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电路理论基础” 的原始碼
←
“电路理论基础”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电路理论基础》== 是2005年8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勇。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784021/3891sx-Uw8oxygqEzSpSsZNkJYIrabZq847VEwfkNnB1ZyHWB64XQQ3X8tnUlzSj2unfdUa6ecX1ZmVIGueZCmKAP5q3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2019-04-30] </ref> 书名 电路理论基础 作 者 王勇ISBN9787030156976定 价¥32.00 元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8 内容简介编辑 《电路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内容包括:电路分析导论,电路元件,线性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线性电路的输入/输出时域分析,线性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和s域分析,双口网络,图论及线性电路矩阵分析法,有源滤波器分析和设计。书中还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PSpice、EWB等EDA工具在线性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并在相关章节的复习思考题中提供了相应的练习。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784021/3891sx-Uw8oxygqEzSpSsZNkJYIrabZq847VEwfkNnB1ZyHWB64XQQ3X8tnUlzSj2unfdUa6ecX1ZmVIGueZCmKAP5q3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2019-04-30] </ref>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自动控制]]、[[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的教材和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784021/3891sx-Uw8oxygqEzSpSsZNkJYIrabZq847VEwfkNnB1ZyHWB64XQQ3X8tnUlzSj2unfdUa6ecX1ZmVIGueZCmKAP5q3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2019-04-30] </ref> [[File:3ac79f3df8dcd100baa1ea21f1c25010b912c8fc81d0.jpg|缩略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ac79f3df8dcd100baa1ea21f1c25010b912c8fc81d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ac79f3df8dcd100baa1ea21f1c25010b912c8fc81d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图片来源百度 电路理论基础概述图]]]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电路分析导论 1.1 引言 1.2 [[电路模型]]和集中参数假设 1.3 电路的基本变量和关联参考方向 1.4 功率和能量——电路的复合变量 1.5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电荷守恒公理]] 1.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能量守恒公理]] 1.7 [[特勒根定理]] 1.8 总结与思考 1.8.1 总结 1.8.2 思考 习题1 第2章 电路元件与电路分类 2.1 二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描述 2.1.1 [[二端电阻]] 2.1.2 [[二端电容]] 2.1.3 [[二端电感]] 2.1.4 [[二端忆阻元件]] 2.2 独立电源 2.3 基本信号 2.3.1 复指数信号 2.3.2 单位阶跃信号 2.3.3 单位斜坡信号 2.3.4 单位冲击信号 2.4 多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其描述 2.4.1 多端电阻 2.4.2 多端电感 2.4.3 多端电容 2.5 电路元件的基本组与器件造型的概念 2.6 电路分类 2.7 总结与思考 2.7.1 总结 2.7.2 思考 习题2 第3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3.1 电阻电路等效分析法 3.1.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3.1.2 电阻的三角形连接与星形连接 3.1.3 电阻电路等效分析法应用示例 3.2 支路电流法 3.3 节点分析法 3.4 网孔电流法 3.5 总结与思考 3.5.1 总结 3.5.2 思考 习题3 第4章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4.3.1 [[戴维南定理]] 4.3.2[[ 诺顿定理]] 4.3.3 定理使用的技巧 4.4 互易定理 4.5 对偶原理 4.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7 总结与思考 4.7.1 总结 4.7.2 思考 习题4 第5章 电路的时域分析 5.1 一阶电路分析 5.1.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1.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1.3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5.1.4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5.2 一般电路系统I/O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5.2.1 电路系统I/O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5.2.2 初始条件的确定 5.2.3 电路系统微分方程的求解 5.3 冲击响应和阶跃响应 5.4 卷积与零状态响应 5.4.1 [[卷积的定理]] 5.4.2 卷积的几何解释 5.4.3 卷积的性质 5.5 卷积积分应用 5.6 总结与思考 5.6.1 总结 5.6.2 思考 习题5 第6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6.1 正弦稳态分析基础 6.1.1 正弦信号的基本概念 6.1.2 线性时不变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和正弦量的相量 6.1.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6.2 阻抗、导纳和相量模型 6.2.1 [[二端电路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6.2.2 多端电路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6.2.3 [[阻抗和导纳]] 6.3 相量分析法 6.3.1 等效变换分析法 6.3.2 相代数方程描述电路法 6.4 正弦电路的功率 6.4.1 二端网络的功率 6.4.2 正弦稳态的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6.5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分析 6.5.1 电子技术中的非正弦周期信号 6.5.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正弦稳态响应 6.5.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功率 6.6 谐振电路 6.6.1 串联谐振电路 6.6.2 并联谐振电路 6.6.3 耦合谐振电路 6.7 总结与思考 6.7.1 总结 6.7.2 思考 习题6 第7章 三相电路 7.1 三相交流电路 7.1.1 [[三相电源]] 7.1.2 三相电源的连接 7.1.3 三相负载的连接 7.1.4 [[三相电路]] 7.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7.3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 7.3.1 有功功率(平均功率)P 7.3.2 无功功率Q 7.3.3 视在功率S 7.3.4 瞬时功率p 7.3.5 测量方法 7.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7.5 总结与思考 7.5.1 总结 7.5.2 思考 习题7 第8章 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8.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8.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8.3 拉普拉斯反变换 8.4 复频域电路分析方法 8.4.1 基本电路元件的复频域模型 8.4.2 复频域电路分析方法 8.5 网络函数的定义 8.6 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 8.7 网络函数的瞬态响应 8.7.1 极点与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 …… 第9章 [[双口网络]] 第10章 [[图论]]及[[LTI电路系统的矩阵分析法]] 第11章 [[滤波器设计]] 第12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784021/3891sx-Uw8oxygqEzSpSsZNkJYIrabZq847VEwfkNnB1ZyHWB64XQQ3X8tnUlzSj2unfdUa6ecX1ZmVIGueZCmKAP5q3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2019-04-30] </ref> ==参考资料== [[Category:330 物理學總論]]
返回「
“电路理论基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