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35.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香头草 的原始碼
←
香头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70911/8aaff60bee834bc983ad6d5419d06e92.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9%A6%99%E9%99%84&src=tab_www&correct=%E9%A6%99%E9%99%84&ancestor=list&cmsid=2aed6ec4a3795254cfbe8f4601460e35&cmras=6&cn=0&gn=0&kn=40&crn=0&bxn=20&fsn=120&cuben=0&pornn=0&manun=34&adstar=0&clw=249#id=90cfdc98c2c9d6fe36ba98ad38f4087a&currsn=0&ps=92&pc=92 来自网络 的图片]</small> |} '''香头草'''又名香附(学名:Cyperus rotundus),别名莎草、大香附、土香(台湾和闽南一带)、水香棱、地藾草, 为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三棱形,高40厘米; 叶近基生出,细长,呈线形,略比茎短,约20厘米。叶脉平行, 中脉明显,春夏开花抽穗。莎草多生于山坡草地或水边湿地上,在中国广大地区都有分布。 '''基本信息''' 别称: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ref>[https://www.zysj.com.cn/zhongyaocai/xiangfu/index.html 香附- 中药材- ],中医世家</ref> 界:植物界 科:莎草科 分布区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 中文名称:香附 外文名称:RhizomaCyperi '''基本简介''' 香附,原名“莎草”,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唐本草》始称香附子。《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类,名“莎草香附子",并云: “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茎三棱中空, 茎端复出数叶,开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细子, 其根有须,须下结子一、二枚,转相延生,子上有细黑毛, 大者如羊枣而两头尖,采得燎去毛,暴干货之”。 《植物名实图考》有香附的播图。现今所用香附及其加工习惯与历代本草所载相符。 '''中药属性''' ==基本介绍== 名称 :香附 学名:Rhizoma Cyperi (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 别名: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江表传》),[[莎草根]](《别录》),[[香附子]](《唐本草》), [[雷公头]](《纲目》),[[香附米]](《本草求真》), [[猪通草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药志》),[[苦羌头]](《中药材手册》),[[东香附]],[[毛香附]]。 性味:辛微苦甘,平。 ①《别录》:味甘,微寒,无毒。 ②《本草衍义》:味苦。 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辛。 ④《纲目》:气平,味辛微苦微甘。 归经:入肝、三焦经。 ①《纲目》:手足默阴、手少阳,兼行十二经、八脉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宜忌: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纲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苍术良。 ②《本草经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 ③《本草汇言》: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 用法用量:6-9g 生用解表止痛,醋炒消积止痛,酒炒通络止痛,炒炭止血。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饼热熨。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香头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