°33″50″,——北纬20°51″28″——26°58″69″之间。 地形地貌 地形四面山峦环抱,平原地带海拔110米,半山区海拔600米——700米,山区海拔800米,高峰海拔1000米——1200米,构成“安乐里”天然屏嶂的自然环境。 境内东北部有龟山山脉,班宣山脉,五龙相会山脉,西坑山脉,芹峰山脉环抱四周;南屏峰与尖峰顶两高峰南北相对,中间峡谷,周围有龙洞溪、东坑溪、三官溪、横溪、三沶坑、炉头坑、长冈坑7条溪水由东北向西南流入安乐溪,贯穿安乐洋两边平原6个行政村,出口溪虎岔流入霍童溪,全长约10公里。 气候条件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辖区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型,雨量充沛适应农业作物种植生长。年平均日照在1600——1700小时,太阳辐射量夏多冬少,全年总辐射为1024卡/平方厘米左右,低温月份平均辐射量为5.5——5.7千卡/平方厘米,高温月份平均12.8——13.8卡/平方厘米。年平均12——17℃,5——6月份平均21——25℃,11——12月份平均12——16℃;年平均降雨量1767.9至2300毫米。春雨(3——4月份)352.7毫米,梅雨(5——6月份472.3毫米),台风雷阵雨(7——9月份)598.5毫米,旱季(10——12月份)344.4毫米。(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 历史沿革 == 赤溪镇在唐朝以前,原为闽夷畲汉杂居之地,尚无建制。 五代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宁德改场建县,设三乡十里,赤溪为安乐里(或雁乐里),行政长官称“里正”。 宋代里下设都,赤溪为十、十一都,行政长官称“都头”。 明、清两代沿用宋朝体制。 清末民初、各村又以姓氏或村落为单位自立境名,以区别于行政建制。赤溪主村傅氏聚居点称“合舍境”;杨氏聚居点称“云程境”;巫氏聚居点称“龙阳境”;岩头洋自然村统称“浦上境”;傅、杨及杂姓聚居点称“龙溪境”;桃源村吴魏氏聚居点称“桃源境”;夏村何、周氏聚居点称“集贤境”;黄田村黄氏聚居点称“兰田境”;芹格村孙氏聚居点称“芹峰境”。除姓氏称境外,小村则以村名为境名,境的头目是姓氏的长辈或村中名贤长者。清末民初清朝行政建制废除,只设“地保”管理社会治安。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赤溪奉命设立“联保”制,其机构称“联保处”,负责人称“联保主任”,下辖“保”与“甲”,及“保甲”制度之开端。大村设一至两保;若干“甲”;小村只设“甲”不设“保”。赤溪村有南阳保与东南保之称。此外,就是桃源保、夏村保、黄田保、龟山保等等。保设正副保长,甲设甲长,负责抓丁、派款上传下达文书告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改“联保处”为“乡公所”,设乡长一人,干事、办事员若干人,并建立地方武装队伍称:“联保丁”由班长、乡队副指挥。粮饷摊派各商家、富户,保甲制度仍旧存在。 1949年5月,赤溪乡长吴芳霖经“白发红心”乡镇民主席吴育俊劝告,同意起义投诚,办理政权移交城工部领导人,于当月宣布各平解放,成立临时乡人民政府,开始采用公元年号。 乡人民政府,划归霍童第三区管辖,下辖:南阳、东南、官岭、班宣、龟山、夏村、炉田、桃源、黄田等九个保。 1950年,实行民主建政,废除旧保甲制度,原赤溪乡下辖的九个保均改为乡建制,隶属霍童第三区管辖。 1958年8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化,原赤溪境内的九个乡合并为赤溪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撤销赤溪人民公社,设赤溪区。 1963年,实行县、区(镇)、人民公社、大队四级区划。赤溪区设立:赤溪、夏村、官岭、班宣、龟山五个人民公社(俗称小公社),下辖赤溪、东牛、由知、桃源、西坑、麦房、居民、夏村、阳谷、黄田、东边、小坛、炉田、芹格、大坛、禅地、岭头、官岭、牛洞、宣洋、班竹、填洋、社洋、洋尾、洋头、岩坪、院前、福岭、留洋、西坑三十个大队。 1966年7月,全县撤区并社。赤溪区复称赤溪人民公社,仍管辖三十个大队。 1984年10月,全县体制改革,撤销赤溪人民公社,改称赤溪乡,大队改称行政村。 