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五子之歌 的原始碼
←
五子之歌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五子之歌</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hnchemeng.com%2Fd%2Ffile%2Fliux%2Ffdbbd0220b2651e34ed49cde6f04b91e.jpg&refer=http%3A%2F%2Fwww.hnchemen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3572892&t=6ff952a5437f3fb1a8c885256992d4bc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A%94%E5%AD%90%E4%B9%8B%E6%AD%8C&step_word=&hs=0&pn=10&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602806817%2C3190556122&os=3627891332%2C3129806343&simid=4177430691%2C583826813&adpicid=0&lpn=0&ln=256&fr=&fmq=167098081967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pics0.baidu.com%2Ffeed%2Fa6efce1b9d16fdfa87f42ede39cc715194ee7b2b.jpeg%3Ftoken%3D71999f5107603564e9b5f9814b255e10%26s%3DBF125E85DC5C7CCC42018D6103007073&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3twiw5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f%3Ft1%3D8mc9cnca98c0l9aca9a%26ou6%3Dfrt1j6%26u56%3Drv&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yLDQsNiwzLDUsM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五子之歌 作品出处;《史记.夏本纪》;《尚书》 文学体裁;诗歌 改 编;唐人同谷子 |} 《[['''五子之歌''']]》出自《[[尚书]]》中的《[[夏书]]》,《[[尚书]]》原有一百篇,有些篇都已散失了,但《[[五子之歌]]》还在,是其一篇, 《[[五子之歌]]》是对中国最早的帝王亡国的叹息,体现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唐人同谷子据典故也曾改编过《[[五子之歌]]》。<ref>[https://www.vrrw.net/wx/54499.html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原文翻译及赏析],作品人物网 , 2021年12月24日</ref> ==典故== 大禹的儿子启作为夏朝君主开启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君主制时代。然而继承王位的儿子太康,就因为没有德行,导致老百姓反感。太康贪图享乐,在外打猎长期不归,国都被后羿侵占。太康的五个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了五个人的悔意。 夏后太康失国,五位公子作五子之歌以示哀悼。 ==原文==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其五曰:“呜乎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大概意思== 一、大禹说过,老百姓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为[[国家]]之本,本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二、大禹说过,不要贪图女色,打猎玩乐,嗜酒,豪华的住宅。只要有此一项,就会导致亡国。 三、陶唐氏部落本来有很广大的土地,因为失德,败坏纲常,导致灭亡. 四、大禹为后世楷模,治定了法典,因为太康废弃了典法,导致宗庙[[祭祀]]灭绝。 五、我们被后羿逼到洛河对岸,没有归宿,叹息不谨慎的行为,[[追悔莫及]]。 ==译文== 太康处在尊位而不理事,又喜好安乐,丧失君德,众民都怀着二心;竟至盘乐游猎没有节制,到洛水的南面打猎,百天还不回来。有穷国的君主羿,因人民不能忍受,在河北抵御太康,不让他回国。太康的弟弟五人,侍奉他们的母亲跟随太康,在洛水湾等待他。这时五人都埋怨太康,因此[[叙述]]大禹的教导而写了歌。 其中一首说:“伟大的祖先曾有明训,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看轻;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我看天下的人,愚夫愚妇都能对我取胜。一人多次失误,考察民怨难道要等它显明?应当考察它还未形成之时。我治理兆民,恐惧得像用坏索子驾着六匹马;做君主的人怎么能不敬不怕?” 其中第二首说:“禹王的教诲这样昭彰,可你在内迷恋女色,在外游猎翱翔;喜欢喝酒和爱听[[音乐]],高高建筑大殿又雕饰宫墙。这些事只要有一桩,就没有人不灭亡。” 其中第三首说:“那陶唐氏的尧皇帝,曾经据有冀州这地方。现在废弃他的治道,紊乱他的政纲。就是自己导致灭亡!” 其中第四首说:“我的辉煌的祖父,是万国的大君。有典章有法度,传给他的子孙。征赋和计量平均,王家府库丰殷。现在废弃他的[[传统]],就断绝祭祀又危及宗亲!” 其中第五首说:“唉!哪里可以回归?我的心情伤悲!万姓都仇恨我们,我们将依靠谁?我的心思郁闷,我的颜面惭愧。不愿慎行祖德,即使改悔又岂可挽回?” 五子之歌中的五位王子所居的[[地方]]为今河南巩义市花地嘴遗址。 唐人同谷子据典故改编的诗歌 五子之歌 唐·同谷子 一 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 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 二 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 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 三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 如今算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 四 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 惆怅太康荒坠后,覆宗绝祀灭其门。 五 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雠读仇,同仇)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 五子之歌中体现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是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与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 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民为邦本)”,释义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这一思想反映了统治者的民本思想与清华简之厚父中的“民心惟本,厥作惟叶”的民本思想一样。其他体现民本思想的还有如: 《[[尚书·虞夏书·皋陶谟]]》兴“五教”、定“五礼”、立“九德”、亲“九族“,坚持公正,刑教兼施等。如“五教”的内容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皋陶的民本思想被夏朝君主做为重要的治国典章并实行,使得国富民强、天下大治。 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儒家西河学派的创始人子夏在《[[春秋谷梁传]]》中说“民者,君之本也”。 西汉著名政论家与文学家贾谊“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新书·大政]]》)。 唐太宗李世民“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的历时18年之久的隆万大改革[[运动]],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张居正在《[[请蠲([juān],免除)积逋([bū],拖欠)以安民生疏]]》中言:“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
返回「
五子之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