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亚马孙河 的原始碼
←
亚马孙河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亚马孙河</big> ''' |- | [[File:亚马孙河000000.jpg|缩略图|居中|[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247840669,3755907356&fm=26&gp=0.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亚马孙河 外文名: Amazon River 别 名: 亚马逊河 所属地区: 南美洲 地理位置: 南美洲北部 气候条件: 热带雨林气候(流域地区) 人口数量: 非常少(流域地区) 著名景点: 亚马逊河热带雨林 流域面积: 691.5万平方千米 长 度: 6440 km 源头位置: 安第斯山脉 源头海拔: 5597米 源头坐标: (15°31′5″S 71°45′55″W) 平均流量: 219000 m?/s 流经国家: 巴西,秘鲁,哥伦比亚 河口坐标: (0°10′0″S,49°0′0″W) |} '''亚马孙河'''(英语:Amazon River;葡萄牙语:Rio Amazonas;西班牙语:Río Amazonas),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由于河流长度测量方法并无定论,亚马孙河河长便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之一即为常见的6400公里。 亚马孙河世界第2长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比其他3条大河[[尼罗河]](非洲)、[[长江]](中国)、[[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州总面积的40%;支流的数超过1.5万条。 该河流共有1.5万条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几乎大如整个[[澳大利亚]]。支流中,7条长逾1600公里;最长的是[[马代拉河]],长逾3200公里。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面积约为印度两倍,海拔不超过200米。亚马孙河地势平展,故受[[大西洋]][[潮汐]]影响 的河段,长达966公里,远及奥比杜斯。<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322/16/47555293_739316446.shtml 世界四大河流]个人图书馆</ref> 原来亚马孙河没有一个总的名称,每条支流和每一段都有它自己的当地名称,在1502年以后,只是被叫做“大河”,后来在西班牙语中叫"mara?a",意思是“纠缠”、“混乱”。 亚马孙河女战士,而将大河命名为亚马孙河。 ==河流特点== 1、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 2、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3、流域面积广(位于[[亚马孙平原]]) 4、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 5、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流经山地和平原地区,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 6、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地处热带,河流不结冰) ==面积长度== 亚马孙河全长6440公里,为世界第二长河;流域面积691.5万Km,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从秘鲁的乌卡亚利-阿普里马克(Ucayali-Apurimac)水系发源地起,全长约6,751公里,它最西端的发源地是距太平洋不到160公里高耸的 [[安第斯山]],入口在大西洋,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 河口宽达240公里,泛滥期流量每秒达28万立方米,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公里内的海水变淡。亚马孙河若以马拉尼翁河为源,全 长6299公里,若以乌卡亚利河为源,全长6436公里,超过于尼罗河,为世界第一长河。