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专栏寻味清明 凌代琼 的原始碼
←
专栏寻味清明 凌代琼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重定向 [[寻味清明(凌代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专栏寻味清明 '''<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3355514/pexels-photo-13355514.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专栏寻味清明 》'''是[[中国]]当代作家凌代琼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专栏寻味清明 === 凌代琼散文观 我一直以来崇尚我的散文导师林非的散文观: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景象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间,主要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那么,理想的散文境界应是:最能够触发读者久久地感动的,最能够唤醒读者回忆起或向往着种种人生境界和自然风光的,最能够引起读者深深地思索的,最能够在语言的文采和艺术技巧方面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的。 我记住了林非的话:记游散文当然要写出眼中景,但更要写出心中之景。努力向着理想的散文境界迈进。我一边阅读增进内在自我成长,一边写作,将本质的沉思与追求转化成[[文字]]。将字、词、句弹性的内在联系与潜在,提取出来,让文字从熟悉中产生陌生感,将原本生活就存在的真、善、美,经过思想的“淬火”后,呈现给[[读者]]。 散文的在场与再现呼应着我,认知和精神纬度构架着我。自由的[[精神]]在召唤,我以情感“调和”着文字的色彩,让文字高密度、高质地地透露出精神与人格力量。这既是一种呈现,也是一种自在与[[自信]]。 寻味清明 童话的雨滴,将春天城堡里的[[气息]],鼓胀的四处扩散。装不下土地味蕾花样翻新的城堡,只能让那[[植物]]枝头绽放的红杏文字逸出城外。空气清丽,开心的时节,仿佛神从空中吹了几口气,刮了几场摸不着,看不清,但又能明显能感觉到的风,就将昨天还趴在地上的小草,知其然,又守其私地伸展起来。将一个春天的童话,慢慢从一片叶子抖擞而起。爱向上的力量,神秘的宿命与只可能意会的空间能量纠缠起来。一轮新故事的明亮与恣情,就在空虚中展开。 空气里的清新,味蕾着新纬度里的人。我就好像在季节的梦里,被吹了口梦气,谜境里人就软了,心里积存的冷云,也被就散了。可我嘴巴还接着[[呼吸]],人也渐渐从寒冷刺鼻的空气里,感觉到一种柔软。恍惚幽香斑驳着流年。含风留影的梦,被拖得很长很长。 睁眼,窗外新桃花面,树柳叶眉飘动。看着季节生长的意象,闻着花园飘来的芬芳,联想着有关桃花的风言风语,再有,细雨就又在新生的嫩叶上,平平仄仄地朗读起来。“桃花无言一队春”,啊!日子又近清明了。被疫情弄得黑白颠倒的我,连活色生香的季节,灵感都没有了。要不是这季节的物语,还真误了时节。 每年的清明,我都要上坟,为死去的先人进行祭扫。今年,[[生活]]的微粒与不确定的波长,改变着我生活的向度。疫情,使我与外界隔开。要打破这种人为的隔阂,用心灵的力量来战胜痛苦、焦虑和悲伤,只是徘徊在有[[意义]]和无意义之间是不行的。因为,我知道,每一段生活时光都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层面,人就鲜活地反应在现实之中。要将时间厚度里的自己,再假借给自己,那就得寻味,沿着童年雨纷纷的来路,寻到那个空间,再携带上今天的自己,一起去上坟。 然而,2020的清明,就是隔着一段绕不过去的疫情,让天天戴着口罩的我,不知怎样才能走进,我的那个清明。现在的我与真正的春天,还隔着一层口罩,隔着心理的时间与距离。心想红杏出墙,窥看外面的世界。但,在新冠病毒防控期间,每户就一张小区通行证。无奈,在春意闹中,打开一份[[文件]],看是否能从文字的缝隙里,找到一条小道,或看到一丝微亮,然后人悄悄地走进我的清明时节。文字映入眼帘:某某市发了关于2020年清明节祭扫服务的通告(第12号)文,暂停群众现场祭扫服务。也严禁在任何公共场所焚烧冥币、纸钱等不文明祭祀行为。 疫情,还是疫情,蔓延成全世界的疫情,到今天4月2日初中国以外,20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新冠肺炎85万多例,累计死亡4万多例。全[[世界]]卷入了防御病毒战。这实际上就是是全人类的抗病毒战。如果称为大战,这就是世界病毒大战。病毒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中国在这上半场战疫情的主战场,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已将传染链隔断,全国本土都已清零,但我们还在防控之中。随着疫情的全世界感染,回国人增多,中国在国外留学生有140万人。4月2日,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06例,新增本土病例1例。所以,还不能掉以轻心。正是因为国内外现状,我们市下发了以上清明文件。疫情使我一睁眼,就打开手机,从之前的国内,已转到先看美国,美国到4月2日,感染人是213372例。太吓人了。虽然说,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也确实不可掉以轻心。本市近期回国人员增多,虽然有14的隔离期,但他们就近在咫尺,隔离在市淮河路上的快捷宾馆,离我家也只有500左右的直线距离。我们小区老赵家,就天天为从归国住在快捷宾馆的孩子送饭。疫情要防,但不能这样无限期的等下去,正常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 疫情,使得我的思想都被隔离。由不得我个人,升华成一种什么普遍性意义了。