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一二〇师学校 的原始碼
←
一二〇师学校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p2.itc.cn/images03/20200517/b49b3e5f0f8340078d3415b576173290.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395842461_69893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一二〇师学校'''根据当年在晋绥抗日革命根据地战斗和工作过的老同志共同愿望:用当年的部队番号或根据地为名,为老区人民建立一所[[学校]]。经老前辈们商量,学校名称用能够代表抗日部队和抗日根据地的"120师"为[[代表]],由当年"一二〇师"的师长贺龙夫人薛明生前为学校亲笔提名:"一二〇师小学"。 "一二〇师"的符号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凝聚了几代人的情感,是新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老一辈革命家们给予了学校高度重视,也意味着她将承载红色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学校总体占地面积约为120亩,[[建筑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6亿元。学校为九年义务教育制校园,小学共有48个班,中学共24个班,按45人每班设置。全部运营时可容纳约3200名学生,配备200名教师队伍。目前首批招生规模为平均每年级四个班,学生人数约为1500人,教师队伍约120人。 学校的校训“团结、勤奋、诚实、感恩”,其中最有深意的是"感恩"。感恩我们的革命先辈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感恩我们的社会给予学校的支持和关怀,感恩我们的学校、师长、[[父母]]对于学生的培养。 ===办学理念=== 希望孩子们能在校园内快乐地[[学习]]、成长,让老师有展示和提高自身的平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赢得社会的满意和信任。 ===办学目标=== 希望将学校打造成为整个[[吕梁]]地区乃至山西省内的教育标杆,争取成为三晋名校,成为全国的一个百年教育基地,将我们的红色文化<ref>[https://www.sohu.com/a/127900581_446540 井冈山红色文化,感受前辈精神(图) ],搜狐,2017-03-04</ref>发扬光大。 ===主要建筑=== 学校共分为教学区、生活区、体育区三个部分。其中教学区包含行政楼、小学部教学楼、中学部教学楼以及[[艺术]]<ref>[https://www.sohu.com/a/501173212_121124747 艺术 | 中国剪纸 ],搜狐,2021-11-15 </ref>综合楼。生活区由食堂、女生宿舍、男生宿舍组成。 整个学校的标志性构筑物--钟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来设计的,塔身分为三个部分,从高到低依次代表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层面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 钟塔的基座宽度为4.593m,表示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塔身最高处为27.81m,表示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同时8月1日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指导思想== 崇文尚武,亦序亦祠。九级一贯,分合相宜。对标京广,特色鲜明;外潮内秀,绍远发今。红与二黄,萃取其精;设施完备,多元发蒙;[[创新]]开放,善思乐群;"两型"理念,引领先锋;多维诉求,安康是宗。环境教化,于斯可成。 ===1、用地策略=== 本方案总体规划将用地分为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把教学区布置在靠近[[城市]]主干道的位置,有利于学校展示一个新颖的社会形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调整原有建筑的使用功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小学与初中融为一体,体现互助友爱形象,同时又相对独立,便于管理。九年[[义务教育]]校园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2、概念来源=== 好的设计是世界的,更是本土的。 此设计概念来源于中国的山水画--"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放眼望去建筑(学校)如山峦重叠,连绵起伏。虽然建筑体量看似宏大繁密,但它并不是突兀地出现在地块中,而是以一种贴近自然的姿态,融入在当地的[[地貌]],人文中,仿佛是从这块地中生长出来的,仿佛是这片土地孕育出了它。 ===3、概念表达=== 每一栋建筑的山墙所围合的空间,均是由实到虚,由室内到室外,互相穿插交错。连续的山墙有中国书法[[行云流水]]般的气势,一气呵成。既象征着"一二〇师"精神的延续不断,又宛如蛟龙盘踞于此。空间虚实交接之处,均以庭院点缀,作为过渡,给建筑带来生机盎然的绿意。高低错落的屋面,亦如革命道路的曲折发展。屋顶样式是对中国传统屋面形式的简化和提炼,采用新的[[材料]]新的手法表达出来,是新旧糅合的完美体现。建筑排列层层递进,有如整齐的行军队伍,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和队列感,传达着一种尚武精神。 整个校园的建筑都利用了山西[[传统]]民居和窑洞特点,发挥了屋顶与平台的互相借用作用,延伸了教室的空间,扩大了学生的课间活动范围。 ===4、形体演变=== 从传统的教学区规划模式出发,根据功能需求,对形体进行拉伸。并将其划分为:行政楼、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和公共部分。将形体错位,使之自然地与保留的古树围合成主入口广场。对形体进行糅合,就如双手交叉紧握,形成建筑的[[团结]]形象。将部分形体压低,产生山峦起伏之感。动感化形体,象征着[[革命]]道路的曲折。形体之间高低错落,互不遮挡,使得建筑每一处都能获得良好的视野及日照。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一二〇师学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