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46.2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龙眼炭疽病 的原始碼
←
龙眼炭疽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big>龙眼炭疽病</big>''' [[File:龙眼树.jpg | thumb | 400px | 右 | 龙眼炭疽病 <br>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gss0.baidu.com%2F-f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2Fzhidao%2Fpic%2Fitem%2F023b5bb5c9ea15ce28b0e04cb3003af33a87b21c.jpg&refer=http%3A%2F%2Fgss0.baidu.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2175844&t=d8b1fd2ab48244c847bb6cc2c9a9b90f 原圖鏈接] ]] 龙眼炭疽病是由胶孢炭疽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龙眼上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龙眼幼苗及幼树叶片、花穗和近成熟的果实。该病也为害荔枝。 龙眼炭疽病是中国华南荔枝、龙眼产区采前和采后常见的重要病害。 中国福建龙眼产区有3个发病高峰期,即10月中下旬、12月中下旬、4月下旬至6月中旬。秋末冬初,气温高,雨天多,越冬菌源量大,春天炭疽病出现早,发病重,反之病情扩展较缓慢。 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首先加强肥水管理,多施农家肥及适量钾肥,防止偏施氮肥;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提高抗病能力。最后再结合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龙眼炭疽病 [[File:龙眼炭疽病1.jpg | thumb | 400px | 右 | 龙眼炭疽病 <br>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mp.itc.cn%2Fupload%2F20170409%2Fc1764ea493af4ec887f980c031e491fd_th.jpeg&refer=http%3A%2F%2Fimg.mp.itc.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2175170&t=c37b5fe740a4dbd0a431059b0918ce57 原圖鏈接] ]] 外文名:Longan anthracnose 为害作物:荔枝、龙眼 病 原:胶孢炭疽菌 为害部位:叶片、花穗和果实 == 病原特征 == 龙眼炭疽病的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 [1] 分生孢子盘生于病部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分生孢子梗圆柱形,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 == 症状 == 1、叶片受害症状:病斑多从叶尖开始,亦有从叶缘、叶肉发生的,在嫩叶已充分展开,但还未转绿时开始发病。初在叶尖出现黄褐色小病斑,随后迅速向叶基部扩展,呈烫伤状病斑,严重时,整个叶片的1/2-4/5以上均呈褐色的大斑块,健部和病部分界处颜色更深,呈赤褐色至黑褐色,到后期病部叶面为灰色,叶背仍为褐色。叶缘或叶肉发病的则呈椭圆或不规则形的病斑。潮湿时,叶背病部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叶纵卷,易脱落。 2、嫩梢受害症状:一般从顶部先开始呈萎蔫状,然后枯死病部呈黑褐色,后期整条嫩梢枯死。嫩梢一般发病较少,多在阴雨天气下呈急性型发生,在春、夏梢上有少数嫩梢发病,秋梢很少发生。 3、果实受害症状:一般在幼果直径10-15毫米时开始发病,先出现黄褐色小点,后呈深褐色,水渍状,健部和病部界线不明显,后期病部生黑色小点。一般只侵染果皮,后期果肉腐烂,味变酸,但这种症状出现较少。<ref>[http://www.haonongzi.com/news/20190220/16421.html 龙眼炭疽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好农资招商网2019-2-20] </ref> == 传播途径 == 1、龙眼炭疽病的初侵染源是树上和落到地面的病叶。越冬菌态是病组织内的菌丝体和病叶上的分生孢子。[[龙眼]]炭疽病以雨水及气流(风)传播,而又以雨水传播为主。 2、龙眼[[炭疽病]]发病规律叶片发病始于4月中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第一次发病高峰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第二次发病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以后,病害发生较轻。即春、夏梢发病重,秋梢发病轻。如8-9月遇阴雨天气,则可能出现第三次高峰期,秋梢也会严重感病。果实于4月下旬开始感病,一般早熟品种发病少,迟熟品种发病较多。 3、龙眼炭疽病一般只侵染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抽发的新梢嫩叶和已经成熟的器官都不易侵入。在新梢嫩叶长大后还不完全转绿时的黄绿色叶片时开始发病,至新梢老熟前气孔处于开放阶段,病菌易侵入;幼果10-15毫米时开始发病。一般幼苗及幼树发病重,成龄树发病较轻。 4、龙眼炭疽病发病温度为13-38℃,最适温度为22-29℃,在高温高湿多雨条件下最易发生。 == 发生规律 == 福建龙眼产区有3个发病高峰期,10月中下旬,12月中下旬、4月下旬至6月中旬。秋末冬初,气温高,雨天多,越冬菌源量大,春天炭疽病出现早,发病重,反之病情扩展较缓慢。<ref>[http://cn.agropages.com/Bcc/Bdetail-1431.htm 龙眼炭疽病,世界农化网] </ref> == 防治方法 == === 农业防治 === 培育无病壮苗:选择避风向阳的小院或菜园地育苗,待翌年雨季过后移栽大田,可减少苗木发病。大田育苗时采取蔗叶覆盖,减轻病害的发生。采果后,结合秋、冬季修剪,做好清园工作。改善果园的通透性,同时把树冠下部带病的枝条剪去,清除枯枝、落叶、烂果,集中烧毁。 合理施肥: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及树体抗病力。 === 化学防治 === 育苗期从4月上、中旬开始施药,间隔10天,连续2-3次,雨季及时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幼年树以保梢为主,防治叶片龙眼炭疽病可在嫩梢期施药1-2次;在花穗抽生期、幼果树、果实着色期前后,选择合适药剂及时喷药1-2次进行保护,连续雨天4天以上或在雨后,应抢晴施药,同时应注意病虫害的合理兼治,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农药要合理轮换和混合使用;用70%王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0.5%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树冠和地面,减少越冬菌源;春季回暖后,出花蕾前喷洒1次70%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15天后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再喷1-2次;挂果期是龙眼炭疽病的盛发期,也是[[龙眼霜疫霉病]]、蒂蛀虫的发生季节。所以,结果树的防治,农药要合理轮换和选用,在达到安全、有效的同时,要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病、虫兼治,减少施药次数。75%百菌清、80%福·福锌、50%咪鲜胺等,是治疗龙眼炭疽病的常规药剂,但这些药剂不能兼治霜疫霉病,也不宜与其他药剂混合使用,在挂果期使用较少。防治龙眼霜疫霉病的某些药剂如72%锰锌·霜脲、三乙膦酸铝等对龙眼炭疽病无效,需与多菌灵混合使用。 == 相关视频 == <center>南宁一小区龙眼树“吐”白沫植保部门称或遭遇虫害</center> {{#iDisplay:s3237kuf7se|780|460|qq}} </center> <center>这是一棵危机感非常强烈的龙眼树</center> {{#iDisplay:u3130jd7p5q|780|460|qq}} </center>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返回「
龙眼炭疽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