可文件的[[意思]],不在场,可以。这还有意思吗?天天闻着全世界让人不悦的死亡的味道,心情都无比的沉重,还不能做清明为先人们祭扫,管控的也太严了。文字这样写,我心里还是很服气的,只是心里没底,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从防控中解放出来。国务院都公告了:4月4日10时,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为表达全国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全国人民默哀三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情况发生变化了----- 在被阻断的的人与土与先人的时空里,我想就不能创造机会,从时光的缝隙里穿越而过,让恍若隔世的心,清逸静好吗?望春,抬眼,摇曳的绿树,由远而近地飘来一种新绿春光才有的味道。顺着这味,嗅觉起来,又感觉到这淡甜飘逸的微尘里,有一些不可言说的味道。可就这不知是从哪里吹来的风,将我心底最深处童年树的叶子吹起,[[童年]]树哗哗地响起来。 藏在年轮里关于清明时节的味蕾,一会淡如丝,一会又浓如雾地有滋有味爬升上树,含情又妩媚地明晃起来。那追逐游戏,头戴柳条帽,捉蜻蜓,扑蝴蝶的少年,在清明的光影里闪动了起来。幽香的清明,岁月重叠的清明山丛间,童年树上的山雀叫了,随鸟嗅花香的情景又悠然起来。那杜牧让人心境随之凄迷纷乱的诗,也接地气地将我还原到生活的来路上来。 鸟儿枝头闹的清明早晨,爸爸上班去了,妈妈手上提着竹篮子,篮子用一块纱布盖着,外面是条干毛巾。里面有祭扫爷爷奶奶的几样早晨烧好的菜。一面引领着我们兄弟,一面讲着为什么清明时节“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的妈妈。用手指,看这些人,都和我们一样,去祭扫,做[[清明]]。 爬上笔架山山梁,穿过清明草长莺飞植物弥漫的句群,来到爷爷奶奶的坟头。先将坟上的杂草除去,将坟周围打扫干净。将带来的饭菜,摆在坟前,再用小酒杯,倒上两杯,我们跪拜在坟前,请爷爷奶奶品尝。我们跪在爷爷奶奶坟前,安静地等待着爷爷奶奶的看不见的吃。 我在清影恍惚中问妈妈,你怎么知道爷爷奶奶就吃好呢?妈妈也很神秘地说,这个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妈妈一边磕头,还一边说着许多今天生活发生的事。我也接着问,这么说爷爷奶奶他们都听到了吧!能,就隔一层土。我问妈妈,人都死了,你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妈妈说,爷爷奶奶不要怪,孩子小不懂事。告诉我,人是有灵魂的,啊!妈妈,你说的话,我听得有点怕。不怕,不怕。爷爷奶奶会保佑我们的。以后,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这是你的根。什么是根?爷爷奶奶生养了你爸叔叔和姑姑,我和你爸又生养了你们姐弟5个,一代一代就这样传下去。 祭后,妈妈都叫我们兄弟把鸡蛋吃了。我一边吃,一边说,这鸡蛋一点味道都没有,不好吃。被吃过了,当然就不一样了。不过,吃了这鸡蛋,人胆子就会变大的。然后,妈妈指着坟头上刚刚放上去的青草垛说,清明,要在坟茔上添添土,在坟头上压纸钱,让别人看到,此坟尚有后人。清明,这就你爷爷奶奶的草帽,要是冬至放上,就是她们的棉帽子。以后,每到这个季节,都要记住来上坟。如果,今后工作忙,也可前后三天来。清明做好后,要点放一挂鞭炮,再告知一声。等鞭炮、冥纸都烧尽了,人才可离开。这不是迷信,是防火。我们这样做,是[[迷信]]活动吗?不是,是活着的人,[[纪念]]死去先人的一种方式。现在,我们先烧冥钱和草纸。草纸是你爷爷奶奶的布,他们也要做新衣服。烧纸时,要先用铁器在地上画一个圈,圈要开一个小口,然后,再将纸钱放在圈内点烧。一边烧一边要喊叫爷爷奶奶来收钱。一定记住,要留一点纸钱,专门烧给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和孤魂,烧这纸钱不要画圈。等这一切都完成了,就可返回了。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可以下山了。 妈妈你看这里有许多红花,好看,这花叫映山红又叫杜鹃花,我们一起采回家,养在瓶子里,又香又好看。我们全都跟着妈妈一起采花。采了一会,妈妈叫我们都过去看。妈妈手指着地上的绿色植物说,这就是马兰,我们也一起采,带回家可是一盘好吃的菜。 童话的清明,我们都是沿着这味蕾的感觉度过的。那时,只要春风已上天,我们的童心就发芽。生活一年一度的往返,让我们[[生活]]在绿意浮香的味蕾之中。就是在文革的年代,我们家也没有停下走这上坟的路。 路是我们全家人走出来的,年年我们都有所思,有所祭,也所念地走在这路上。虽然时间空间变了,一些人情的味变化了,我们也从童年,变到了中年。可我们每年这一天的活动没有变。我们家,妈妈清明的固定动作没有变。已上山祭扫不方便的妈妈,总是早准备好冥币和草纸,在家为我们上坟到家的兄弟做一桌好吃的午饭。有时还故意大声叫喊着,孝顺的儿子们,都洗一洗手,吃饭了。那满桌的香味,引得我今天还能流哈喇子。虽然说,我家没有酒幌,可妈妈为清明节专做的菜饭,我觉得比那杏花村酒家的还好。 在本没有路的山上,我们全家年复一年的追思,才从杂草丛中,走出了一条,通往清明的祭扫之路。如果,我们不能用追思的脚印覆盖这路上,这条本来就不大的山径,就会很快被野草覆盖。再到想起时,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后来者再上山祭扫,就不知道怎么走了。 味蕾里晃动的清影,让我处在半个世纪以来清明的况味里。虽然这味有时素淡,有时浓烈,但它是我香在无心处的时令的[[味道]]。我不想着意寻香去踏青,只是要在清明的花令中完成清明的礼仪,上坟去。我与妻协商好,做好防护措施,我们还是沿着传统的路上山,明天上坟去。<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凌代琼,[[安徽]]铜陵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专栏寻味清明 凌代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