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247.2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韦慕庭 的原始碼
←
韦慕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韦慕庭'''<br><img src="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_larger/2511/830100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81/09blraanlg.html 圖片來自名人简历]</small> |} '''韦慕庭''' 韦慕庭(Clarence Martin Wilbur,1908年─1997年),美国历史学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佐治·贝利·桑塞姆爵士[Sir George Bailey Sansom, GBE, KCMG (28th November 1883 – 8th March 1965)]的东亚学院(the East Asia Institute)教授中国历史。 == 生平 == 1908年於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出生,幼年随工作於YMCA的父母来到中国,後回老家。 1931年於奥柏林学院毕业。他第一份工作於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在那里他准备出版已去世的贝特霍尔德·劳费尔(Berthold Laufer) 的《植物迁移的研究 study of plant migration》,并研究汉朝奴隶制的专题论文。 1933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曾至北京华语学校学习华语。 1941年得到[[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专攻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1947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曾有助於开启研究生课程进入全国领先的项目之一,并监督许多有影响的研究生。他的研究重点是民国时期中国,特别是孙中山事业与国民党的崛起。还组织哥伦比亚口述历史项目的核心人物。获富布赖特研究奖金(Fulbright Act Fellowships)。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内一批要员旅居纽约。 1956年12月,韦慕庭教授突发奇想,这些民国要员的回忆会是一种珍贵的历史记忆,何不以口述史的形式保存起来呢?于是前往纽黑文( NewHaven),拜访东亚研究所的同事何廉教授,商讨开展这批专题口述史想法的可行性,伺廉深以为是。随后,韦氏与何廉一起开始制定这批中国口述史研究的具体计划,盘算所需要的开支。这项计划要求受访者必须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著名人物,并倾向于以学术自传的方式予以研究并出版[哥大的口述史主要分为两类:集体性的项目回忆录(Projects)和个体性的传记回忆录( Biographical Memoirs)。],以期为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做点贡献。然而对于任何渴望开展口述历史研究者来说,资金问题总是个头疼问题(一小时录音带的制作大约需要$ 100-500。)。 很幸运的是1957年韦氏当选哥大东亚研究所主任,得以有机遇推进这项研究。他以促动东亚研究所发展为由,写了一份致哥大国际事务部的舒伊勒·华勒斯( Schuyler Wallace)主任的申请书,建议学校福特基金会拨出部分经费给中国口述史研究项目。 1958年,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的首笔福特基金会资金1.5万美元到位,中国口述史的项目也随之启动。 1958年2月,中国口述史项目正式运作,哥大以学校名义邀请了两位国民党政府要员——孔祥熙与胡适,由夏连荫与唐德刚分别负责采访。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口述史研究计划得以正式开始。 1961年由福特基金会(Fort Foundation)支持,设置“美国学术机构与中研院近史所联络委员会”。 1967年退休,众学生送他傅佛国(Joshua A. Fogel)和罗威廉(William T. Rowe)合著,1979年Westview Press出版的《不断变化的中国角度:韦慕庭教授纪念文集Perspectives on a changing China:Essays in Honor of Professor C. Martin Wilbur on the Occasion of His Retirement ed.》ISBN 0-89158-091-3 1989年将读书手札及函稿捐赠给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7年因白血病於[[宾夕法尼亚州]][[ 哈弗福德镇]] (Haverford, Pa.)家中去世,享寿89岁。 == 著作 == 《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 《中国的乡村政府》(Village Government in China,1934) 《前汉时代中国的奴隶制》(Slavery in China during the Former Han Dynasty,1943) 《中国国民革命(1923-1928)》(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1923-1928,1984) 《我生命中的中国:一个历史学家自己的历史》(China in My Life: An Historian’s Own History,1996) <ref>[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Tags/6997/ 名人励志故事]</ref> <ref>[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 名人名言]</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韦慕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