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上党梆子 的原始碼
←
上党梆子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上党梆子</big> ''' |- | [[File:上党梆子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上党梆子 批准时间;2008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Ⅳ-21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 '''上党梆子''',山西省地方传统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经盛行,[[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剧目竞现,流派纷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上党梆子的音乐绝大多数是从民间音乐(如八音会曲牌)直接吸收而来。在上党梆子原有的200余个曲牌中,绝大部分是民歌音乐、民间小调、乐户吹奏的曲牌。有些曲牌如[[《靠山吼》]]、[[《小开门》]]、《一串铃》、[[《葡萄架》]]、《四六》等,至今剧团和八音会同谱演奏,像《慢跺板》,在农村少数巫婆上香时仍哼的是这曲调。 2008年,上党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吴国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张爱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张保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马正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郭孝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历史渊源== ===起源=== 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它形成于泽州府(今山西晋城),一说它发源于今长子(今山西长治)一带。虽名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蒲剧的影响,但与省内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党梆子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有人说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现,尚未发现史实根据。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昆曲:晋城市阳城上伏村大王庙戏台,有清顺治十五年(1658)九月十六日百顺班演出题壁,所唱[[《春灯谜》]]、《恩口口》、[[《双包计》]]均系昆曲或弋腔剧目。据在此后写下的40余条康、乾间的舞台题壁来看,至迟在18世纪中叶,上党梆子已经是一个拥有五种音腔的成熟剧种了。 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职业班社是泽州府的"鸣凤班"。据晋城市青莲寺残碑记载,一个演唱上党梆子的鸣凤班,成立于[[乾隆]]五十年(1785)前后。这个鸣凤班是已知的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班社。[[晋城]]市青莲寺道光九年(1829)碑载:"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据说,在明朝末年,今晋城市阳城有一个女子叫"凤仙",自幼喜爱戏曲。这个女子出嫁时,嫁给了晋城城区一个姓史的,与姓史的叫翱鸣的共同成立了戏班,取两人名字各一个叫为"鸣凤班"。1959年发现在晋城青莲寺中佛殿的屏板上,有鸣凤班在[[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十五日书写的演出剧目单,并列23出戏,其中《彩仙桥》、[[《对松关》]]、《大赐福》等都是上党梆子的传统戏。清代道光年间,上党地区的大戏班逐渐增多,这些班社的发展比较快,而且逐渐形成一种上党梆子特有的风格、旋律,并培养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员。<ref>[https://www.360kuai.com/pc/9030644ad09d8cba0?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传统戏曲上党梆子《秦香莲》] , 快资讯 2019-10-22 </ref> [[File:上党梆子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兴衰=== 清咸丰间至抗日战争以前(1815~1937),是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晚清时,壶关的"十万班"曾到[[北京]]和鲁西南演出。这一时期,这个剧种的职业班社多达200多个,有剧目千个,并造就了号称一代戏王的赵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驴、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庐、[[冯国瑞]]、王福成、[[段二淼]]、郭金顺、申银洞、赵德俊(金圪瘩)、温喜云、徐执中等名演员。后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演戏日少,上党梆子日趋衰落。"七七事变"后,职业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动。