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的原始碼
←
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4/1174e378179542dfb6bd6b899fccb004.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291165807_66840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9年8月,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被[[教育部]]认定为2019年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相关资讯== ===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鄱阳湖基地揭牌=== 2022年7月2日,[[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教育部野外站”)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和鄱阳湖基地揭牌仪式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教授,教育部野外站站长徐冰教授、副站长白玉琪教授和张涛助理研究员<ref>[https://www.sohu.com/a/484197665_121117786 评研究员条件是什么?有哪些要求?] ,搜狐,2021-08-19 </ref>,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杨俊霞副处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林珲教授,地理与环境学院执行院长罗津教授、副院长丁明军教授和院务委员胡碧松教授,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方朝阳教授、邹海波博士和南矶山野外站站长黄琪博士,[[生命科学]]学院李言阔教授和邵明勤教授出席。江西师范大学相关单位师生代表也参加了签约和揭牌仪式。 杨俊霞代表江西师范大学向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和鄱阳湖基地揭牌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江西师范大学的历史发展沿革、学科建设特色和人才培养成就。罗津介绍了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特色化、国际化发展成果。 罗勇在致辞中对江西师范大学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交叉研究特色,并特别指出鄱阳湖流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罗勇表示,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ref>[https://www.sohu.com/a/319379053_700334 专业介绍|生态学专业 ],搜狐,2019-06-09</ref>以及人类健康领域的合作,共同搭建新的科研交流和人才培养平台。 徐冰介绍了教育部野外站的成立过程、目标和方向、成员单位和2022年建设[[方案]],重点介绍了鄱阳湖基地的合作计划。 林珲表示,此次合作体现了双方学者的追求、精神和担当,是一个良好的起点。未来,希望在双方的共同倡导下,建立野外科学观测数据和资源共享网络,促进开放科学背景下的[[地理学]]研究变革。李言阔和邵明勤补充介绍了在动物生态学和鸟类学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签约前,罗勇一行参观了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珲和方朝阳介绍了鄱阳湖监测评估预警系统、白鹿洞书院虚拟环境等成果的研制历程和应用情况。会后,双方就野外站数据管理和使用、科学数据共享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方朝阳介绍鄱阳湖监测评估预警系统成果 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19年9月18日获得教育部批准,依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建设。该教育部野外站以东亚迁徙鸟类生态监测和保护为特色,在[[鄱阳湖]]湿地建立核心站,并通过开展多站点、网络式的观测和研究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网络监测体系和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环境,努力逐步建成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科研和科普平台,为落实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依托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通过验收。该实验室以鄱阳湖复杂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湖泊湿地生态和环境[[健康]]、流域地表过程和水生态安全、区域开发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湿地与流域空间信息模型方法与系统应用、湿地与流域时空动态监测网络系统与决策支持等方向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
返回「
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