1992年1月,宁德县改市后,赤溪撤乡设镇,下辖二十四个行政村一百三十三个自然村。 赤溪村辖:赤溪、岩头洋、炉头、尖山、橄榄丘、后门楼、三坑楼、北乾、满洲冈; 东牛村辖:上牛埕、下牛埕、东坑、半冈、南山下、坑头、加林坑、麦房边; 由知村辖:由知、过岔垅、长冈、亭冈、尖峰下、界院、大坪、后坑坝、百丈际下、冈头楼。 桃源村辖:桃源、龙腰楼; 溪园村辖:麦房、溪园、咸坑、黄家岭、时前洋、炉坪冈、后岛山; 西坑村辖:六斗、溪坪、里坑、楼后、宫冈、柚树兜、外西坑、后厝、界止坪、笊篱冈; 夏村村辖:夏村、阳谷、芹菜丘、寨头;黄田村辖:黄田、小坛; 东边村为单一行政村; 炉田村辖:炉田、大坂洋、上庵、墓里、茶园冈; 芹格村辖:芹格、天山、冷水壑、坑里岔; 岭头村辖:岭头三际坑、丹冈、后架、匏头岩、狮子山、石转下、上琴田、下琴田、肥垅; 禅地村辖:下洋上洋、官路下; 官岭村辖:官岭、社洋坪; 牛洞村辖:牛洞、洋里冈、半岭坑、茶坪、堵坪、秋竹乾; 班竹村辖:班竹、向东丘、[[九条冈]]、小岭坑、下楼湾、半山楼; 社洋村辖:社洋、打铁园; 宣洋村辖:新厝下、利洋、企刀山、水尾、棉头石、镇洋、后塔、宫兜; 岩坪村辖:上大岭、下大岭、湄洋岭、王家塔、夹排头、虎山头、际坪、差溪、白岩; 院前村辖:院前、和尚院、福山头、湄洋、东岭、深坑楼、王三坑、亭角; 留洋村辖:下留洋、上留洋、对面高、上门厝、松柴冈、坪石楼; 墩头村为单一行政村; 洋林村辖:洋林、王家林、光洋、坑洋里、过溪、外乾。 2000年增设阳谷行政村。 == 行政区划 == 赤溪村 辖自然村赤溪、[[岩头洋]]、炉头、尖山、橄榄丘、后门楼、三坑楼、北瞭、满蕉冈。 东牛村 辖自然村上牛埕、下牛埕、东坑、半冈、南山下、坑头、加林坑、麦房边。 油知村 辖自然村油知、过岔垅、长冈、亭冈、尖峰下、界院、大坪、后坑浿、百丈漈下、冈头楼。 桃源村 辖自然村桃源、龙腰楼。 溪园村 辖自然村麦房、[[溪园]]、咸坑、黄家岭、时前洋、炉坪冈、后岛山。 西坑村 辖自然村六斗、[[溪坪]]、里坑、楼后、宫冈、柚树兜、外西坑、后厝、界止坪、笊篱冈。 夏村村 辖自然村夏村、[[阳谷]]、芹菜丘、寨头。 黄田村 辖自然村黄田、小坛。 东边村 为单一行政村。 炉田村 辖自然村炉田、[[大坂洋]]、上庵、墓里、茶园冈。 芹格村 辖自然村芹格、天山、冷水壑、坑里岔。 大兰村 辖自然村大兰、龙路、洋头园、坑里芬。 松柴岭村 辖自然村岭头、三漈坑、丹冈、后架、匏头岩、狮子山、石转下、上琴田、下琴田、肥垅。 禅地村 辖自然村下洋、上洋、宫路下。 官岭村 辖自然村官岭、社洋坪。 牛洞村 辖自然村牛洞、[[洋里冈]]、半岭坑、茶坪、堵坪、秋竹乾。 斑竹村 辖自然村斑竹、[[向东丘]]、九条冈、小岭坑、下楼湾、半山楼。 社洋村 辖自然村社洋、[[打铁园]]。 宣洋村 辖自然村新厝下、[[利洋]]、企刀山、水尾、棉头石、镇洋、后塔、宫兜。 岩坪村 辖自然村上大岭、[[下大岭]]、[[嵋洋岭]]、王家塔、夹排头、虎头山、漈坪、差溪、白岩。 院前村 辖自然村院前、和尚院、福山头、嵋洋、东岭、深坑楼、王三坑、亭角。 留洋村 辖自然村下留洋、上留洋、对面高、上门厝、松柴冈、坪石楼。 墩头村 为单一行政村。 洋林村 辖自然村洋林、王家林、光洋、坑坪里、过溪、外瞭。 == 农业经济 == 全镇总耕地面积为26582亩,其中水田17154亩,旱地9428亩,林地134895亩,有林地109084亩。 主要作物 主要作物有:粮食作物为水稻、 甘薯。经济作物茶叶、蘑菇、甘蔗、 花生、 茉莉花、 反季节蔬菜。其中茶园1.1万亩,蘑菇300万平方尺,居全区之首,有“茶乡菇镇”美誉;水果主要有西瓜、桃、芙蓉李、柚、 枇杷、柑橘。 茶叶加工 企业主要有茶叶加工厂22家, 其中赤溪茶叶有限公司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独特手工制品有榨油坊、“染青”、 土纸, 红糖(已停产,但仍有制作工艺传人)、八仙果糕。 农业产品 有水稻、薯类、小麦、茶叶、香菇、[[蘑菇]],[[西瓜]],甘蔗,生姜等。 == 旅游资源 == 赤溪自古有“[[壁立千寻]]”、“[[石牛望月]]”、“[[带水潮淙]]”、“ 南屏晚钟”等十景。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赤溪镇(福建宁德市蕉城区辖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