又是世界第一大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7.5万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6.93万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度1200毫米,悬移质含沙量为0.22kg/立方米;,输沙量为9亿吨。丰水年时,中游马 瑙斯附近河宽5公里,下游宽20公里,河口段宽80公里,河口呈喇叭型海湾,宽240公里。 下游河槽平均深为20-50米,最大水深100米,水位年变幅为9米。上游伊基托斯年均流量20420-28200m?/s.从伊基托斯至入海口,亚马孙河的平均坡度为0.035米/公里。 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二。亚马孙河每秒钟把11.6万立方米的水注入大西洋,流量比萨伊河约多3倍,比密西西比河多10倍,比尼罗河多60 倍,占全球入海河水总流量的20%。水量充沛、水力澎湃,河口淡水冲入大西洋中达160公里。支流中,7条长逾1600公里;最长的是马代 拉河,长逾3200公里。 水量终年充沛,河口年平均流量为22万立方米/秒,洪水期流量可达28万立方米/秒以上,为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上源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平均比降约5.2‰。进入平原后比降微小。 中下游平均流速为0.7-1.7米/秒。水深河宽,巴西境内河深大部分在45米以上,马瑙斯附近深达99米。下游河宽达20-80公里,河口呈喇 叭状,宽240公里,浅滩沙洲罗列。海潮可涌至河口以上960公里的奥比多斯。干流有5000多公里可全年通航,吃水5-6米的海轮可自河口 上溯3,700公里至[[秘鲁]]的伊基托斯;全水系内可供通航的河道长度达3万公里(正0位)。水力资源也相当丰富,但尚未充分开发。 ==气候与环境== 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上游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年雨量2000毫米以上。亚马孙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万平方公里的 地区,着名的亚马孙河热带雨林就生长在亚马孙河流域。这里同时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 平原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因而这里河流蜿蜒曲流,湖沼众多。多雨、潮湿及持续高温是其显着的气候特点。 由于赤道附近多雨地区,亚马孙河水量终年充沛,亚马孙河口年平均流量为每秒22万立方米,使它成为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河海”。据估计,所有在地球表面流动的水约有20-25%在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部分雨林辟为保护区,例如己西塔帕若斯河岸边的[[亚马孙河国家公园]],面积近10000Km。然而,伐林速度若不减慢,亚马孙河这片占全球林木总面积2\3的广大森林,将在21世纪消失。 ==资源== 这里蕴藏着世界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各种生物多达数百万种。亚马孙河最以其为世界淡水观赏鱼主要产地而闻名。其丰富绮丽的淡水热带观赏鱼一直牵动全世界观赏鱼爱好者和生物学家的心。 亚马孙河还有一个世界[[自然奇观]]--[[涌潮]],它可以和我国的[[钱塘江大潮]]相媲美。在穿越了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以后,亚马孙河在巴西马拉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 亚马孙河的入海口呈巨大的喇叭状,海潮进入这一喇叭口之后不断受到挤近而抬升成壁立潮头,可以上溯600-1000公里。一般潮头高1-2 米,大潮时可达5米。 巴西人把亚马孙河海潮称为“波波罗卡”,涌潮时游人争相前往。每逢涨潮,涛声震耳,声传数里,气势磅礴。 ==别称== 虽然在习惯上亚马孙河是指整个河流,但是按秘鲁和巴西的命名法它只适用于某些河段。在秘鲁,主流的上游到伊基托斯称为马拉尼翁(Maranon)河,从伊基托斯到大西洋称为亚马孙河。 在巴西,从伊基托斯到内格罗河河口称为索利蒙伊斯(Solimoes)河,从内格罗河到入海口称为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被誉为“河流之王”,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秘鲁的科罗普纳山东侧的米斯米雪峰之颠。其正源——乌卡利亚河,不断地接纳雪峰上的淙淙冰水,一路汇集百川之水,进入着名的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国。