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105.16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那爛陀寺 的原始碼
←
那爛陀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那烂陀寺''' </p> |- |<center><img src="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19820528/2/124579066563"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mypaper.pchome.com.tw/19820528/post/1284547752 圖片來自pchome] </small> |} '''那烂陀寺''',又译'''那羅寺'''、'''那蘭陀寺'''、'''阿蘭陀寺''',意譯為'''施無厭寺'''<ref>{{cite web|title=那爛陀寺 -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publisher=[[國家教育研究院]]|author=蔡纓勳|date=2000年12月|url=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001/}}</ref>。 那爛陀,古印度地名,在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尔邦]]中部都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此地原建有佛教寺院名'''那爛陀寺''',為古代[[東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輩出,最盛时有上万僧人学者聚集于此。2016年列入世界遺产。<ref>{{Cite web|url=http://whc.unesco.org/en/list/1502|title=Archaeological Site of Nalanda Mahavihara (Nalanda University) at Nalanda, Bihar|accessdate=2016-11-24|author=|date=|year=2016|publisher=UWESCO World's Heritage List}}</ref> ==歷史== 在古代,那爛陀是一個聚落,近於[[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釋迦牟尼佛]]弟子[[舍利弗]]的出生地,為佛教最早傳佈的地區之一。 [[法顯]]在印度遊學時那爛陀仍是聚落,有舍利弗舍利塔而無寺院。传说此地原是庵摩罗园,后来五百商人捐钱买下献[[佛]],佛在此说法三個月。後來摩揭陀国王鑠迦羅阿逸多(Śakrāditya,帝日王),為王舍城北之比丘曷羅社槃社(梵 Rāja-vajśa)在此兴建佛寺,子佛陀鞠多王在寺南扩建,此後[[呾他揭多鞠多]]王在东面建寺,[[幼日王]]在东北建寺,[[金刚王]]在此西建寺,其後中印度王在此北建寺。[[帝日王]]建寺中供佛像。经过历代君王的营建,那烂陀寺宏伟壮观。另外,梵語「那爛陀」三字意謂「施無厭」或「無厭施」。 根據多方的考察,玄奘所說「佛涅槃後未久」即建此寺是不正確的。由後期笈多王朝的幻日王所創建則比較可信。在所見的資料中,住持那爛陀寺的名德,是由德慧或護法開始,護法約為西元五三〇至五六一年間的人,後期笈多王朝則為西元五三五至七三〇年間。那爛陀寺似乎先是[[唯識學派]]盛行的學府,後來即成為[[密宗|密教大乘]]的學府。<ref>{{cite web|author1=聖嚴|title=印度佛教史|url=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2-01/266.php}}</ref> ==記載== [[玄奘]]《[[大唐西域記]]》、[[义凈]]《[[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那烂陀寺都作過说明,而义凈对当时那烂陀寺的布局、建筑样式,寺院制度和寺僧生活习惯,叙述尤其詳細準確。玄奘在此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听讲《[[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顯揚聖教論]]》、《对法》、《因明》、《声明》、《[[集量論]]》等经书,兼学婆罗门学<ref>{{cite book|author=(唐)[[慧立]]|title=《[[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page=74页|ISBN=7-101-02027-5}}</ref>,[[义凈]]在此从[[宝师子]]学习十年,翻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三卷,《一百五十赞佛颂》一卷;此外来此学佛的唐僧还有慧业、灵运、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灯、道琳、智弘、无行等法师。 根据义凈在[[七世纪]]末的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门,开有窗洞,但不得安帘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隐私。僧房后壁乃是寺的外围墙,有窗通外。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寺的屋顶、房檐、和院落地面,都用特制的材料覆盖,这种覆盖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砖和以黏土制成,覆盖辗平后,再用浸泡多日的石灰杂以麻筋麻滓烂皮涂上,盖上青草三五天,在完全乾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后先涂上一道赤土汁,最后再涂上油漆,光亮猶如明镜一般。经过如此处理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经人践踏二三十年而堅固如初。<ref>{{cite book|author=(唐)[[义凈]]|title=《[[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慧轮传》}}</ref> 那烂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学习课程包括[[大乘佛教|大乘]]佛典、天文学、数学、医药等。而從[[玄奘]]、[[義淨]]的學歷記載和一些譯籍來看,當時那爛陀寺等處的佛學,已顯然分為「因明、對法、戒律、中觀和瑜伽」等五科: * 於[[因明]]科,玄奘譯出《[[因明正理門論]]》和《[[因明入正理論]]》,樹立論議的邏輯軌範。(義淨譯出:《[[集量論]]》) * 於[[對法]]科,在聲聞乘玄奘譯出《俱舍論》,又囊括說一切有部的論藏和《[[大毘婆沙論]]》,以及《[[順正理論]]》、《顯宗》等論;大乘對法譯出了《[[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和注釋《雜集論》。 * 於[[戒律|戒律]]科,玄奘譯傳《瑜伽[[菩薩戒]]》,並輯出《受戒羯磨》以為實行規範。(聲聞律學的宏揚,則有義淨傳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的律典,勝友 Viśeṣamitra的《律攝》也有譯出) * 於[[中觀]]科,玄奘多次聽講《[[中論]]》、《百論》,又譯出護法的《廣[[百論]]釋》,以見瑜伽系貫通中觀的成就。中觀派論師[[清辨]]的著作《大乘掌珍論》也有譯出。 * 於[[瑜伽行唯識學派|瑜伽]]科,則於「一本(《[[瑜伽師地論]]》)十支(《顯揚聖教論》、《[[大乘莊嚴經論]]》等)」,幾乎全部譯出,並編纂了集唯識學大成的《[[成唯識論]]》,以盡其奧蘊。(義淨還傳譯禪定論著:《六門教授習定論》) [[八世纪]]时那烂陀寺成为[[金刚乘]]的学术中心,也是重要[[道场]]。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 [[Category:227 寺院]]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那爛陀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