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的原始碼
←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书怀感事寄梅圣俞</big> ''' |- |[[File:C43dc2b28549885d859b8d0a10e7914d.pn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review.21cnjy.net/files/c4/3d/c43dc2b28549885d859b8d0a10e7914d.png 原图链接] [https://chuzhong.21cnjy.com/H/2/820/1951377.shtml 欧阳修]]]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创作年代:北宋朝代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欧阳修]] |}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ref>[http://www.gushicimingju.com/shiren/ouyangxiu/ 欧阳修简介] 古诗词名句网</ref> ==正文==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牵。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青苍绿万仞,杳蔼望三川。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ref>[http://www.gushicimingju.com/shiren/ouyangxiu/ 欧阳修的诗词全集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古诗词名句网</ref>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作者生平== 欧阳修四岁丧父,随叔父在现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以荻画地]],教以识字。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八月, 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嘉祐三年六月庚戊,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且未执行。三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此年改号“六一居士”。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今属安徽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公元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卒于家,谥文忠。欧阳修陵园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辛店镇欧阳寺村。该园环境优美,北依岗阜,丘陵起伏,南临沟壑,溪流淙淙。陵园肃穆,碑石林立,古柏参天,一片郁郁葱葱,雨后初晴,阳光普照,雾气升腾,如烟似雨,景色壮观,故有“[[欧坟烟雨]]”美称,为新郑古代八景之一。<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7250661e86.aspx 欧阳修简介] 古诗文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