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54.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道尽稽万物之理 的原始碼
←
道尽稽万物之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30410/1faf822da74d48689c3676391df1510d.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665255814_550962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道尽稽万物之理'''是一个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ref>[https://www.sohu.com/a/424683671_100132744 文字记载前的1500年的历史都发生了什么],搜狐,2020-10-14</ref>,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ref>[https://www.sohu.com/a/238753369_100011282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搜狐,2018-07-01</ref>、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名词解释== 道会合所有事物的理。由韩非子(前 280?—前233)提出。韩非子继承并发挥了道家的学说,在道家所讨论的“道”“物”关系中加入了“理”的概念。韩非子认为,“理”是构成每一具体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如事物的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等。事物各有其理,并因其所具之理而得以被区别开来。而“道”是成就万物及其所具之“理”的根本法则,“道”会合了万物之理。 引例1 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 (《韩非子·解老》) (万物各自具有不同的理,而道会合所有事物的理,因此道不得不随万物而变化。)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指由[[中华]]民族所创造或构建,凝练、浓缩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这些术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思想表达之中,诸如,“天下为公”“民惟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这些术语构成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基础和表达方式。 人类的不同[[文明]]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在其语言、文化传统、思想和观念上。面对不同自然条件的挑战,生存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自然而然地有了差异。譬如,在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上,[[热带]]和温带肯定不同,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峦地区当然有差异,沙漠地带和沿海地区显然有别,牧区和农业区也会有许多迥异之处。这些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的特点逐渐积淀凝结并且通过词语即[[术语]]的方式固定下来,就必然影响到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这些术语所表达的[[民族]]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反过来又阐释、维护和强化着其赖以出现和发展的[[特定]]生产和生活形态。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道尽稽万物之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