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挺进晋东南,创建了太行、太岳根据地,给上党梆子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动在太行山区的著名作家赵树理十分喜爱、重视上党戏曲艺术,创作了现代戏《万象楼》,创作和改编了古装戏《邺宫图》、《韩玉娘》等,这些剧作弘扬民族气节,揭露奸伪丑态,激励反抗精神,由武乡县光明剧团、襄垣县农村剧团演出,很受观众欢迎。接着,《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三打祝家庄》、[[《白毛女》]]、《血泪仇》等剧也先后由上党梆子剧团演出。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晋东南各地纷纷成立上党梆子剧团,为以后的繁荣发展,保留并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 据1965年不完全统计,上党梆子共有剧目七百出(其中梆子六百余出,皮黄九十余出,昆曲十余出,罗罗戏和卷戏各数出)。现存剧本四百余个。这些剧目,大部分都粗犷豪迈,淳朴健康,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表现杨家将、岳家军的剧目较多。[[《闯幽州》]]、《雁门关》、《三关排宴》等代表性剧目。《三关排宴》经赵树理同志协助整理后,在1962年搬上了银幕。"文化大革命"中,上党梆子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以后,重新勃发生机,涌现出《山村供销员》、《骏马岭》、《杀妻》、《还印》、《借粮》、《两地家书》、《西施》、《巧会虹霓》等一批新剧目。郝聘之、郝同生、马正瑞、高玉林1982年在全省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中获一级优秀演员奖,[[吴国华]]、张爱珍、袁金叶、郭孝明、张保平、刘晋苗等后起之秀,大胆创新,将上党梆子推向新的艺术境界。 上党梆子在山东菏泽地区和河北永年县还有两个嫡亲姐妹剧种--枣梆和西调。清光绪初年,山西东南部大旱,梆戏艺人结伴到菏泽一带谋生,把上党梆子戏传了过去,并在那里开科授徒。后经当地艺人改造、充实,形成了新的剧种,名为枣梆。河北邯郸地区永年县的西调(又名三搭板或泽州调),也是这样形成的。 ==文化特征== ===唱腔=== 上党梆子的唱腔曲牌体与板腔体兼具而以板腔体为主,其板式分大板、中四六、四六、大板、垛板、散板、滚腔等,以四六和大板使用最多也最具特色。演唱时男女同腔同调,男腔使用假声。 [[File:上党梆子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乐器=== 伴奏乐器主要为巨琴、二把、呼胡"三大件"。 ===脚色=== 上党梆子的脚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名为"三把",运用时演员挺胸昂头,稳健有力。其表演风格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简练明快,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京剧影响,有所变化。 ===脸谱=== 上党梆子的舞台装置有"设大朝"的讲究,脸谱图案也十分独特。旦角还有一种名为"破面"的化装,带有元杂剧的遗风,即用白粉在剧中品行不端者右眼睑上横划一笔,或在角色右颧骨处画上一朵小小的兰花或菊花。 上党梆子的脸谱用红、白、黑三色勾脸,也用黑白相间的灰色、红白相间的粉红色和红黑相间的紫色。[[神仙]]、道家、[[法师]]、妖精也用金黄。通常分别叫作红莲、黑脸、白脸、二花脸、三花脸等。谱式有竖三分脸、横三分脸、全脸、斜脸、蝙蝠脸、阴阳脸、桃形脸、菱形脸、[[雷公]]脸、红花纹脸、白花纹脸等。画法线条粗狂,笔法简练,对比鲜明。 上党梆子脸谱 服装 上党梆子的服装、头脑自具特色,服装讲究大红大绿,五彩上色,头脑讲究"金头盔黑乌纱",显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与众不同。抗日战争前,[[苏州]]有一家万顺泰戏装店,专为上党梆子制作有自己特色的服装,人称"下路货",质量较高。高平米山制作的服装叫"本地货",质量稍差一些。这些服装分别被装入头脑箱、大衣箱、二衣箱之中。上当梆子原来是没有水袖的,只是在蟒或生衣、旦杉的袖口上,加长宽都约十五厘米。解放后,普遍增加了水袖,学习了水袖功,使[[舞台]]表演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舞台装置 上党梆子的舞台装置是桌、椅和大幔。一般是三桌六椅三面幔。装上有桌裙,椅上有椅披,除灵堂为全为红色,上有绣花图案。大幔分左右两幅,搞约4米,宽各2米。红黄蓝白绿各色均有,绣以彩色的[[凤凰]]或[[牡丹]]、大花瓶。上边有约1米宽的通长横檐,绣八仙或笙箫笛管,檐下有穗。解放后,舞台装置发生了变化。普遍使用了幕布:台前要挂大幕,正额挂通长檐团标,还有沿幕、翼幕、中幕和天幕。大幔除在个别剧中偶用外,已退出了舞台。 [[File:上党梆子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流行地区== 上党梆子可分为潞府派和泽府派(也称川底派)两派。<ref>[http://www.shxsy.org.cn/Browse/NewsShow.aspx?CID=31&ID=580 山西戏剧编辑——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 . 2019-1-30 </ref> 潞府派,主要流行于原[[山西]]省潞安府所属的长治、长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壶关、平顺8县和原沁州管辖的沁县、[[武乡]]、沁源3县,特点是更显豪放。最早的有代表性的班社有“三义班”、“乐意班”等。三义班比较灵活,唱岳家将戏多;乐意班格律比较严谨,唱杨家将戏多。 泽府派,主要流行于原山西省泽州府管辖的凤台、[[高平]]、阳城、陵川、沁水5县。鸣凤班”及后来的高平“三乐意”(俗称东宅戏)、“万亿班”都属此派,晋城的鸣凤班稳居魁首,后来高平的三乐意、万亿班都曾称雄一时。