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高节竹 的原始碼
←
高节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高节竹</big> ''' |- | [[File:高节竹.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7002/20160713121621-818925645.jpg/800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9%AB%98%E8%8A%82%E7%AB%B9&mode=1&did=1#did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高节竹'''是禾本科,刚竹属笋用竹植物,竿高可达10米,幼竿深绿色,节间较短,除基部及顶部的节间外,均近于等长,叶耳绿色,繸毛黄绿色至绿色;叶舌伸出,黄绿色;叶片下表面仅基部有白色柔毛。花枝呈穗状,佛焰苞4-6片,脉间被柔毛,叶耳微小或无,小穗披针形,花药柱头羽毛状。5月开花,笋期5月。 分布于中国[[浙江]],高节竹具有较强的山地适应性,多植于平地的家前屋后。笋味美,供食用;竿节甚隆起,不易劈篾,宜整竿使用,多作柄材。 =='''基本内容'''== '''中文名''':高节竹 '''学名''':Phyllostachys prominens W. Y. Xio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竹亚科 '''族''':簕竹超族 '''属''':刚竹属 '''种''':高节竹 '''命名者及年代''':W. Y. Xiong.,1980 =='''形态特征'''== *竿高10米,粗7厘米,幼竿深绿色,无白粉或被少量白粉,老竿灰暗黄绿色至灰白色;节间较短,除基部及顶部的节间外,均近于等长,最长达22厘米,每节间的两端明显呈喇叭状膨大而形成强烈隆起的节,竿壁厚5-6毫米;竿环强烈隆起,高于箨环;后者亦明显隆起。箨鞘背面淡褐黄色,或略带红色或绿色,具大小不等的斑点,近顶部尤密,疏生淡褐色小刺毛,边缘褐色;箨耳发达,镰形,紫色或带绿色,耳缘生长繸毛;箨舌紫褐色,边缘密生短纤毛,有时混有稀疏的长纤毛;箨片带状披针形,紫绿色至淡绿色,边缘桔黄或淡黄色,强烈皱曲,外翻。 *末级小枝具2-4叶;叶耳及鞘口繸毛发达,但易落,叶耳绿色,繸毛黄绿色至绿色;叶舌伸出,黄绿色;叶片长8.5-18厘米,宽1.3-2.2厘米,下表面仅基部有白色柔毛。 *花枝呈穗状,长5-6厘米,基部托以3-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4-6片,脉间被柔毛,叶耳微小或无,鞘口繸毛数条,缩小叶较小,呈锥状或为一小尖头,每片佛焰苞腋内有1或2枚假小穗。小穗披针形,长约2.5厘米,通常含2朵小花,小穗轴具毛,顶端常有不孕之退化小花;颖无或仅1片;外稃长1.6-2厘米,上部被短柔毛;内稃约等长于外稃,上部及脊上具短柔毛;鳞被披针形或椭圆形,长3.5-4毫米;花药长10毫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5月,花期5月。 =='''生长环境'''== *高节竹一般要求土壤疏松、透气、肥沃,以土层深厚、透气,保水性能良好的乌沙土、沙质壤土为好,普通红壤、黄壤也适宜栽培,土层深度要求30厘米以上,pH4.5-7.0,以微酸性或中性为宜。对于盐碱土、石灰土,或土地贫瘠浅薄、石砾过多,土壤过于粘重、透气透水性能差的地块均不宜作为丰产高节竹的造林地。 *自然栽培的造林地在海拔800米以下,坡高250以下。的低丘缓坡地,或不积水的农田。坡位以中下坡为好,林地周围要有充足水源可利用。高山风口、低洼积水及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宜栽培。 =='''分布范围'''== 产中国[[浙江]],各地有引种。 =='''繁殖方法'''== *'''母竹选择''':选择生长健壮、胸径4厘米左右、节间匀称、分枝较低、无病虫害母竹,竹龄1-2年生为宜,此时的竹鞭处于生长阶段,有较强的抽鞭发笋能力,易成林。 *'''栽植季节''':长期以来,竹子的种植季节都选择在春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竹子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以及近几年来种竹的生产实践,除三伏天和三九天外,其他时间都可以种植,以2、6、9、11月为宜。