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32.2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 的原始碼
←
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 </p> |- |<center><img src="http://www.twmemory.org/wp-content/uploads/2014/04/twmemory0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wmemory.org/?p=5635 圖片來自twmemory] </small> |} '''1935年新竹–臺中地震'''是一起發生於1935年([[昭和]]10年)4月21日清晨6時2分16秒的[[地震]],其[[芮氏規模]]為7.1,震央位於[[臺灣]][[臺中市 (州轄市)|臺中市]]北北東30公里處的[[大安溪]]中游。 ==介紹== 因其震央位於今苗栗縣[[三義鄉 (台灣)|三義鄉]][[鯉魚潭水庫]]及[[關刀山 (苗栗縣)|關刀山]]一帶,又名'''關刀山地震''';又因內埔屯子腳(舊稱「墩仔腳」,今臺中市[[后里區]])及[[清水街]](今臺中市[[清水區 (臺灣)|清水區]])一帶災情最為慘重,又名'''后里大地震、清水大地震'''、'''屯子腳大地震'''或'''墩仔腳大地震'''。 該地震有感區域幾乎遍布臺灣全島,並造成[[新竹州]]及[[台中州|臺中州]](約今[[新竹縣]][[新竹市|市]]、[[苗栗縣]]、[[台中市|臺中市]]一帶)3,276人死亡,12,053人受傷,房屋全倒達17907戶,半倒則有36781戶,是自[[1906年梅山地震]]後再度重創臺灣的地震,也是臺灣有史以來傷亡最慘重的[[台灣自然災害列表|自然災害]]。 之後[[台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設置「震災地復興委員會」(依昭和10年4月29日訓令第25號)推動災後復興事業,並陸續於新竹、[[大武鄉 (台灣)|大武]]、新港([[成功鎮|成功]])、[[宜蘭郡|宜蘭]]等地設立地震觀察站,以增強對地震的觀測與瞭解。 ==地質背景== 新竹臺中地震造成苗栗及臺中三條之間長度分別為12公里、5公里及14公里的地表破裂,屬於破壞性大的淺層地震<ref>{{cite book|author=蔡衡、楊建夫 |title=台灣的斷層與地震|year=2004-03-29 |publisher= 遠足文化 |location= 台北縣新店市|pages=26 |isbn=986-7630-31-9 }}</ref>,主要形成[[獅潭斷層]]與[[屯子腳斷層]]兩條地震斷層,其中獅潭斷層位於新竹州[[大湖郡]]獅潭庄(今[[苗栗縣]][[獅潭鄉]]竹木村)向北延伸至今天的[[三灣鄉 (台灣)|三灣鄉]]大河村,長約12公里,為逆移斷層,地震時造成最大地表垂直抬升量約3公尺。而屯子腳斷層位在臺中州[[豐原郡 (台灣)|豐原郡]]內埔庄(今臺中市后里區),向西南延伸經內埔至[[清泉崗]],長約14公里,為右移斷層,地震時最大右移量約1.5公尺<ref name="nmns">{{cite web|language=zh-tw|url=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104/332/a-2.pdf|title=回顧1935年新竹臺中地震|author=蔣正興|publisher=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第332期|date=|accessdate=2016-02-16|archive-date=2016-10-2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26172115/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104/332/a-2.pdf|dead-url=no}}</ref>。 ==受災情況== 新竹臺中地震之受害總面積達315平方公里,受害地區為[[新竹州]]與[[台中州|臺中州]],災情最慘重的區域包括新竹州的[[竹東郡|竹東]]、[[竹南郡|竹南]]、[[苗栗郡|苗栗]]、[[大湖郡|大湖]]各郡,與臺中州的[[東勢郡|東勢]]、[[豐原郡 (台灣)|豐原]]、[[大甲郡|大甲]]各郡<ref name="ylib">{{cite book|author=森宣雄、吳瑞雲 |coauthors= |title=台灣大地震-1935年中部大震災紀實 |year=1996 |publisher=遠流出版 |location=台北市 |isbn=957-32-2793-2}}</ref>。其中又以[[豐原郡 (台灣)|豐原郡]][[內埔庄 (台中州)|內埔庄]]與[[神岡庄]]、[[大甲郡]][[清水街]],及新竹州[[苗栗郡]][[銅鑼庄]]、[[公館庄]]與[[竹南郡]][[南庄 (竹南郡)|南庄]]、[[三灣庄]]等地受災最為嚴重<ref name="徐明同">{{cite book|author= 徐明同 |title=日治時代台灣三大災害地震紀要 |year=2005年11月 |publisher=中興工程科技硏究發展基金會 |location=臺北市 |pages=30 |isbn=9867142071 }}</ref>。 學者分析,新竹州(當時行政區包括桃、竹、苗三縣市)全倒房屋是臺中州(當時行政區包括中、彰、投三縣市)的二倍,但死亡人數是臺中州的四分之三,主要原因是地震發生在星期日早上六點零二分,新竹州主要災區以客家籍務農為主,生活習慣是早睡早起,地震發生時許多人已在田地或其他場所工作;臺中州主要災區以閩南籍從商的居多數,有交際應酬的習慣造成較晚睡而晚起,地震時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嚴重度以今[[台中市]][[后里區]]最為嚴重 ==救災== 總督府、臺灣各地的衛生機關,以及[[日本帝國陸軍|陸軍]]、[[日本帝國海軍|海軍]]皆投入震災救護,同時軍方也受命執行飛行偵察。一些公私立團體,如[[日本赤十字社|赤十字社]]的本部與[[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臺灣支部]]等,也在震災後成立救護班。另外,還有地方上消防組、壯丁團、[[保甲]]、青年團、在鄉軍人、[[方面委員]]等參與救難。 ==餘震== 主震後30日間之餘震計180次,有感餘震計65次。 *4月21日午前6時26分,中港溪中游三灣附近 *5月5日午前7時2分,後龍溪中游公館附近 *5月30日午前3時43分,大肚溪中游 *6月7日午前10時51分,梧棲附近 *7月17日午前0時19分,發生於竹南、苗栗後龍溪河口附近,芮氏規模6.0,除苗栗郡罹難12人、受傷170人及竹南郡罹難32人、受傷222人外,其他地區並未發生傷亡事件。 ==影響== 該次地震震毀了最後一任[[岸裡社]]總通事潘永安的宅第(今[[台中市]][[豐原區]]),發現一批乾隆年間的社務文書,史稱《[[岸裡文書]]》。 地震之後,臺灣更重視地震與氣象觀測,為此添購更多的地震儀器,並增設測候所觀測餘震,促使臺灣在地震測報技術上有長足的進步。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