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15.3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越战纪念碑 的原始碼
←
越战纪念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越战纪念碑.jpg|thumb|right| [https://dimg08.c-ctrip.com/images/100q1f000001grk5m15DD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2/r107536-42693095.html 图片来自携程旅行网]]] [[越战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又称为越南战争纪念碑、越战将士纪念碑、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越战墙]]等,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 中文名:越战纪念碑 外文名: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别 名:越南战争纪念碑 地 址: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 作 者:林璎 ==基本信息== ===越战纪念碑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邻近[[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该纪念碑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英尺的V字型碑体构成,用于纪念越战时期服役于越南期间战死的美国士兵和将官,闪闪生辉的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刻划着美军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 ==设计者== 林璎(Maya Ying Lin,可译为玛雅·林,1959年10月5日生),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祖籍福建省闽侯县,是林徽因的侄女,1959年10月5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雅典城。林璎小时候就展现出数学和艺术方面的天赋,中学时期就是班上的尖子生, 毕业后即被耶鲁大学录取,成为该校建筑学院学生,1981年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林璎被耶鲁大学授予美术荣誉博士学位。 在耶鲁大学上学时,教授们告诉林璎,你要么到建筑学院学建筑,要么到艺术学院学雕塑,但不能两者都学。林璎后来承认,她是建筑学院正式学生,但经常偷跑到艺术学院听雕塑课。由于同时受两个领域的训练,这无疑为林璎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她说:“雕塑是诗,而建筑是散文。” 今天,由林璎设计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有在耶鲁大学的“妇女桌”、在田纳西州克林顿区的儿童保护基金会礼堂、纽约的非洲艺术博物馆、纽约大学的亚太美国人中心和为洛克菲勒基金设计的艺术品等。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她的成名作“越南战争纪念碑”的设计,参加越战纪念碑设计竞赛时她才21岁,上大学三年级。 主要成就 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而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2010年2月25日,白宫东厅,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身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披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征集方案== 该纪念碑通过设计竞赛的方式征集方案,最后采用的是当时耶鲁大学建筑专业21岁华裔女学生林璎的方案,1982年建成,曾获美国建筑师协会“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十大建筑”第7名,美国建筑师学会2007年度“25年奖”等。 ==设计背景== ===基本要求=== 建造越南战争纪念碑的想法是一名前陆军下士简·斯克鲁格思在战后萌发的。1979年4月27日,一群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社团,旨在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地带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美国国会批准建造纪念碑 1980年7月1日,美国国会批准,在靠近林肯纪念堂的宪法公园尽头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个地方,正是斯克鲁格思们朝思暮想的所在,尽管这座纪念馆建在了联邦土地上,但其建设资金全部由私人捐助。这年秋天,由美国建筑家学会组织,在全国公开征集纪念碑设计方案,投稿者必须是年满18岁以上的美国公民。结果,在征集过程中一共收到1421个应征方案。方案设计者被隐去姓名,由8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大师组成评定委员会,通过投票选出最佳设计。 1981年5月1日,在1421件应征作品中,林璎的被登记为1026号的设计成为首选,其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虽然她的设计方案没有立即引起普遍认同,最后大多数对此方案持否定态度的人最后终于被说服,按照她自己的话说,“(活人和死人)将在阳光普照的世界和黑暗寂静的世界之间(再次会面)。” ===设计思路=== ====读书的时候==== 在[[耶鲁大学]]建筑学院读书的时候,林璎就喜欢到附近的“林阴墓园”去走走,观看那里形形色色的墓碑和雕刻。她说:“那儿有一个渡船船长的墓,墓碑上刻着一条渡船,线条简单又优美,我就喜欢简单而不复杂的东西。”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林璎曾利用假期自费到欧洲考察,走访了许多墓园,研究对死者悼念的形式,她觉得墓园设计也是一项专门的学问,所以在四年级的时候将坟墓建筑列为自己的选修课。 ====设计准备==== 在设计时,她研究了各个领域艺术和文化,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纪念物是如何纪念死者,还阅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关于战士的杂志。两个星期以后,她做出了模型。林璎的老师将她的设计评为B,却仍然鼓励林璎将设计寄走。结果林璎的设计在众多设计师的作品中获得第一名,反倒是应征者中那些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们——其中也包括林璎的老师选送的设计名落孙山。 “1980年秋,那年我和其它五名学生正打算做一个有关墓地建筑的作业,主要强调如何通过建筑形态来处理“死亡”这个主题。整个学期我们做了许多相关的设计,有一个同学,我忘了是谁,偶然发现了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的海报,于是我们想,何不把它作为毕业设计呢?我们来到将要修建纪念碑的地点华盛顿。当我站在那里时,开始本能地想象着自己用小刀将地面立体切开并翻起成两翼,一边指向林肯纪念碑,另一边指向华盛顿,上面还按顺序刻着阵亡者的名字。