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88.11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饿蚂蝗· 的原始碼
←
饿蚂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T01191a8bb593940bce.png|缩略图|居 右[https://p1.ssl.qhimg.com/t01191a8bb593940bce.png 原圖鏈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591192&sid=2736178 饿蚂蝗]]] '''饿蚂蝗''',[[中药名]]。别名:[[细风带]]、[[山角豆]]、[[红掌草]]。 为豆科植物饿蚂蝗DesmodiummultiflorumDC.的全株。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 常用于脘腹疼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腰扭伤,创伤,尿道炎,腮腺炎,毒蛇咬伤。 ==形态特征== 饿蚂蝗,又名[[多花山蚂蝗]]。 [[直立灌木]],高1-2米。多分枝,幼枝具棱角,密被淡黄色至白色柔毛,老时渐变无毛。 [[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3;托叶狭卵形至卵形,长4-11毫米,宽1.5-2.5毫米;叶柄长1.5-4厘米,密被绒毛; 小叶近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顶生小叶长5-10厘米,宽3-6厘米,侧生小叶较小,先端钝或急尖, 具硬细尖,基部楔形、钝或稀为圆形,上面几无毛,干时常呈黑色,下面多少灰白, 被贴伏或伸展丝状毛,中脉尤密,侧脉每边6-8条,直达叶缘,明显;小托叶狭三角形,长1-3毫米,宽0.3-0.8毫米;小叶柄长约2毫米,被绒毛。 [[花序顶生或腋生]],顶生者多为圆锥花序,腋生者为总状花序长可达18厘米; 总花梗密被向上丝状毛和小钩状毛;花常2朵生于每节上;苞片披针形,长约1厘米, 被毛;花梗长约5毫米,结果时稍增长,被直毛和钩状毛;花萼长约4.5毫米,密被钩状毛, 裂片三角形,与萼筒等长;花冠紫色,旗瓣椭圆形、宽椭圆形至倒卵形,长8-11毫米, 翼瓣狭椭圆形,微弯曲,长8-14毫米,具瓣柄,龙骨瓣长7-10毫米,具长瓣柄;雄蕊单体, 长6-7毫米;雌蕊长约9毫米,子房线形,被贴伏柔毛。 [[荚果长]]15-24毫米,腹缝线近直或微波状,背缝线圆齿状,有荚节4-7,荚节倒卵形, 长3-4毫米,宽约3毫米。密被贴伏褐色丝状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0790?from=sg 饿蚂蝗],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饿蚂蝗。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23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 ==医药价值== '''功能''':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脘腹疼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腰扭伤,创伤,尿道炎,腮腺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取汁涂。 '''相关论述''': 1、《贵州草药》:“补虚弱,活血,镇痛。” 2、《广西中草药》:“消食止痛,解蛇毒。治胃痛,小儿疳积,毒蛇咬伤。” 3、《福建药物志》:“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消食破积。治胃痛,小儿疳积,中暑,尿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治疗胃脘腹痛,小儿消化不良,中暑,尿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和虫蛇咬伤等。 '''相关配伍''':治小儿疳积:饿蚂蝗30g,和猪肉炖汤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茎枝圆柱形,直径约3mm,表面具纵棱。可见三出复叶,顶端小叶较大,长5.5-9cm,宽3.5-5cm, 椭圆状倒卵形,先端钝或急尖,具硬尖,基部楔形,全缘,枯绿色,下表面具柔毛,质脆。 有时可见总状花序或荚果,荚果长1.5-2.4cm,腹缝线具缢缩,背缝线深波状,有4-7节, 表面密被褐色绢状毛。气微,具豆腥气。<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0790?from=sg 饿蚂蝗],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二、 【出处】《[[中国药植提要]]》 【拼音名】è Mǎ Huánɡ 【别名】[[红掌草]](《峨嵋药植》),[[山豆根]]、[[烂玉树]]、[[大红袍]](《贵州草药》),[[山蚂蝗]]、[[粘身草]](《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饿蚂蝗的全株。 【原形态】灌木。茎高1~2米,具棱角,疏被柔毛。3出复叶,小叶椭圆状倒卵形, 顶端小叶长5.5~9厘米,阔3.5~5.4厘米,两侧较小,先端钝或急尖,具硬尖,基部楔形, 钝,上面几无毛,下面脉网上被紧贴的柔毛;叶柄长1.5~4厘米;托叶小,钻形。 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达16厘米;苞片披针形,被缘毛,脱落,长1厘米; 花梗长约5毫米;花紫色,长10毫米;萼长约4.5毫米,萼齿5,三角形,急尖, 与萼筒等长:花冠蝶形,旗瓣圆形至长椭圆形,翼瓣贴生于龙骨瓣上;雄蕊10; 子房线形。腹背缝线被绢状毛。荚果长15~24毫米,密被褐色紧贴的绢状毛, 腹缝线缢缩,背缝线圆牙齿状;节4~7,长3毫米,阔2.5毫米。花期7~9月。 【生境分布】生长在山坡草地或林边。分布广西、贵州、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 ①《[[贵州草药]]》:"性凉,味苦。" ②《[[广西中草药]]》:"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虚,活血,止痛。治胃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 ①《[[峨嵋药植]]》:"清热发表。" ②《[[贵州草药]]》:"补虚弱,活血,截疟,镇痛。" ③《[[广西中草药]]》:"消食止痛,解蛇毒。治胃痛,小儿疳积,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附方】 ①治腹痛:山豆根种子一分,研末服;或用根五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妇女干血痨:山豆根的根一两。第一剂煎酒服,第二剂炖肉吃。(《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ref>[http://zhongyaocai360.com/E/emahuang.html 饿蚂蝗],中药大全</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饿蚂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