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226.1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闽西土楼 的原始碼
←
闽西土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闽西土楼</big> ''' |- | [[File:闽西土楼22.jpg|缩略图|居中|[http://s16.sinaimg.cn/mw690/5ac0ef94ge05e905e91ff&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c0ef940101kz3c.html 来自新浪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闽西土楼 类别:建筑 代表:振成楼、承启楼、永隆昌 |} '''闽西土楼'''最早建于唐代,但现存最多的还是清康熙年间至20世纪70年代所建。土楼的建筑过程中有一个很为外人津津乐道的地方,便是它的建筑材料红壤土中加入了红糖、蛋清和煮熟的糯米饭,据说这是客家人的独创方法---为的是进一步加强粘性。 历史上闽西经济较差,交通不甚便利,匪患械斗多发,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迁徙到这里后,为了便于群居以及抵 御匪患,结合当时中原汉族建筑而创造出土楼这种奇特建筑,充分体现了经济性、坚固性、防御性、艺术性的思想。 == 历史原因 == 关于土楼的来源,说法不一,但流传最多的就是早前迁到此处的客家人为了防止盗窃和自然灾害,把家族的人集聚群居。对客家人来说,土楼已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它更凝聚着他们的文化。土楼表现出来的向心性、匀称性,以及血缘性聚居的特征,正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一个缩影。 == 土楼文化 == [[闽西南乡村]]的土楼主要是圆形与方形,主要分布在南靖永定一带。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都取自族谱里的祖训。永定的土楼以高大、建造精致而闻名。[[湖坑镇]]的[[振成楼]]和[[承启楼]]都成为当下热门的旅游景点。这种圆楼都由两三圈组成,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嫁娶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房间,其内侧为走廊。土楼除具有御敌的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因而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 闽西土楼代表 == === 振成楼 === 振成楼,是最为富丽堂皇的客家土楼,是客家土楼的精品,被称为永定客家土楼王子--振城楼。 "土楼王子",位于永定县湖坑乡洪坑村,该楼建于1912年,按八卦图结构建造,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内有花园、学堂等。内环还有中心大厅,雕梁画栋,装饰秀丽,古朴典雅,中西合璧。占地约5000平方米,费时5年建成,耗资8万银元。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八卦每卦6间,一梯楼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筑有防火墙,以拱门相通。祖堂为一舞台,台前立有4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间圈成内圈,二层廊道有精致的铁铸栏杆。 === 承启楼 === [[File:承启楼11.jpg |缩略图|right|[http://image96.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4/0513/69188216_2.jpg 原图链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05/13/7406795_548014358.shtml 来自个人图书馆]]] 承启楼,是圈数、居住人口最多的土楼,被称为"土楼王"。它位于[[永定县]][[高头乡]],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全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1.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计400个房间。整个建筑面积为5376.17平方米。"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鼎盛时期住过800多人,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台湾政要吴伯雄先生曾亲题"福建土楼王"。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被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 永隆昌 === 永定县[[抚市镇]]的"永隆昌",以高大著称。为最花工日的土楼,该楼因受地形限制,部分以沙滩为基地,填平工程特大,从填坝动工到整修完工,前后整整花去28年。主楼高五层半,占地都有一万多平方米。是方楼与五凤楼的组合建筑。主楼有福盛楼和福善楼两座,合计有92个厅,746个房间,144座楼梯,7口水井。 === 遗经楼 === 位于永定县高陂乡上洋村[[遗经楼]],为高度最高的土楼,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共有房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小厅堂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中间为祖堂。前楼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就读,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遗经楼共有280个房间。 === 奎聚楼 === 全国唯一的宫殿式土楼"奎聚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 奎聚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楼内檐梁雕刻十分精美,"文革"期间受到破坏。 === 福裕楼 === [[File:福裕楼11.jpg |缩略图|right|[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hakla/image/jianzhu/jianzhu_050_s.jpg 原图链接]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hakla/jianzhu/kejiatulou_xs.html 来自中国数字掌上科技馆]]] 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 馥馨楼 === [[馥馨楼]]--最古老土楼。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是现存最早的土楼。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占地1275.76 平方米,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馥馨楼没有石基,这是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充分说明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楼四周有四米宽的护楼壕沟,门前设有吊桥通行,其底墙生土掺拌有石灰、红糖,坚固无比。堪称中原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 === 集庆楼 === 为现存最早的圆形、最多楼梯的土楼。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距今五百八十余年,为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又结构特殊的一座。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唯独此楼,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邻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竟也穿越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与厚达二米的生土墙一起依然挺立。初溪土楼群形成于13世纪初,同样依山而建,土楼与层层梯田构成壮丽景观,气势磅礴恢宏。 == 珠链穿起的村庄 == 当汽车在闽西南崇山峻岭蜿蜒公里上奔驰,沿途中,山坳里、溪流边、竹林下,各式各样的客家土楼星罗棋布。南靖与永定相邻,却以土楼多而集中出名。一个村庄里集聚着几座至几十座姿态各异的土楼群,有些集聚如花,有些如裙带,如珠链般散落在稻田间。田螺坑土楼群由四座圆楼和一座方楼组成,依山势起伏,高低错落,层层土墙又与层层梯田交错,美不胜收。五座土楼又紧紧相挨,从高处俯瞰,犹如一朵梅花盛开在山峦中。 从田螺坑往下4公里,就来到了下坂村,从高处望去,下坂村里十几座土楼,蜿蜒如长蛇。这里有着闽西最古老而特殊的土楼---[[裕昌楼]]。裕昌楼建于元代,又被称为东倒西歪楼。顾名思义,它是歪斜的,尤其当你一脚踏进楼门时,猛然看到全楼回廊的支柱左倾右斜,仿佛随时会轰隆一声倒下。传说是楼主少给了工匠人银两,匠人特意短了些柱梁,但即便是这样,六百多年来,裕昌楼始终有惊无险,风雨不动。 == 静美的"边城" == 塔下位于[[书洋乡]],"九曲十八溪"从山谷中倾泻出来,缓缓从村中穿过。生在这里的张姓族人,在山谷中修建了二十余座,方形、圆形、围裙形、曲尺形的,美丽独特的土楼,散布在村落里。沿着溪水两岸,又建起了一座座单院土木式的吊脚楼,与旁边的土楼大小相倚,错落有致地搭配着。微微细雨中,沿着圆润的鹅卵石慢慢走着,村里的老人们,有着善意的笑容,拿出红艳艳的柿子款待我们,并热情的邀我们至家中喝茶用饭。 山村东坡建着张氏家庙---德远堂,门前矗立的二十多根石龙烛台,是先人中举或做官的凭证,但更像是祖先的眼睛,静静地守护着脚下的后裔。 我爬上小村对面的山头,在高处静静地凝视着这个恬静而美丽的山村,溪水静静平缓地从村庄中间穿过。眼前的一切,美得让人怦然心动。挑担的汉子走出土楼大门,老太太在溪边慢悠悠洗着衣裳,远处的屋顶冒出了炊烟。一切都是如此详和和静美。如果说,世上仍有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我更相信它在这里,而不是凤凰。 我坐在草地上,静静地抽了根烟。拍了几张照片,始终是一个角度,因为没有办法别转头。这种恬美的境地是我一直向往和寻求的,只是,不经意地,就在这里,发现了它。这个山村,是这样的沉寂和静美。万水千山涉来,我知道,我人生所寻求的,就在这里,就只为了这一瞬间的永恒。 如果有一天,我爱上了一个人,我们彼此间,是那么真诚地相爱和理解,我想,我一定会带他来这里,站在我所站立过的地方,静静地抽一根烟。他必如我般深受震撼…… == 将要消失的闽西土楼 == 想给“土楼”定义,应该是:生土夯筑;是“楼”;具有防卫功能。根据这三条标准,[[福建]]除了永定和南靖,其他地方还有大量的土楼,如龙岩的适中现在都还有两百多座土楼。最近和《闽西日报》记者朱裕森在闽西各地搜集“古建筑”(住宅类),发现各地都有不同类型的“土楼”。 不过,我们发现,“土楼”存在的状态很不好,无人居住、无人管理、无人维修……像风烛残年的老人,一个个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当然,建筑是时代的反映,时代也造就建筑。我们这个时代,当然不是产生“土楼”的时代了。但是,记录了历史的土楼,是不是应该根据情况,有重点的给予保护,由有关部门管一管,必要的,拨点钱,适当的修修漏什么的,至少让它们再维持一段时间……因为它们一旦消失,就永远不会回来的。<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c0ef940101kz3c.html 将要消失的闽西土楼 ]搜狐,2013-06-30</ref> == 视频 == <center> '''《探寻闽西大溪乡土楼群 》''' <center>{{#iDisplay:page/m0778cxm4ml|600|400|qq}}</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 [[Category:690 中国游记]]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闽西土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