最终在巴西的马腊若岛附近流入大西洋。亚马孙河全长640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孙河水系,其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巴西境内。由于赤道附近多雨地区,水量终年充沛,亚马孙河口年平均流量高达每秒21万立方米,使它成为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河海”。亚马孙河滋润着南美洲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使这一片地域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国”。 ==源头== 亚马孙河的源头是在安地斯山脉区中一个海拔5597米的奈瓦多·米斯米峰的一条小溪,距离的的喀喀湖约160公里,距利马约700公里,1971年第一次认定,直到2001年才正式确定。溪水先流入劳里喀恰湖,再进入阿普里马克河,阿普里马克河汇入乌卡亚利河,乌卡亚利河再与马腊尼翁河汇合成亚马孙河主干流。 ==上游== 从马腊尼翁河的支流瓦利亚加河以下,河流就从安第斯山区进入冲积平原,从这里到秘鲁和巴西交界的雅瓦里河,大约有2400公里的距离,河岸低矮,两岸森林经常被水淹没,只是偶尔有几个小山包,亚马孙河已经进入了亚马孙河热带雨林中了。 ==下游== 亚马孙河在有些地方河宽达6-10公里,有的地方,河水分为两股,中间形成复杂的自然河网,形成许多大小岛屿,比河面高出不到5米, 在最窄的地方,如离河口600公里的奥比多斯,河流只有1.6公里宽,但有600米深,这时河水流速达到每小时6-8公里。 加拿利亚村在内格罗河和主干流汇合的大弯道附近,直到下游1000公里地方,和亚马孙河的河口附近相似,地势低洼,广大区域都淹没在水中,森林只有树的上半部伸出水面。从内格罗河到马代腊河河岸低矮,只有巴西城市马瑙斯附近才有一些起伏的山地,在奥比多斯附近有一个陡峭的悬崖,有20米高,后面是低矮的山地。亚马孙河下游可能以前是大西洋的一个海峡。 只有不到10%的亚马孙河河水流入奥比多斯以下的流域,有很少量的水是来自北方山谷奥比多斯以上的流域有500万平方公里,以下只有100万Km,只有上游的20%。这没有算上紧口河口的支流托坎廷斯河流域的100万平方公里。 在下游兴古河对面的北岸有许多平顶的小山,延展大约有240公里。兴古河以上的南岸是阿勒格尔山,一路的峭壁约束着亚马孙河的河岸 ,直到圣塔仑,然后折向西南,形成另一条支流塔帕若斯河的河谷。 ==河口== 河口在最宽的入海处大约有330公里,作为最后一条支流托坎廷斯河的下游的帕腊河有60公里宽,在河口帕腊河和亚马孙河主河道之间有 一个几乎有丹麦一样大的马拉若岛。 漏斗状的强潮河口,横亘于巴西东北部,注入大西洋。是由亚马孙河和托坎廷斯河这两条不同水系的河口汇合而成的。径流量大,涌潮汹涌。感潮河段长约1400多公里,口门处宽约300公里,古鲁帕附近束狭至40公里左右。 地处热带雨林区,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有干、湿季之分,大多数雨水来自湿季。最大流量22.5万立方米/秒;最小流量9万立方米/秒, 分别出现在 5-6月和11-12月。平均流量17.5万立方米/秒,相当于刚果河的4倍,密西西比河的10倍。亚马孙河每年入海水量5.4万亿立方 米,占全世界入海总径流量的20%,若铺展成10米厚的水层,其面积与北海(57.5万平方公里)相当。 年平均输沙量为10亿吨,其中主要为粉砂和粘土。含沙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湿季各月平均最大含沙量为125毫克/升;而干季为22毫克/升。粗物质在下游河段沉积,形成一系列沙岛。其中以亚马孙河口和帕拉河口之间的马拉若岛为最大。长290公里,宽161公里。亚马孙河口由沙岛分为北槽和南槽与帕拉河口成为 3条主要的入海通道。输出的泥沙有95%是以悬移方式入海的。 亚马孙潮汐属半日潮型,最大潮差约11.8米,在马拉卡岛附近,自此向海和向上游均逐渐减小。潮流流速为 2.5米/秒。由于口门宽阔,向上束狭的河势,及河道中沙岛众多,阻力大,导致涌潮现象(当地称Pororoco),潮高约1~2米,枯水时可达 5米左右。其势甚为壮观,在离岸1~2公里处可闻其声。洪水大潮若与强风相遇,水位大幅度上涨,可达15~30米,致使两岸低地严重泛滥。 洪季冲淡水(盐度小于10)流出口门后在口外形成100~180公里的混水区;在沿岸则形成平均宽约60公里,向西北延伸长达2000公里的混浊带。河水挟带的沉积物沿途参与了苏里南和圭亚那沿岸海滩剖面和奥利诺科河三角洲的塑造。口外水域可分为3带:即在盐度0~10的范围内,含陆源物质多,水呈棕色,为陆源物质带;盐度10~15的水域,水中含有众多硅藻,呈绿色,为生物物质带;盐度大于25的水域,水呈蓝色,为蓝色海水区。 口外海滨,流系十分复杂。圭亚那海流强劲,流速在0.25~2.00米/秒之间。3~4月,北巴西沿岸流──南赤道流的一分支,与圭亚那海流汇 合时流速为1.10米/秒;向南还有一股较弱的沿岸流。