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东平半岛 的原始碼
←
东平半岛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东平半岛</big> ''' |- |[[File:东平半岛.jpg|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东平半岛 别 名: 桥东半岛 行政区类别: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面 积: 8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10万人 方 言: 惠州话,客家话,潮汕话 车牌代码: 粤L |} '''东平半岛''',又叫桥东半岛。是广东省惠州市区惟一的都市半岛,位于归善县辅杨门(俗称东门)外,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万人。拥有大路口,林岗头、长岗岭、窑头村、翟屋、梁屋、刘屋等10个[[自然]]村。<ref>[https://bbs.xizi.com/thread-4862557-1-3.html 用脚步丈量东平半岛],西子论坛 , 2001-16 19:41</ref> ==主要楼盘== 东平半岛形成高达205万平方米的高尚生活板块,拥有东方威尼斯、东湖花园、荷兰水乡、颐景花园、新[[世界]]长湖苑。 ==历史== 南北朝祯明二年(588年)归善县从梁化移治白鹤峰。 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县治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历来是东江流域水陆货运集散地,历史比地处桥西的府城还要久远。 乾和三年(945年)就有东平半岛的人文记载。据《[[十国春秋]]》,是年封惠州水东庙二神曰兴祚王、泰民王。宋·唐庚在惠州所作《[[水东庙记]]》曰:“庙中神象二:其一介胄按剑而坐者曰兴祚王,其一乌巾紫袍端笏而坐者曰泰民王。观兴祚之名,疑南汉时所封,而不敢遂以为然者,盖无所考也。吾始至惠州,屏居於南山之上,北望西江之东,林木之间夜夜有灯蕴然,里人云此水东灵庙也。”水东神庙,就位于东平半岛的东新桥桥东桥头南面。该年份距今已经1063年,是整个惠州1400年的历史长河中较早的人文类记载。 苏东坡被贬惠期间,也主要居住在东平半岛。根据《[[苏东坡寓惠行踪考]]》,绍圣元年(1094)十月,苏轼贬来惠州,在桥西合江楼居十六天后,迁桥东嘉祐寺。《[[苏轼年表]]》也有记,绍圣三年(1096)七月,苏轼侍妾王朝云在白鹤峰新居落成前不久病逝。直到绍圣四年(1097)四月,东坡被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才带着儿子苏过离开白鹤峰新居。期间,苏东坡曾两次居住在嘉祐寺,前后一共一年又二个多月。东坡居惠期间,主要居住在东平,西湖则成为其主要活动场所,为惠城留下了大量诗作佳篇和人文故事。后人为纪念东坡,主要在西湖边,东坡足迹走过的地方兴建了大量纪念类建筑。 东平半岛在历史上有过重大政治影响,东平翟屋村,是[[农民]]起义领袖翟火姑故乡。 1854年(清咸丰四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直接影响下,广东“天地会”发动一场波澜壮阔的大起义,反清烈火熊熊,燃遍粤、桂、湘、赣、黔五省。东江流域,先是何禄于6月10日,在东莞石龙率众起事;继之,归善县东平村农民翟火姑又于8月11日,在归善县三栋沙坳揭竿起义。是日,翟火姑与官桥(今三栋镇官桥村)人何亚璜聚众盟势,亮出“大元帅翟”、“平东王何”的旗号,下封飞龙、飞虎将军,分帅千余部卒,义军公开宣称“马安府、三栋县、官桥沙坳皇帝殿”,翟火姑领导农民起义,前后达12年之久,在清代惠州地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农民起义,起义军以官桥沙坳一带为根据地,攻县城,杀官吏,破反动民团,向惠州府挺进,先后攻占了海丰、河源、博罗等县城,并攻克九龙司城寨,同香港英国当局隔海对峙。1855年5月,清提督昆寿率兵疯狂反扑,[[起义军]]转战粤东,1865年1月,义军和平攻入江西,先打定南厅,后围信丰城,1857年3月,翟火姑阵亡于江西信丰,所部加入太平军[[石达开]]部,东平半岛的变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东平半岛陈年开发,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东平半岛开发建设,达三阶段改革开放,推进东平半岛拓展延伸。 1950年夏,广东省交通厅,汇同惠州镇人民政府建设科,对东平半岛进行规划测绘。(注)一是[[发展]]公路汽车运输业,成立东江公路处,广汕公路惠州段无桥梁,分为三步方法,1951年夏,成立东江渡口所,用汽船渡江解决无桥难题,渡江口岸,设在下水北至拱北桥江边,由广州调进渡江汽船1艘(后仿造数艘),1952年春,开通了广汕公路汽车[[运输]]业,这时广汕汽车运输路程,从水北用汽船渡江,通过市区东新桥,经东平窑头出口,实现广汕公路第一步通车。这时汽车运输业刚起步,企事业[[单位]]汽车甚少,据惠州汽车统计,客运汽车49辆,货运汽车65辆,共计汽车114辆。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工商业繁荣昌盛。营运汽车不断增加,惠州人流量与日俱增,市区交通有碍广汕汽车通往。1956年8月,进行环城改线7.1公里,广汕汽车绕道走,江北汽船渡江后,通过菱湖路经佛祖坳汽车站,往西枝江河边。1957年12月,由省交通厅投资[[人民币]]50万元,兴建西枝江木桥1座,实行一桥二地(深山、广汕)惠州段公路桥,由东平窑头出口,广汕公路第二步通车。 1978年7月,有省交通厅投资1080万元,兴建东江[[大桥]],东街东平半岛,西联西岸江北,是广汕公路惠州段公路桥,桥长806米,宽12米,其中两边行人道各1.6米,总面积9672平方米,净跨75米,是空腹式等截面悬链箱型拱桥,1981年1月建成通车,此桥建成后,广汕车辆来往,无需经渡口所[[汽船]]渡江,减少市内绕道里程约8公里,由江北大道过东江大桥,往东平窑头出口,减轻市区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率。 ==名胜古迹== 桥东(东平半岛老城区),著名的历史遗迹包括江孝子[[故居]]、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水东街、归善学宫、嘉佑寺及东新桥古码头等。其中,水东街在清末民初曾是惠州的商业旺地,这一带的骑楼建筑有着惠州特有的[[文化]]风情,这条中西合璧风格的繁华街道也是惠州市区的发源地。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k0957g72y0a|480|270|qq}} <center>城市的眼睛:鸟瞰惠州东平半岛</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返回「
东平半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