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云南小麦 的原始碼
←
云南小麦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云南小麦</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6159252dd42a2834349b5e6486fcdeea15ce36d3110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20,limit_1/format,f_auto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baidu.com/pic/%E4%BA%91%E5%8D%97%E5%B0%8F%E9%BA%A6/53282067/29951821/6159252dd42a2834349b5e6486fcdeea15ce36d31100?fr=lemma&ct=cover#aid=29951821&pic=6159252dd42a2834349b5e6486fcdeea15ce36d31100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云南小麦 拉丁学名:Triticum aestivum subsp. yunnanense King ex S. L. Chen 别 名:铁壳麦、火炕麦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族:小麦族 属:[[小麦属]] 种:普通小麦 亚 种:云南小麦 命名者及年代:King ex S. L. Chen,1959 |} '''云南小麦'''(yún nán xiǎo mài),学名:Triticum aestivum subsp. yunnanense King ex S. L. Chen,是[[禾本科]]、[[小麦属]]植物普通小麦的一个亚种。株高100-120厘米,最高可达150厘米;茎秆粗细中等,有韧性,易倾斜,有5节,空心,色黄或紫,紫色多;芽鞘色紫、绿两种,紫色居多,占80%以上;穗纺锤圆锥形,侧面略宽于正面,穗下部较宽,上部窄尖;穗有长芒、短芒或无芒(包括顶芒)3种;颖壳有毛或无毛;护颖椭圆形,多为丘肩,亦有方肩;穗有蜡质;一般穗长为9-12厘米,最长者可达16厘米;每穗有小穗16-29个,一般20-26个,其中不实小穗2-3个。 云南小麦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和[[怒江]]下游[[临沧]]专区、[[保山]]专区和[[思茅]]专区,共12个县。生长在海拔1500-2500米之间的高山区,以海拔1900-2300米地带较多。 云南小麦具有独特的性状,它的发现对于小麦起源演化等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特别适宜林间空地和村边宅旁种植,为其分布地区农作物。 <ref>[http://www.iplant.cn/info/%D4%C6%C4%CF%D0%A1%C2%F3 云南小麦], 植物智, 2020-01-18</ref> ==云南小麦植物学史== 1937年金善宝从征自中国云南省小麦品种中发现了“云南小麦”,1957年曾定名为云南小麦(Triticum yunnanense King ex S. L. Chen)。1959年正式定名为普通小麦的一个亚种——云南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ubsp. yunnanense King ex S. L. Chen),经鉴定为六倍体。 1974年薄元嘉、游志昆等同志赴临沧、云县、双江、永德和风庆等县,对云南小麦的特征特性及生态环境,做了进一步调查,并搜集到一些材料。此后滇西南和滇西部分县,相继寄至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名为铁壳麦的品种材料数10份,并在昆明种植 。 1979年和198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所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合组成云南麦类资源考察组,考察了怒江州、迪庆州、大理州、临沧专区、思茅专区,共20个县,前后历时120余天。在搜集各种作物地方品种的同时,搜集了云南小麦30余份。基本弄清了云南小麦的地理分布及其生态特点 。 ==云南小麦形态特征== 云南小麦 芽鞘色紫、绿两种,紫色居多,占80%以上。根据海拔稍低、纬度偏北的腾冲、龙陵等地材料,芽鞘全为绿色。幼苗半匍匐,色绿,苗期叶片较窄长披散。在中国昆明,从苗基部向上第一、二、三叶片长度分别为10.0、17.3,24.0厘米;宽0.4-0.5厘米。拔节后叶显直立,与茎夹角小。叶耳淡绿色,少数为紫色。株高100-120厘米,最高可达150厘米。茎秆粗细中等,有韧性,易倾斜,有5节,空心,色黄或紫,紫色多,约80%左右。花药亦有黄、紫两色,黄色多,紫花药者茎秆和芽鞘多为紫色 。 穗纺锤圆锥形,侧面略宽于正面,穗下部较宽,上部窄尖。小穗与穗轴着生紧,角度小,排列整齐。穗轴脆而坚硬,受压力易从穗节下部位折断。既不同于斯卑尔脱小麦的上节位折断,又有别于西藏半野生小麦的自然断穗。穗节基部两侧有毛。护颖十分坚硬,两护颖紧包小穗,且基部靠近,极难脱粒 。 穗有长芒、短芒或无芒(包括顶芒)3种。无芒者多。长芒者芒不很长,一般芒长4-6厘米,少数达7厘米。颖壳有毛或无毛,色有白、红、白壳黑边、白壳黑斑、黑壳白底等,白壳最多。护颖椭圆形,多为丘肩,亦有方肩,嘴锐,脊明显到底,并有细齿,颖脉常有小刺点。穗有蜡质。一般穗长为9-12厘米,最长者可达16厘米。每穗有小穗16-29个,一般20-26个,其中不实小穗2-3个。小穗密度D=18-26。每小穗结实2-3粒,全穗结实40-60粒,多者达80粒左右。粒红色,卵形或椭圆形,腹沟较深,颊面呈棱形,多为硬质,且质地硬。籽粒不大,千粒重21-35克 。 ==云南小麦生长环境== 云南小麦生长在海拔1500-2500米之间的高山区,以海拔1900-2300米地带较多。其生长地区澜沧江和怒江下游地形属横断山脉的余脉,山地起伏,立体气候显著。据临沧县博尚公社永泉气象哨(海拔1850米)记载,年平均温度5℃,1月平均温度8.4℃,极端最低温度-2.8℃。云南小麦生育期间降雨量为700毫米左右,其中2/3分布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和5月下旬至6月。小麦苗期和成熟期都处于雨季中 。 ==云南小麦分布范围== 云南小麦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和怒江下游临沧专区、保山专区和思茅专区,共12个县,即临沧专区的双江县、临沧县、镇康县、永德县、风庆县、云县、耿马县,思茅专区的澜沧县、镇源县,保山专区的昌宁县、龙陵县、腾冲县。分布地区的纬度约为北纬22°54'-25°03',南至澜沧县富邦公社,北至腾冲县打苴公社;经度约为东经95°36'-100°85',西至腾冲县打苴公社,东至镇源县勐大公社 。 ==云南小麦生长习性== 在中国云南省根据海拔与纬度不同,9、10月播种,3、4月抽穗,5、6月成熟,全生育期210-240天;昆明10月中旬及11月中旬播种,3月底4月初抽穗,5月中下旬成熟。但6月中旬播种的,10月初大部分不能抽穗,而同期穗种的春性品种均在8月中下旬正常抽穗;在北京春播能正常抽穗,但抽穗晚,灌浆期适逢高温,7月份植株枯死,而秋播冻害极重,成熟亦晚。云南小麦生育阶段前期长,在云南地区9、10月播种的,出苗至拔节日数多在100天左右,约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云南小麦抗穗发芽、种子休眠期较长,在北京和昆明分别测定,同为36-45天,加以护颖坚硬紧闭,不易进雨水,故在雨季中成熟虽不及时收割,亦不会穗上发芽 。 ==云南小麦主要价值== 研究:云南小麦具有独特的性状,它的发现对于小麦起源演化等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 农业:云南小麦特别适宜林间空地和村边宅旁种植,为其分布地区农作物。其成熟时收回,晾干或用火炕烤干,然后用石杵捣去外壳,也有用石碾脱粒的,可以得到小麦 。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云南小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