盐度分层现象显着,干季在口外60~185公里的内陆架上,湿季在口外80~230公里 范围内。 口外在40米等深线以内的内陆架,沉积物以细粒物质为主,这与大陆架上的经典沉积模式,即内陆架为粗粒物质,中陆架为细粒物质,外陆架为残留沉积物正好相反。这是由于:①亚马孙河的细粒沉积物(主要是粉砂和粘土)及再悬浮的细粒物质在内陆架上沉积;②第四纪海平面波动的影响。低海面时,大部分沉积物从亚马孙谷地向深海搬运;高海面时细粒沉积物堆积在近岸,形成内陆架上的淤泥堆积。 亚马孙河挟带了巨量的泥沙,由于大部分粗粒物质在口门附近沉积形成众多沙岛,一部分悬移质被沿岸流向西北搬运,加上地体下沉,因此,未能塑造出宽阔的水下三角洲。河口区江宽水深,平均深度60米左右,最深处90米,7000吨级的海轮可直达马瑙斯。亚马孙热带雨林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口外海域盛产鲈、鲻、鲭、鳕等鱼类,是拉美地区三大渔场之一。 ==热带雨林== 二氧化碳,所以,保护亚马孙河热带雨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了。 亚马孙河热带雨林依靠亚马孙河流域非常湿润的气候。 这个雨林的生物多样化相当出色,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千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20%。有的专 家估计每平方公里内大约有超过7.5万种的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包括有9万吨的植物生物量。 ==水系组成== 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流,沿途接纳了源自[[安第斯山]]脉东坡、圭亚那高原南坡、[[巴西高原]]西部与北部的河流1000多条,形成庞大的亚马孙河河水系网,其中7条长度超过1600公里,20条超过1000公里。其中长度超过1500公里的支流有17条,如左岸的普图马约(Putu-mayo)河、雅背拉(Japura)河、内格罗(Negro)河;右岸的茹鲁阿(Jurua)河、普鲁斯(Purus)河、马代拉河、塔帕若斯(Tapajos)河、欣古(Xingu)河等, 这些支流伸入到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以及圭亚那等国。 亚马孙河上游约长2500公里,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长约1000公里,落差达5000米,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形成一条系列急流瀑布;下段为两条巨大支流注入亚马孙河的两个河口之间的河段,因为进入亚马孙河平原,流速缓慢、曲流发达,至末端河宽约2000米。 亚马孙河流经南美8个国家,其中87%在巴西境内。 亚马孙河被誉为“河流之王”,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秘鲁的科罗普纳山东侧的米斯米雪峰之颠。其正源―――乌卡利亚河,不断地接纳雪峰上的淙淙冰水,一路汇集百川之水,进入着名的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国,最终在巴西流入大西洋。它全长640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孙河水系,其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巴西境内,由于赤道附近多雨地区,水量终年充沛,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河海”。 亚马孙河滋润着南美洲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使这一片地域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国”。 亚马孙河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西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西人称之为“母亲河”。亚马孙河中游流经秘鲁、哥伦比亚、巴西、全 长约为2200公里。在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水深45米,河宽3000米,流速缓慢;河中岛洲错列、河道呈网状分布,两岸河漫滩宽30~100公 里,地势低下,湖沿密布,排水不畅;河流两侧支流众多,都发源于安第斯山东坡,呈羽状分布。至中游末端,河宽至11公里,河深99米。 