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3.1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長春圍困戰 的原始碼
←
長春圍困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長春圍困戰'''<br><img src="https://www.taiwancon.com/wp-content/uploads/2013/07/191820_530472850334563_518800429_o-1024x763.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aiwancon.com/37646/%E4%B8%AD%E5%9C%8B%E4%BA%BA%E6%AE%98%E9%85%B7%E6%85%98%E7%83%88%E7%9A%84%E9%95%B7%E6%98%A5%E5%9C%8D%E5%9B%B0%E6%88%B0.htm 圖片來自taiwancon]</small> |} '''[[中国人民解放军]]数据:''' 4300余人战场阵亡2.6万余人易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军事百科全书》驻防国军、警察及长春国府高级官员中无人因饥饿死亡 '''[[中国人民解放军]]数据:''' 6,508人陣亡,傷者不詳 |notes=[[龙应台]]观点:有10万~65万平民死亡([[餓死]])。[[长春市人民政府]]观点:平民死亡人數5.8萬到10萬左右 '''长春围困战''',或稱'''長春圍城''',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在[[吉林省]][[长春市]]发生的一场围城战,进攻方为[[萧劲光]]所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下簡稱解放军),守城方为[[郑洞国]]所指挥的[[中華民國國軍]](下簡稱國軍)。长春战役是[[遼西會戰]]之一部分,解放军占领长春宣告了辽沈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长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第一个大的围城战役”,以10万解放军围困10万国军。解放军意图围城打援,以部分部队进攻长春,吸引沈阳[[廖耀湘]]兵团北上救援,然后在途中将廖耀湘兵团围歼。但攻打长春之解放军与守城之国军兵力相当,装备不如国军,而廖耀湘兵团又拒绝北上援救,所以解放军始终没决心强攻长春。后解放军决定先攻下锦州,切断东北国军南逃之路,将东北国军滞留在东北战场,逐个消灭,因此主力南下,长春战役形成了围而不攻之局。 1947年東北人民解放軍抵達長春週邊,選擇圍而不攻的戰略。其中在6月28日的圍城政工會議上,圍城指揮所提出口號,「不給敵人一粒糧食一根草,把長春蔣匪軍困死在城裡」。正式戰役由1948年5月23日,解放军對防守长春之国军完成包围,并切断国军空中运输開始計算,直至10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倒戈,新七军投降,解放军进驻长春而宣告結束。 中共方面指,战役自1948年5月23日,解放军對防守长春之国军完成包围,并切断国军空中运输开始,直至10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倒戈,新七军投降,解放军进驻长春结束。期间150多天内,国民党守军在城内实行残酷的“杀民养军”和“逐民出城”政策,加剧了城内粮食紧张。加之战役前期解放军为防止有特务混入难民,阻止城内人员逃离,最终十余万难民饿毙。围困期间,国军比百姓多围困38天,但10万部队、警察宪兵特务、军人眷属、政府高级官员无一人饿死。 国民党方面指,國軍自一九四八年六月中之後,取消了禁止城內居民出城的禁令,奉指示從8月1日起只准饑民出而不准再進。另一方面[[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ref>[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26778/130393/7586673.html 东北人民解放军],cpc.people</ref> 的政策如特種兵司令[[萧华 (上将)|蕭華]]當時所指令,基本是阻止長春平民外逃,導致大量逃難民眾被困於兩軍防線間的「真空地帶」。期間150多天解放军進行了圍困和經濟封鎖,並利用利用鐵絲網、壕溝不讓難民出來,其目的可能是為讓城內老百姓耗光城內國軍的糧食。甚至為阻止出城者逃離,解放军打罵捆綁離開者並開槍射擊欲逃離的難民。其結果最終導致十餘萬難民死亡。 == 背景 == 中共方面曾在[[中國抗日戰爭|中日戰爭]]勝利後,就作出進軍東北的決策。其中[[曹里怀|曹里懷]]與[[朱光 (1906年)|朱光]]就在當時接受了中共中央的指派,從[[冀鲁豫根据地|冀魯豫根據地]]率領少數幹部和部隊于1945年10月下旬到達東北,之後曹里懷被[[中共中央東北局]]分配為長春市警備司令,帶領[[冀鲁豫根据地|冀魯豫]]部隊乘蘇聯軍隊撤出後進駐長春。而隨著兩軍對峙形勢的變化,長春駐軍在同年12月14日再退出了長春市區。之後解放军整體戰略重點,轉向控制沿長春線兩側的龐大地區(包括中小城市及次要交通聯結點),以建設中共的根據地。 