它的特点是比较稳重委婉,抒情性强。 除此之外,上党梆子在山东菏泽地区和河北永年县还有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两个嫡亲的姐妹剧种。 ==代表剧目== 据统计,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梆子戏近六百个,皮黄戏九十多个,昆曲十多个,罗罗腔戏和卷戏各数个,代表性剧目有《三关排宴》、《天波楼》、[[《雁门关》]]、《闯幽州》、[[《董家岭》]]、《巧缘案》、《夺秋魁》、《甘泉宫》、《东门会》、《徐公案》等,其中一些剧目完全为上党梆子所独有。清咸丰年间到抗战前,上党梆子进入鼎盛时期,有班社两百多个,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州府派"和"潞府派"两大艺术流派,涌现出赵清海、郎不香、申灰驴等诸多名家。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学术价值 在[[中国]]北方地方戏曲中,上党梆子的声腔特点十分明显,其曲目的丰富性、以及对民间文化生活的依赖相融性、尤其是五种声受苦的共存性,在全国实属罕见。现在,昆、罗、卷戏已经消失于舞台,除少量上党皮簧外绝大多数是上党梆子剧目。因此,保护和传承上党梆子,刻不容缓。 实用价值 保护传承上党梆子,对丰富晋东南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File:上党梆子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传承现状=== 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上党梆子观众大量流失,演出水准逐渐下降,不少剧团被迫解散,后继人才匮乏,剧团前景堪忧,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保护。 ===保护措施=== 山西省文化厅振兴山西戏曲战略决策的实施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山西]]省1988年振兴上党梆子调演于2014年在晋城市举行。本次调演就是要总结交流近年来振兴上党梆的经验,进-步推动上党梆子的综合治理,使这古老剧种扩大观众面,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传承人物=== 马正瑞,男,汉族,1939年生,山西泽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晋城市申报。申报项目:上党梆子。 吴国华,女,汉族,1958年10月生,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晋城市申报。申报项目:上党梆子。 张爱珍,女,汉族,1959年5月生,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晋城市申报。申报项目:上党梆子。 张保平,男,汉族,1961年1月生,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晋城市申报。申报项目:上党梆子。 张志明,男,汉族,1956年生,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长治申报。申报项目:上党梆子。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在山西晋东南老区赢得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多次参加国家、省、市艺术赛事,并荣获全国戏剧"牡丹奖""红梅奖" 及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奖励。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c241db3fed9f225e?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梆子中的名家名角:上党梆子陈素琴简历] , 快资讯 2020-02-16 </ref> ===重要活动=== 1934年,泽州艺人首赴太原公演,被称作"上党官调" 1959年,经蔡寒声先生提出,定下"上党梆子"这个名字。 1956年,长治专区组织了赴京汇报演出团进京献艺。这是上党梆子一次有计划的举动,受到了[[北京]]的专家和观众好评。 濒危状态 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上党梆子虽然在[[晋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为发展和振兴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面临严重的困难和危机: 一、上党梆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人们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文化消费走向多元化发展方向,地方文艺受到很大冲击,只能在部分农村地区演出,观众日趋减少。 二、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术家因年事已高,相继离开[[舞台]],中年一代也即将度过他们的黄金期,年轻一代又没有跟上去,上党梆子面临传承和提高的重重困难。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d08495pvt7y|480|270|qq}} <center>上党梆子 潘杨讼 寇准判案</center> {{#iDisplay:o0633rg9m0b|480|270|qq}} <center>上党梆子-红灯记-詹丽华</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
返回「
上党梆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