下游长达1600公里,时而水深河宽,两岸阶地分明,地势地低平,河漫滩上水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时而水面紧束,水流加快。入海河口宽达330公里,大西洋海潮可溯河直上,最远可深入1600公里。 亚马孙河最后注入大西洋。 ==河源== 马拉尼翁河及乌卡亚利河穿过崇山峻岭后在秘鲁的瑙塔(Nauta)附近汇合。 亚马孙河正源马拉尼翁河发源于秘鲁瓦鲁科省与利马省交界的耶鲁帕哈峰(海拔6632米)东南坡,该河东边是巴西古陆核,北边为帕斯塔萨(Pastaza)洼地,南边为乌卡马拉(Ucamara)洼地。 马拉尼翁河干流全长约1600公里,若从其支流瓦亚加(Huallaga)河算起,总长为190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0876立方米;/秒。 马拉尼翁河左岸较大的支流有帕克查(Paccha)河、查马亚(Chamaya)河、切涅帕(Cenepa)河、圣地亚哥河[Santiago,该河还有2条支流: 保持(Paute)河、萨莫拉(Zamora)河]、莫罗纳(Morona)河、帕斯塔萨(Pastaza)河、努库赖(Nucuray)河、乌里图雅库(Urituvacu)河、钱 比拉(Chambira)河和蒂格雷(Tigre)河[该河还有以下支流汇入:平多雅库(Pindoyacu)河、科纳姆波(Conambo)河、唐加拉纳(Tangarana) 河和科里思特(Corrientes)河]等。右岸主要支流有伊马萨(Tmaza)河、涅瓦(Nieva)河、瓦亚加河、萨米里亚河(Samiria,该河为黑水河)等。 乌卡亚利河发源于秘鲁阿雷基帕省奇尔卡(Chilca)山以北凯约马附近,源流叫阿普里马克河,其支流有:圣托马斯(Santo Tomas)河、潘 帕斯(Pampas)河、曼塔罗(Mantaro)河和佩雷内(Perene)河等。曼塔罗河口至佩雷内河口之间叫埃内(Ene)河,埃内河汇集海拔4000~5000米的安第斯山区大小支流,由南向北流,其集水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左右,水量丰沛,旱季(5-10月)流量约为800m?/s,雨季(11-4月)约为2500m?/s。佩雷内河口至阿塔拉亚叫坦博(Tambo)河,阿塔拉亚以下才称乌卡亚利河。乌卡亚利河主要支流乌鲁班巴(Urubambo)河发源 于秘鲁库斯科省马兰加尼附近的兰吉一拉约湖,在阿塔拉亚附近汇人乌卡亚利河,全长860公里,其主要支流有:亚韦罗(Yavero)河、廷 皮亚(Timpia)河、米尚沙(Mishansha)河和伊鲁亚(In-uya)河等。乌卡亚利河其他支流有:科恩瓜(Cohengua)河、谢谢亚(Sheshea)河、帕奇特阿(Pachitea)河、塔马亚(Tamaya)河、阿瓜蒂亚(Aguatia)河、帕卡亚(Pacaya)河、皮斯奎(Pisqui)河、库沙巴泰(Cushabatay)河、 瓜纳切(Guanache)河以及塔皮切(Tapiche)河等。 ==主要支流== 亚马孙河有接近1.6万多条支流,主要的支流从上游算起是: 马拉尼翁河 科连特斯河(Corrientes River) 圣地牙哥河(Santiago River) 莫罗纳河(Morona River) 帕斯塔萨河(en:Pastaza River) 瓦亚加河 蒂格雷河(en:Tigre River) 乌卡亚利河 潘帕斯河(Pampas River) 阿普里马克河 佩雷内河 埃纳河 乌鲁班巴河 帕奇特阿河(Pachitea River) 塔皮切河(Tapiche River) 纳波河(en:Napo River) Aguarico River 库拉赖河(en:Curaray River) 雅瓦里河(en:Yavari River) 普图马约河(en:Putumayo River) 雅普腊河{en:Japurá River)/卡克塔河(Caquetá River) 普鲁斯河(en:Purus) 内格罗河 马代腊河(en:Madeira River) 特龙贝塔斯河(en:Trombetas) 塔帕若斯河(en:Tapajós) 特利斯皮里斯河 茹鲁埃纳河 欣古河 托坎廷斯河(en:Tocantins River) ==较小支流== 亚马孙河还有以下较小的支流汇入:纳奈(Nanay)河、阿塔夸里(Atacuari)河、阿瓦蒂巴拉那(Auati Parana)河、特费(Tefe)河、巴拉那 科佩亚(Parana Copea)河、科阿里(Coari)河、马纳卡(Manaca)河、乌鲁布 (Urubu)河、瓦图马(Vatuma)河、尼亚蒙达(Nhamunda)河、阿 拉皮温斯(Arapiuns)河、库鲁阿(Curua)河、库鲁阿乌纳(Curua Una)河、迈库鲁(Maicuru)河、乌鲁阿拉(Uruara)河、帕鲁(Paru)河、雅 里(Jari)河[该河还有以下支流:马帕奥尼(Mapaoni)河、库拉皮(Curapi)河、库拉里(Culari)河、库克(Cuc)河、马帕里(Mapari)河、伊 皮廷加(Ipitinga)河和伊拉塔普鲁(Iratapuru)河等汇入)、阿拉马(Arama)河、马拉卡(Maraca)河、维拉诺瓦(Vila Nova)河、马塔皮(Matapi)河和佩德雷拉(Pedreira)河等。 ==流域== 亚马孙河流域北起巴西布朗库,玻利维亚南部的马代拉(Madeira)河河源(南纬约20°),西起厄瓜多尔昆卡(Cuenca)的保特(Paute)河河源(西经79°31'),东至巴西的马拉若湾(西经约48°),整个流域跨纬度25°、经度31°3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南美洲面积的39%,其中干流穿越的亚马孙平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辽阔的亚马孙河流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低地,几乎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大河流域的两倍。亚马孙河流域,南北最宽处约为2,776公里(1,725 哩)。包括巴西和秘鲁的大部分、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的一部分以及委内瑞拉的一小部分,主流的约2/3和流域的绝大部分在巴西境内。在巴西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亚马孙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地质地貌== 亚马孙河流域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上游源头为安第斯山脉及太平洋沿海冲积系统,海拔在3000米以上;干流两岸多为200米以下的安第 斯山冲积层和内陆冲积层。往北为圭亚那高原(海拔300~400米),往南则为巴西高原(海拔300~1500米)。 亚马孙河流域是一个巨大的洼地,在新生代以前为一下陷的深海槽,后来被大量的沉积物充填。这块在亚马孙河上游作裙形展开的巨大面积的洼地。位于两个古老而不太高的结晶质高原之间∶北面是崎岖的圭亚那高原,南面是较低的巴西高原。在上新世亚马孙河流域为一巨大的[[淡水湖]],在更新世某个时期向大西洋决口,大河及其支流深深揳入上新世的湖底。 亚马孙河及其支流有一大片被淹没的谷地。更新世冰河融化,海平面升高,峻峭的峡谷在海平面较低时已被侵蚀为上新世地表,此时完全被淹没。流域的古代沉积物地面就是永久性陆地的土壤,大部分亚马孙河雨林便在这种土壤上发育起来。在流域的上游(秘鲁的东部和玻利维亚),后来从安地斯山脉冲刷下来的沉积物覆盖了古代的地方。 ==洪水== 季节性的降雨使亚马孙河和其支流经常泛滥,在雨季河道平均深达40米,宽展到平均38公里,从11月份开始涨水,直到第二年6月份,然 后回落到10月份。其支流内格罗河水的涨落和干流还不在同一时间,雨季是从2月或3月开始,涨到6月开始和主干流一起回落。另一个支 流马代腊河的涨落要比主流提前两个月。 在雨季里,亚马孙河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洪水深度在有些地方比旱季水位最低时高出12到15米,在伊基托斯附近高出6米;在泰弗附 近是15米;在奥比多斯附近是11米,在帕腊河是4米。 ==激浪潮== 从河口向北,直到圭亚那边界的160公里,都是沙滩和暗礁,这儿的潮汐叫做激浪潮,水深不足7米,但激浪潮大声咆哮,以每小时15到25公里的速度冲击海岸,浪高达1.5到4米,所以亚马孙河形不成三角洲,大海迅速地将亚马孙河携带的泥沙卷走。 ==详细内容== 在奥比杜斯(Obidos)峡谷,河水受到限制,亚马孙河宽仅1.6公里(1哩)多。在中等水位以下河道的平均深度为61米(200尺)余,在巴西境 内大部分河段深度超过46米(150尺)。从贝伦溯流而上有几处水 深的记录达到91米(300尺)以上。但在秘鲁的边界距大西洋约3,219公里(2,000哩)处的海拔高度不足91米(300尺)。以4个大致等距离的地 点为例,在伊基托斯高6米(20尺),特费(Tefe)高14米(45尺),奥比杜斯高11米(35尺),贝伦高4米(12尺)。 内格罗河水在2或3月雨季开始后上涨,6月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与亚马孙河一同回落。上千年来亚马孙河不受限制地蜿蜒于辽阔的洪泛区 ,出现一系列河曲瘢痕、牛轭湖和废弃的故道。当淤泥和沉积物一旦足以降低河道主流的流速时,在洪峰期河水将溢出的天然河堤,冲刷出一条新河道。同样,新河道在几年或几十年内不断淤积,河流又会再次改道。尽管如此,大部分河段内河水是沿着笔直的河道而流的。但在每一次洪水季节仍不断有沉积物再次充填由河水冲刷出的宽阔河谷,并有大量的淤泥淤积于沉降盆地内。与河水的流量相比,洪泛区的范围不算很大。淤积区一般宽19~48公里(12~30哩),周围为陡峭的悬崖。这些悬崖受到河水猛烈冲刷的地方,产生“陷落的土地”(terra caida)。 亚马孙河的所谓黑水诸支流──包括欣古河、塔帕若斯(Tapajos)河、内格罗河、特费河及特龙贝塔斯(Trombetas)河──很少或者没有淤泥,部分原因是发源地的土质为白沙土。