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93.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馬素·麥克魯漢 的原始碼
←
馬素·麥克魯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Marshall McLuhan.jpg|thumb |250px|右|有框|馬素·麥克魯漢[https://www.google.com/search?biw=1366&bih=608&tbm=isch&sa=1&ei=90x9XKmpAuWymAW9ppXwCQ&q=%E9%A6%AC%E7%B4%A0%C2%B7%E9%BA%A5%E5%85%8B%E9%AD%AF%E6%BC%A2&oq=%E9%A6%AC%E7%B4%A0%C2%B7%E9%BA%A5%E5%85%8B%E9%AD%AF%E6%BC%A2&gs_l=img.12..0i24.549113.549113..549982...0.0..0.46.46.1......0....2j1..gws-wiz-img.JivRgkg51AM#imgrc=0SPr7qc9x_pbCM: google]]] '''馬素·麥克魯漢''' 六0年代是個動盪不安、劇烈變化的年代,此時,麥克魯漢以他對媒體在思想和社會行為上之效應的研究而聞名於全世界。他以獨特的觀點,創造出今日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名詞如:「地球村」、「媒介即訊息」等。在任何人還沒看到資訊革命的電氣形式以前,麥克魯漢以跨時代的見解,發表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解釋大眾媒體的使用者如何經歷著在感之上的變遷。 時值網際網路興盛的年代,當後知者真正感受到這事變之亟,而手足無措之際,大家才開始求助於麥克魯漢,於是,一股麥克魯漢的旋風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侵襲著這個數位世界。 究竟,這位被世人封為「媒體的先知」有何其過人獨到之處? ==第一節麥克魯漢生平== 麥克魯漢的全名是赫伯特.馬歇爾.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年7月21日生於加拿大亞薄塔省愛德蒙頓市;在1960和70年代,因他對媒體在思想和社會上之效應的研究而聞名全世界。麥克魯漢最早試圖研習公成為職業,但不久漢就改攻文學。從馬尼托巴省立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畢業後,轉至英國劍橋大學攻讀英語文學博士,並在美國多所大學執教。 1951年,麥克魯和第一本專著《機器新娘》出版,這本書廣泛的分析報紙、廣播、電影和廣告產生的社會衝擊和心理影響,但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1953到1955年間,他擔任福特基金會所主辦的文化與傳播研討會的主席。在此期間,他與人類學家卡本特,用基金會的經費合辦了一本刊物—《探索》。緊接著他的第二本著作《谷騰堡星雲》(1962)和第三本著作《了解媒介》(1964)相繼出版,一時間讓人嘆為觀止,在人文學科領域引起強烈震撼。《舊金山記事報》稱為「最為炙手可熱的學術財富」;《紐約先驅論壇報》更宣告麥克魯漢是「繼牛頓、達爾文、佛洛依德、愛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後的最重要思想家」。1969年《花花公子》也耐不住寂寞,拆下版面,專門訪問這一位媒體大師。 1980年,麥氏去世。其盛名有如泡沫一般消失,逐漸被世人所遺忘。直到90年代,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麥克魯漢才重新被喚起。 綜觀麥克魯漢的一生,大概可出分為三個時期: (一)早年他是一位傳統的文學批評家,《機器新娘》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二)1950年代為轉換期。這時,麥克魯漢採納殷尼斯的著作,沉迷文化人類學,編輯期刊《探索》。 (三)1960年代以後為成熟期,出版《谷騰堡星雲》和《了解媒介》等著作,成為知名的公眾人物。 ==第二節 麥克魯漢的重要著作介紹== (一)機器新娘 《機器新娘》是麥克魯漢第一本大篇幅報導討論現代媒介和通俗文化的書。這是麥克魯漢思想歷程的一本重要著作,文中試圖運用文學技巧於新的主題內容,以便保持其著作中至為重要的人文價值。 《機器新娘》內含兩條稜線分明的主軸,一是麥克魯漢急欲抨擊現代傳播(尤其是透過廣播)所誘發的「集體恍惚狀態」;另一是對於媒介內容本身被視之為美學整體美學這件事,他偏向於採取一種「懸疑策略」。他在序言寫道「……本書對於今天我們四周報紙、廣播、電影、廣告等機器力量所形成的這些潮流和壓力,施於攻擊。」 最後, 《機器新娘》主張使用這些原本用在操縱、剝削、控制公眾的前所未見力量,來從事一種新形式教育,並呼籲發展批判性知識。 (二)谷騰堡星雲 此書為1962年出版。此書在很多層面上而言,可說是勞德(Albert B. Lord)所著《故事的歌唱者》(The Singer of Tales)一書的補足之作。此書主要探討印刷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奇隊拼音文字和音刷術在感官和文化上的影響做了棉常詳盡的反思。文中也探討語言、言語、語法、印刷、書籍等所有這些文明交流中重要的東西,如何受到電子媒體所行程的壓力。文中的研究命題也從文學轉向了技術力量。 (三)了解媒體 本書在1964年發行,由於本書的問世,使得麥克魯漢的名字家喻戶曉。本書的副題為「人的延伸」,其觀點為:新電子科技是「有機、非機械傾向,因其延伸的,不是我們的眼睛,而是我們的中央神經系統,狀如一趟星雲之旅。」他把媒體比喻成中央神經系統,根據心理和生物原理,用來闡發科技決定論的真諦。 他在此書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媒介就是訊息」,所指的便是傳播科技延伸到人類生活中所產生的規模、空間、型態的種種改變。每一次銀深都會帶來麻醉或麻痺效果,使人們盲目看不清楚真正意義。此觀點引起當時社會大眾的廣泛討論。 ==參考文獻== [https://mcluhangalaxy.wordpress.com/2013/02/18/marshall-mcluhan-religion-faith/ Marshall McLuhan, Religion & Faith 18feb13] [http://www.whoswho.com/ca/Marshall-McLuhan whoswho-Marshall-McLuhan]
返回「
馬素·麥克魯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