國軍方面,[[陳誠]]任东北行辕主任後,不信任當地滿州軍而將原本已編入地方[[保安]][[部隊]],接受过[[日軍]]訓練的原[[滿洲國軍|滿軍]]裁撤,东北国军兵力下降到48万;許多原满洲国軍队因頓時失去生活來源而紛紛加入[[八路军]],大大增加了中共在東北的實力。 东北战场成为当时全国五大战场中唯一一个解放军数量超过国军之战场。国军本着“重点防御”之战略,兵力集中在几个大中城市,而解放军则在1945年底以來的拉鋸戰中,逐步掌握了鐵路沿線與廣大鄉村地區,将国军分割开来,使国军陷于孤立。解放军已逐步掌握战争主动权,攻守态势也随之改变,东北战场进入了解放军攻,国军守之态势。 [[1948年]][[1月1日]],根據[[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共中央軍委]]令,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民主联军总部改称东北军区。在东北,解放军与国军之战已进入第三年。解放军经过三年战争(如[[四平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7年]]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进行中的冬季攻势),在东北已经建立了根据地。共产党通过进行[[土地改革]]和宣传工作,并吸收国军裁掉的原[[满洲国军|满洲国陆军]],壮大了军队。东北解放军由[[抗日战争]]后之11万人发展到1948年春之153万人(其中野战军70万)。 同日,陈诚发表《元旦告东北军民书》,声称已完成作战准备,计划分三路向解放军扫荡。当日,国军集中了五个军十多个师的力量,以[[沈阳]]为中心,分三路向[[辽河]]两岸呈扇形推进。1月6日,解放军夜歼灭沈阳外围公主屯的新五军两个师一万三千余人,军长陈林达、师长谢代蒸、留光天被俘。 在1947年夏秋冬攻势之强大压力下,1947年8月到东北主持军政之陈诚,对东北国军败退,收拾不了局面,萌生退意。1948年1月17日,国军召开军事会议,成立东北剿匪总部,[[蒋介石]]委任[[卫立煌]]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郑洞国]]和[[范汉杰]]任副总司令。 [[1月22日]],卫立煌到达沈阳。[[1月26日]]解放军攻下[[新立屯]],全歼[[四十九军]][[二十六师]]九千余人。1月29日解放军攻下[[沟帮子]];[[1月30日]]攻下[[盘山县]]。 2月5日,陈诚离开沈阳赴[[南京]]。2月6日,解放军佔領[[辽阳县]],國軍[[暂五十四师]]和新五军、新六军留守处共损失一万零七百余人。2月7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确立将东北国军封闭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2月19日解放军攻下[[鞍山]]市,國民黨[[五十二军]][[二十五师]]一万两千九百余人全部被歼灭,二十五师师长[[胡晋生]]被俘。 同日,解放军攻下[[法库县]],撤退之新六军[[暂六十二师]]全部七千二百余人被全滅于[[庆云堡]]地区。[[2月25日]],驻守[[营口]]之国军五十二军[[五十八师]]师长[[王家善]]率部八千八百人,逮捕副军长[[郑明新]],并消灭其余守军三千余人。2月28日解放军攻下[[开原]],歼灭[[暂三十一师]]一个团及暂六十二师残部三千四百人。 1948年3月,冬季攻势进入尾声。1948年3月,蒋介石为固守长春组建第一兵团,由[[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郑洞国]]兼任。因国军陷于孤立,为免被各个击溃,3月9日,卫立煌命郑洞国指挥驻守[[永吉县]]之[[六十军]]撤到长春,解放军占领永吉和[[丰满水电站]]。3月13日(一说3月15日),经23小时激战,解放军再次攻佔战略重镇[[四平街]](三攻四平),[[七十军]]一个整师一万九千三百余人陣亡。 3月15日,冬季攻势结束,国军在东北只剩下长春、沈阳、[[抚顺]]、[[本溪]]、[[锦州]]、[[葫芦岛]]等据点,沈阳、长春之补给全靠飞机运输。[[郑洞国]]抵长春后,下达了“加固工事,控制机场,巩固内部,搜购粮食”之策。 [[长春]]位于东北腹地,[[松辽平原]]中央,是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具重要战略地位。[[九一八事变]]后,[[满洲国]]首都就设立在此。日占期间,[[日本关东军]]在此修筑了许多永久防御工事,国军进驻长春后,又加强了工事。长春有很多永久性碉堡和地堡,市中心建筑和街道都有地下坑道相接,构成核心守备,外围设有宽三米深两米之外壕,有纵射火力及铁丝网、[[地雷]]、[[绊索]]、[[鹿砦]]、陷阱等工事。时长春已是一坚固防御之大城,国民党报纸称长春防御工事“坚冠全国”。 经日本人十四年经营,长春人口已从[[滿洲國]]成立前15万人,膨胀到70万人(包括日本人14万),长春围困战前,城市居民估计在40万到60万之间。围困战后,居民锐减到17万人。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社會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長春圍困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