塔帕若斯河及欣古河的河水呈浅碧玉色,因为它们同内格罗河一样不能大量溶解腐殖物。在这些支流注入主流处因河水受到阻塞形成淡水湖,其形状、宽度和深度类似海上溺湾(漏斗形河口湾)。海潮涨落的影响通常抵达距入海口约966公 里(600哩)的奥比杜斯峡谷。一种称为波罗罗卡(pororoca)的激潮有时于春潮出现在河口湾,来势汹涌,水位不断上升,以每小时16~24 公里(10~15哩)的速度向上游涌进,一面1.5~4.5米(5~15尺)高的势不可当的水墙展开在主流及支流的浅水面之上。在这种情况下,亚 马孙河不可能形成三角洲。河流每天注入海洋的沉积物估计有1,500万吨,大部分被沿岸洋流向北冲走,沉淀在圭亚那地区的沿海。一群 时隐时现的岛屿和浅沙滩已在从北角(Cape Norte)稍北处向南并向内陆到沿亚马孙河河口湾的北缘为止的长160公里(100哩)沿海地带出现。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季节分布比较均匀,干流水量在不同时期均得到补偿,终年丰沛,季节变化较小。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达69300亿立方米,为全世界河流注入海洋总水量的1/11。河口平均流量为17.5万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在22万立方米/秒以上,枯水期最小流量也大于2万立方米/秒。 河道最低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幅超过20米。由于亚马孙河的干流和右岸支流均位于赤道以南,所以河水流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右岸支流,赤道以北的左岸支流只对于巍洪水期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对枯水期的水量起补偿作用。因赤道南北雨季不同,所以亚马孙河流域每年有两次大洪水,高洪期发生于3~6月,最高水位发生在6月,其洪峰流量占全年总流量的40%,次洪期出现于10~11月;而6~9月则为枯水期,枯水期流量占全年总流量的14%。 亚马孙河流域地势低平,河流比降较小(约为1厘米/公里),流速较慢,一到洪水季节,洪水宣泄不畅,水位可高出平均水位10~15米,大水淹没中下游洪泛区(面积大约5万平方公里)两岸80~250公里宽的平地,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呈现一片汪洋。平水时,中游马瑙斯附近的河宽也在5公里以上,下游宽20公里,河口段宽80公里。因此,亚马孙河又有“河海”之称。 亚马孙河河口地区,由于下沉作用的影响,河水带入海洋的泥沙被沿岸海浪冲走,所以未出现三角洲,河口呈喇叭型海湾,宽达320公里 ,为海潮上溯提供了有利条件,每当大西洋海潮入侵时,海水逆流而上,堵截了顺流而下的河水,形成1.5~2.44米(有时高达4米)的潮头,潮水之大有时还能深入距河口965.6公里的奥比多斯。大潮时,常形成5米高的水墙逆流而上,其声传至数公里之外,气势磅礴,景色壮观,当地人称之为“亚马奴”。 亚马孙河本身及其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大多数支流,由于河水挟带着大量的泥沙,且泥土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营养物,故河水呈白色略带淡黄。而发源于亚马孙河流域北部地质年代十分古老的内格罗河,其水色呈黑里透红(微红),并显强酸性(pH值为5.1)。当内格罗河在马 瑙斯附近汇人亚马孙河后,一白、一黑的两支水流并排下流约80公里,黑白分明,互不掺混。发源于巴西高原上远古岩层中的支流(如塔 帕若斯河、欣古河),河水则是清澈的。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河流,其悬移质浓度最高(一般大于0.2kg/立方米),说明这些河流容易受冲 刷的影响,被称为白水河。发源于高原地区和大陆冲积层的黑水河和清水河,其悬移质泥沙含量最低(小于0.02kg/立方米,如内格罗河) 。主要发源于安第斯冲积层的河流以及上游海拔较高、坡度较小的河流,其悬移质浓度为中等(0.05-0.1kg/立方米,如普鲁斯河、雅普 那河)。 亚马孙河的悬移质分布季节性特别强,其原因在于亚马孙河各支流中泥沙的沉积与重新移动和周期不同。亚马孙河每年携带人海的泥沙量约3.62亿吨,在远离河口300km的大西洋上,还可以看到黄浊的水流。每年亚马孙河流域降水总量14.9万亿立方米(或降雨深度2150毫米),其中111500亿立方米为来自流域外部(主要来自大西洋一侧)的水汽;来自流域内的水蒸汽(即局部水循环)占23%(3.4万亿立方米)。降水量中大约一半(73300亿立方米,占49.2%)通过蒸发又回到大气之中;约69300亿立方米(占46.5%)的径流流入大西洋,其余的6400亿立方 米(占4.3%)则包括渗漏损失(地下水补给)以及决定水量平衡诸要素的误差。