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既省工省力又提高成活率。种竹的最好季节为梅雨季节,此时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一方面母竹林当年竹笋已经采收;另一方面挖掘后竹林能马上行鞭,而且发鞭速度快,对母竹林影响小。母竹当年生长的新鞭,次年便能出笋成竹。 *栽植:取苗时要求来鞭20厘米,去鞭30厘米,带土球,留3-5盘枝。种植时,去鞭方向应留有展鞭余地。竹鞭要与山地等高线平行,竹秆不要求直立。竹鞭在土中20-25厘米为宜,回填土时应自下而上分层踏实,并将土培成馒头型,约高出地面15-20厘米,以固定母竹避免积水。排水不良地块要注意开好排水沟,提高成活率。栽植后,应浇透水,再覆疏松细土1层。遇干旱无雨天气,浇水后再覆上40厘米×40厘米地膜1张,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防止风吹摇晃及风倒,应根据需要设置防风架,打木桩固定母竹。 =='''栽培技术'''== *'''造林地选择''':高节竹适生性较强,山地红黄壤均可栽植,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微酸性或中性、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和排水系统的土地最为适宜。 *'''整地方法''':可分为全垦、带状和穴状整地3种,一般尽量采用全垦整地。在坡度较大的山地,为防止水土流失,宜采用带状或穴状整地,待母竹成活后,结合抚育管理再进行全垦深翻。造林地为山地的,以穴状整地较为适宜。一般每667平方米挖栽植穴60个左右,规格为80厘米×80厘米×40厘米,每穴预施腐熟的农家肥或火烧土。 *竹林的抚育管理,主要是提高竹林群体的水肥、光能利用率,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善竹林生长的环境条件,为竹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肥、水、气、光、热等条件;二是调整竹林结构,使之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水分管理''':母竹栽后,由于鞭根受到损伤,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因此种后第1年水分的管理尤为重要。如遇天晴不雨,土地干燥,竹叶失水,必须及时进行浇水,浇水以浇透为好,必要时应连续进行浇水。在多雨季节,平地、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则应及时开沟排水,以防林地积水烂鞭。在种后第2、3年,如遇干旱,特别是7-9月份竹鞭生长与笋芽分化期,仍必须加强水分管理。 *'''除草松土''':除草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地的孔隙度,提高透气性及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保温能力。一般成林竹园每年6月上旬深翻松土1次,结合施肥进行,深度在15-20厘米。深翻时应挖去部分老鞭,新鞭、壮龄鞭应尽量保护,同时把老竹及病竹全部挖掉。 *'''施肥管理''':高节竹林从土中吸收的营养元素主要有氮、磷、钾、硅、钙、镁、铁等元素。氮、磷、硅是竹子的主要元素,需要量大,因此施肥主要是增施氮、磷、钾元素。此外增施硅肥对提高竹笋产量也有明显的效果。为加速成林投产,第1、2年可进行2次施肥,与松土同时进行。施肥量掌握在复合肥每株50-100克,有机肥5-10千克。第3、4年成林后,采用高产施肥技术,以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目的。第1次施肥在5-6月份,称为“长鞭肥”。因笋期大量产笋及新竹成林,老竹换叶,竹林内部积累养分已大量消耗。施肥以氮、磷、钾配合使用,采用翻施,结合松土进行。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5千克,氯化钾1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及有机肥500千克。有机肥应预先腐熟。第2次在8-9月,称为“催笋肥”。经前期新鞭生长,大量新鞭的根密布地表层,此时是鞭细毛根充分吸收养分,积累养分的重要时机,采用液体肥料泼施,每667平方米施复混肥30千克及硅肥少量,浓度掌握在5%左右。