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12.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道德经:生而不有 的原始碼
←
道德经:生而不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生而不有== 汉语成语,拼音是shēng ér bù yǒu,意思是指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出自《老子》。 <ref>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269805/ed84-j8VMIJPaKtenCtho1yEP9S5QlA-xhfHUqiqX2KzypLFeXFq1w9e84x_zKf9iUEeXB4FtngL2cD5K8da5jrl6uktfna1ysJM | 中华词库,引用日期2019-07-14] </ref> 中文名 生而不有释 义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拼 音shēng ér bù yǒu出 处《老子》 ==作者== [[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与[[黄帝]]并称“[[黄老]]”,学说倾向于无为而治。学说受到[[汉文帝]]、[[景帝]]、[[窦太后]]、和相国[[曹参]]等推崇。 ==成语解释== 生:生养(万物)。有:据为己有。意思是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ref>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269805/ed84-j8VMIJPaKtenCtho1yEP9S5QlA-xhfHUqiqX2KzypLFeXFq1w9e84x_zKf9iUEeXB4FtngL2cD5K8da5jrl6uktfna1ysJM | 中华词库,引用日期2019-07-14] </ref> ==成语出处== 《老子》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自《大学语文》第九版 ==成语用法== 示例 《老子》第十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出处==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iDisplay:i3005pn5xll | 560 | 390 | qq }} 参考资料 categorg:+230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返回「
道德经:生而不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