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一式戰鬥機 的原始碼
←
一式戰鬥機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一式戰鬥機'''<b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ff/8c/c5f49f9cf882d1ebf85b4e6af69e.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4%B8%80%E5%BC%8F%E6%88%B0%E9%AC%A5%E6%A9%9F/wiki-042201-06869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small> |} '''一式戰鬥機'''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一種[[戰鬥機]],簡稱'''一式戰''',正式編號:Ki-43,日軍別稱'''[[隼]]''',盟軍代號'''奧斯卡'''('''Oscar''')。 == 開發歷史 == '''一式戰鬥機'''(キ-43)是[[中島飛機]]於1937年12月在日本陸軍的指示下開發的單發單座戰鬥機,随着[[Bf 109戰鬥機]]<ref>[http://www.mdc.idv.tw/mdcww2/air/bf109fg.htm Bf 109戰鬥機],mdc.idv.tw</ref> 出现,以[[纏鬥]]為設計導向的[[97陸上戰鬥機|九七式戰鬥機]]顯得過時,日军觉得有必要开发新的战斗机。同年12月、陸軍指示中島設計新型戰鬥機,並賦予'''Ki-43'''型號。Ki-43於1939年末完成;陸軍要求該機的性能包括武裝配備2挺機槍、在作戰半徑300公里的狀況下仍有能繼續飛30分鐘的剩餘燃料。相較於同時期開發的[[二式單座戰鬥機|重戰機]],Ki-43的性能偏重於空中格鬥靈巧性,因為在開發上Ki-43定位是「輕戰」。 所謂的輕型戰鬥機,是日本陸軍在1930年代末期評估未來戰鬥機發展路線時做出的分類。設計主要目標著重輕巧的運動性能以同敵方戰鬥機格鬥,在火力和結構上讓步較大。設計Ki-43的工作由中島飛機設計科科長小山悌為核心,並納編研究科空力班的[[糸川英夫]]等人,一同参與一式戰設計的工程師青木邦弘回憶,陸軍對一式戰的要求主要是「比九七戰更優秀的機動力」,但同時該開發案的新機體還得滿足低單翼、可收起落架、更高速度、更長航程等嚴苛要求。 中島團隊的研發方針中,除了加入可收放式起落架設計,新型機的基本結構設計大致承襲九七式戰鬥機;因此開發進度尚稱順利,第一架原型機於1938年12月完成,12月12日在中島飛機所屬的尾島機場進行首次試飛。隔年開始由[[日本陸軍航空審查部]]之陸軍航空技術研究所進行審查,測試結果顯示此飛機的續航力確實比諾門汗事變中活躍的九七式戰鬥機更優秀,但速度僅有少許提升,在陸軍航空審查部最在意的水平迴旋性上則比九七式來的差。雖然之後部分試飛員參考了[[諾門罕事變]]中蘇軍[[伊-16戰鬥機|伊-16]]對抗九七式的戰法,加入了垂直面機動,發現一式戰的機動性高得驚人,能輕易的壓倒九七戰,但這結果在當時仍無法撼動大多數守舊派駕駛員與陸軍審查部的態度。 測試結果對陸軍中的輕、重戰機兩派而言皆不盡理想,日軍原有意跳過キ-43-I,計畫換裝具有更強勁馬力引擎,速度及火力較佳的キ-43-II;但不久後隨著日軍南進戰略定案,陸軍參謀本部需要一款長航程的護衛戰機,但被認為能與英美新銳戰鬥機抗衡的二式單戰開發進度都趕不上戰局。 於是,在飛行實驗部實驗隊長今川一策上校的建議下,陸軍改變決定,要求對キ-43-I進行最小程度的改裝並迅速將之投入戰場。是在1941年(昭和16年)5月,キ-43獲得「一式戰鬥機一型」的制式編號正式採用;不過仍視為墊檔機種,所以在1941年底開戰時陸軍只有第59、第64等2支飛行戰隊,為數不超過100架的一式戰完成換裝(第59戰隊完成2支中隊21架、64戰隊完成3支中隊35架);大部分的戰鬥機部隊仍續用九七式戰鬥機,直到一式戰二型投產後才轉換。 在1942年3月日軍奪佔東南亞後,一式戰鬥機正式以「隼」的稱呼供報章媒體得知,隨即成為日本各界知名的新銳機種;同時經過戰爭經驗反饋的一式戰二型量產線亦陸續完遂,各地陸軍飛行戰隊的九七式戰鬥機在1942年休整期間陸續換裝,至1942年末一式戰已經成為各戰隊的主力機型,1943年中完成全面換裝。 到二戰結束時,總產量約為5,919架,是日本國內生產量僅次於零戰的戰鬥機。 ==機體設計== 由於隼的機翼結構設計架構較舊、輕巧緻密而複雜,難以承受內裝機槍或機炮的重量和後座力,在翼下裝設槍/砲囊又對飛行性能影響過大,故只在機首裝設兩處槍位。但這樣令隼要擊落有裝甲保護的美製軍用機(即便是戰鬥機)相對困難,根據[[不列顛空戰]]的經驗,即使被配備8挺7.7毫米口徑(和一式戰‧隼的機槍口徑相同)機槍的[[颶風戰鬥機]]攻擊的德軍飛機很多仍可以飛返基地,攻擊火力祇有颶風式1/4的一式戰‧隼有多差勁可想而知,雖然後來把機槍由7.7毫米口徑的八九式提升為12.7毫米口徑的[[Ho-103重機槍]],但打擊力偏弱的問題仍在,只有試製兩架的隼三型乙才實驗性的裝備了兩門20毫米口徑[[Ho-5機炮]]。 設計初期由於陸軍不合理的要求,中島飛機在開發此機時過度將機體輕量化,結果導致在原型機試飛時發生了空中解體的慘劇。由於同時期零戰原型機也發生了空中解體的事件,連帶地讓陸軍對隼產生疑慮,要求加強機體結構並延後配發時間。此次意外令日本陸軍不再一味追求機體性能指標,而對隼之後的戰機要求回歸合理面,以實戰安定性為主。也因此隼在帳面性能與規格上雖不若零戰亮眼,但在乘員生存性的重視度等國際潮流上則大為領先。 一式戰鬥機的防護設計,源自於諾門罕事變後的戰鬥教訓,以及觀察歐洲戰事發展後的結論。一式戰一型起,開始配備可防7.7公厘子彈的複合[[氈]]防漏防彈油箱;一式戰二型更換使用[[橡膠]]制[[自封油箱]],可防禦12.7公厘子彈。機體防禦部分,在1943年6月起量產的一式戰二型開始在駕駛員座位上半部增設厚13公厘的防彈鋼板,同樣的也能抵禦12.7公厘子彈;但除此之外隼的機體結構並沒有增設額外防禦,因此盟軍的重火力、高防禦力戰機會慣用迎面攻擊的手段冀求在第一擊便在正面擊毀火力與前方防禦較弱的一式戰。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一式戰鬥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