这时有一位同学收到了纪念碑的设计手册,其中明确规定纪念碑上必须刻有全部57000多名阵亡者的名字。于是我说:“太妙了!”将名字逐一镌刻在黑色反光的地表上。正是这样的一座纪念碑!”(摘自林璎自述) “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到底建“越战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这些“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可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摘自林璎自述) 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好像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逐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面消失。V型的碑体向两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通过借景让人们时时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入大地之中绵延而哀伤,场所的寓意贴切、深刻。 ==建造历程== ===独特设计===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虽然艺术界与新闻界均对她的作品赞许有加,但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一些越战老兵认为,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与阿灵顿国家公墓里硫磺岛升旗雕塑那样反映传统军队形象不同,她的这份色调灰暗且朴实无华的设计方案是对战死者的不敬,还有人认为,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由于她是华裔,受到种族主义分子和一些越战老兵的抵制。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 ===二次评审=== 但是在重新组织评审团后,第二次评审结果她的设计仍然获得第一名。委员会为慎重起见,重新仔细审阅了林璎的作品,审阅之后觉得仍然是一个佳作,就拒绝了退伍军人的要求。当时,内政部长华特还曾经出面,下令暂停工程进度,并要求在V字型建筑的中间,放一座雕像并悬挂一面美国国旗。林璎面临种种压力仍不肯妥协,毅然要求撤回自己设计人的名字,因为,她觉得如此这般的要求和篡改,已经破坏了她的原设计精神,刻上她名字不但是个谎言,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侮辱。在她的坚持下,插国旗之举取消,三位越战军人的雕像也被移往V型碑石的侧面。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出资人的刁难,最后决定将她的设计和第二名的设计一起在华盛顿特区建造,但落成后,第二名的设计只是三名越战士兵的塑像,无人问津,她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成为当地的著名建筑,游人络绎不绝。 ===最后批准=== 1982年3月11日,林璎的设计获得最后批准。3月26日工程动工,当年10月纪念碑主体就基本完成了。这些黑色的[[花岗岩]]来自[[印度]],在美国佛蒙特州切割,在田纳西州镌刻阵亡者姓名。这些姓名都一般大小,每个字母高1.34厘米,深0.09厘米。就是因为林璎的坚持原则和据理力争,我们才能看到今日的越战纪念碑,才能看到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裔女性的原创精神。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花岗岩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深远影响== ===吸引公众=== 1982年11月13日,这座有着特殊意义的纪念碑落成向公众开放,迎接每日像流水般朝它走来的人们,它已经成为了华盛顿特区游览者最喜欢的去处之一,也已是普通美国人展现现有的以及永久存在的悲痛和哀思的地方。 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越战是一场噩梦,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为此付出了代价,这段黑色的墙揭示了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诉说着过往沉重的苦难,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超越于政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敢于直面历史的勇气,却让参观者对美国人民肃然起敬。这座看似简单的纪念碑无言地促使美国人正视越南战争的结局,开始了治疗战争创伤的漫长历程,特别在那些越战老兵的心中,这座纪念碑引发了他们无穷的思考,促使他们来到这里,怀念战死的人们,思索生活的意义。 每年,都会有大批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在自己的亲人或原来战友的名字前面留下供品,在这堵黑墙前面上演了一幕幕悲欢离合的短剧。这些供品包括婴儿时代的照片、军功勋章、啤酒等。正如越南战争时期的著名记者阿诺德·伊萨克在其1997年发表的《越战的阴影》一书中所说:“没有人在[[华盛顿]]特区其他的纪念馆那儿写下留言或摆下供品。”尤其是那数万死者的亲属,尽管他们明知墙下并没有亲人的尸骨,但他们仍然把黑墙看成是与死者联接的唯一纽带。他们用各种方式哭祭自己的亲人,其中最感人的是每天遗留在墙下大量的信件,这些都被人精心收集。 ==反应== ===负面=== 在林璎的纪录片《清楚而坚定的远见》中,人们对入选的设计有复杂而强烈的反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酝酿的种族主义使林璎受到严格的审查,因为她是华裔。其他士兵抱怨它太像在地面丑恶的伤痕,反射美国政府和公众对战争和它的退伍军人的耻辱态度。 ===正面=== 许多退伍军人感受纪念碑特别的感人。一位士兵在录影中被引述“这是一个我能静静地悼唁我的朋友的安静的地方。那是我所希望做的。” ===发人深思=== 尤其是每年的5月30日,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人们都要举行仪式,怀念那些捐躯疆场的将士。这天,在越南战争纪念碑前举行仪式已经成为惯例。有人说,林璎设计的纪念碑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哭墙”。其实那不准确,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 当年林璎简单而又优美的设计——两面黑色的[[大理石]]自然地拔地而起,虽然这个设计在当年一度引起了争议,但今天在人们心目中该纪念碑已成为衡量其它纪念碑的标准之一。越战纪念碑也是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名单中女性设计师排名最前的作品,并且也是AIA2007年“25年大奖”的获奖者,该奖项用于表彰在25~35年前设计建造的杰出建筑物。2007年建筑评委会的主席RichardLogan说:“25年之后,你站在纪念碑前仍会回想起那些名字。你可以看到人们抚摸纪念碑,并为它而感动。 ==视频== 美国全景之旅节选-越战纪念碑-朝战纪念碑(20201025) {{#iDisplay:j3163gfcgnt | 560 | 390 | qq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718 世界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越战纪念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