第3次在11-12月份,称为“孕笋肥”。此时由于外界气温较低,竹林生长趋于缓慢,为了促进地下竹笋生长,为来年竹笋高产提供养分打下基础,在12月份施体积大的有机肥料。采用铺施的方法,将有机肥直接铺施在竹林地表,利用有机肥腐熟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地温,起保暖作用,使来年竹笋早出高产。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约1500-2000千克,如有机肥料紧张,可施复混肥100千克及硅肥结合加土进行。第4次在3-4月份,称为“催笋肥”。此时竹笋生长加快,竹林内部大量消耗养分,应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采用雨天撒施的方法,可在出笋前期和中期分批进行。 *从气候条件及生物习性方面看,12月份气温开始下降,抑制了高节竹生长,此时进行覆盖,提高了竹林地下温度,促进竹笋继续生长。而且通过覆盖保温材料,促进高节竹尽早出笋,满足春节前后市场需要,提高经济效益。 *'''覆盖物选择''':可选用竹叶、谷壳、稻草、木屑及当地资源如竹凉席的下脚料等覆盖材料。据浙江有关材料表明,覆盖竹叶后,竹林地面增温明显,2月0℃以上积温325℃,日平均温度11.6℃,最低10℃,最高13℃,温度变化小;而露地竹林0℃以上积温仅为93℃,日平均33℃,最高8℃,最低-2℃,温度变化大,覆盖竹叶比对照(不覆盖竹叶)日增地温8.3℃。但竹叶来源有限,不能满足大规模的需求,较多使用谷壳、木屑等。 *'''覆盖方法''':采用双层覆盖法,即下层为发热层,上层为保温层。下层采用竹叶、杂草、稻草、新鲜猪牛厩肥等发热增温材料,可结合“孕笋肥”进行;上层采用木屑、谷壳等保温材料。覆盖选择在连续降雨2-3d后土壤湿度较大时进行,若天气干旱,应浇水使林地湿润。覆盖前,首先在竹林周围每隔1-2米打下长50厘米左右的小木桩或竹桩,地上部分留35厘米,用塑料绳缠在桩上将竹林围成一圈,再用塑料薄膜或编织袋沿绳将竹林围住,最后盖发热保温材料。覆盖时间11月中旬-12月上、中旬为好。覆盖厚度厚度约30厘米,覆盖后地表温度可达10℃以上,并且可以保持2个月以上,在肥水条件适宜的情况下,30-40天即开始出笋。覆盖过薄,保温增温效果不明显,达不到出笋的起点温度;覆盖过厚,虽然能显著提早出笋,当年效益极好,但出笋过早,笋期提前结束,母竹就不能正常留养。因此,竹叶覆盖的厚度要适中。双层覆盖法中,发热层、保温层的覆盖厚度以各15厘米为宜。间歇覆盖覆盖栽培不应连年进行,应隔1年或2年,可保持竹林生产力的持续经营,并减轻病虫害的危害。 *调整竹林结构,保持合理的竹密度,是获得竹笋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高节竹的年龄结构要合理,1-4年生的母竹应占70%以上,一般小径竹2、3、4年出笋力最强,5-6年后下降,所以6年以上老竹应更新。立竹度以600株/公顷为宜。清理老竹宜在6月份连篼挖去。 =='''病虫防治'''== *'''竹织叶野螟''':俗称竹卷叶虫,以幼虫结虫茧取食竹叶为害。影响竹林的正常生长,减少出笋量造成损失。一般每年1-4代,甚至有世代重叠现象。以成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次年4月化蛹。 *'''蚜虫''':一般在5-10月群集竹秆,吸食枝叶上的液汁,并极易产生煤污病,影响竹子生长,严重的可使竹笋产量大幅度下降。多见于阳光不足又比较潮湿的竹林中。 *'''防治方法''':竹织叶野螟的防治可在幼虫2龄期喷1000倍甲胺磷液。蚜虫防治重在使竹林通风透光,减少虫口。同时在发生初期即用40%氧化乐果喷撒,其浓度为1000-1500倍。<ref>[https://zj.zjol.com.cn/qihanghao/100899535.html 精准扶贫 上城力量丨高节竹、乌杆天麻……来看东西部扶贫协作在雷山“开花结果”],上城发布, 2020-08-13</ref> =='''主要价值'''== *高产优良笋用竹种,秆不易劈篾,也可观赏。笋味美,供食用;竿节甚隆起,不易劈篾,宜整竿使用,多作柄材。 *其竹林四季常绿,具有良好的防风固土能力与绿化、美化作用;其笋味道鲜美,可直接上市,可以加工成罐头、笋丝、笋干等;其材质坚广泛用于蔬菜大棚;是一个集观赏、生态防护、笋用、材用于一体的多用竹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高节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