在雨季里,亚马孙河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洪水深度在有些地方比旱季水位最低时高出12-15米。 ==气候== 那里为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温暖、潮湿和多雨,多在2000毫米以上。在赤道(位于亚马孙河的北面不远)附近昼长和夜长相等。夜间常常晴空无云,有利于将昼间12小时内接受太阳的热量较快地辐射出去。昼间与午夜之间的温差比最温暖的月份与最凉爽的月份之间的温差大,因此夜间便是亚马孙河流域的冬天。在马瑙斯日平均高温为32℃(89℉),平均低温为24℃(75℉)。偶尔也出现较冷的时期,特别是在南半球的冬季,当特别强大的气团从极地向北横扫亚马孙河流域,使温度急剧下降时。在每年的任何时候,几天大雨之后接着是晴朗的天气,夜间凉爽,湿度较低。在下游地区,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有凉爽的信风吹来。 对该地区气候来说,降水量比温度更为重要。从大西洋吹来的充满水气的风横越南美洲,当到达安地斯山脉的东坡时被迫上升;这样,空气被冷却,并通过冷凝作用失去水分,其结果是大雨滂沱,汇集成大江大河从安地斯山脉向东流去,并形成如此广大的亚马孙河河水系。在低地的上空,大面积的对流暴风雨产生很大降水量。 根据降雨情况不同,亚马孙河地区可分为3种气候类型∶第一种发生在亚马孙河河口区和流域的西部,年平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80寸),全年雨量分布很均匀;有些年份降水量可超过正常降水量一倍,在另一些年份可久旱不雨。第二种类型包括亚马孙河大部分地区,有一个季度降水量特别少,但还没有严重到影响植物生长的程度。第三种类型包括沿亚马孙河流域南缘的地区,气候渐次变化为巴西中西部的气候,在南半球的冬季有一个更为明显的旱季。 旱季盛行风向为东北偏东到东南偏东之间的风,7、8月为和风,但在旱季的其馀时间内当阵风有时达到十分强劲时为疾风。这个季节是游人溯流而上或泛舟顺流而下的最佳时间。 ==航运== 亚马孙河河源至河口间的高差不大,加之又处于赤道多雨地区,河床深、宽且平坦,流速很缓,适宜航运事业,马瑙斯港是亚马孙河的重要港口。 亚马孙河具有非常优越的航运条件。它不仅水量丰沛,河宽水深,而且比降较缓,主要河段上没有任何险滩瀑布,终年不结冰,干流和各大支流之间可以直接通航,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庞大而便利的水上航运网。载重3000吨的海轮沿干流可上溯至3680公里远的伊基托斯,万吨巨轮可达中游的马瑙斯。各支流的通航条件也相当优越,一些大支流的通航里程超过了1000公里(如普鲁斯河通航里程达2853公里,马代 拉河通航里程为1090公里)。整个水系可供通航的河道总长在2.5万公里以上。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沿岸人口不多,所以航运便利,但价值不高。 ==考察与勘探== (1)早期欧洲人的探险。在早年,河流是进入森林深处的唯一通道。奥雷利亚纳是远涉亚马孙河的第一个欧洲人,1541~1542年他从秘鲁 安地斯山的主河道顺流而下,直达大西洋。据说他在报告与部落女勇士激战时把她们比作希腊神话中的亚马孙河,于是给这条河取名亚马孙河。近一个世纪后泰谢拉(Pedro Teixeira)从贝伦到厄瓜多尔的基多,于是葡萄牙人的探险活动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个地区。1743年法国博物学家拉孔达明在亚马孙河乘筏顺流而下,沿途进行地理学和人类学的调查,并将印第安人致命的箭毒带回欧洲。 (2)19世纪的考察。19世纪初德国探险家洪堡偕同法国植物学家邦普朗(Aime Bonpland)绘制了当时还鲜为人知的亚马孙河和奥利诺科水系之间的卡西基亚雷河地区的地图。英国博物学家贝特斯(H.W. Bates)于1848~1859年沿亚马孙河进行考察,收集了数千种动物,并客观生动地记述了当地的居民、动物和自然现象。他的著作《亚马孙河上的博物学家》(1863),是一个直接成就,迄今仍被认为是一本有关亚马孙河的伟大经典著作。19世纪中叶,美国派遣一个官方探险队到亚马孙河流域,1854年赫恩登(William Lewis Herndon)在华盛顿将 他与吉朋(Lardner Gibbon)(两人都是美国海军中尉)向国会所作的题为《亚马孙河流域考察记》的报告,作为官方文件发表;他们非常详尽地报导了在亚马孙河水系的各河段进行汽轮航行的可能性、可开发的资源、保健问题、社会环境以及进一步移民和开发的可能性。 (3)20世纪。自1900年后是一个进行大规模勘探和科学考察的时期。1913~1914年,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与 巴西上校龙东(Candido Rondon)领导探险队到马德拉河的支流罗斯福河,进行博物史学的收集和调查。由哈佛大学地理勘测所发起的探险队在1910~1924年开展了重要的科学工作。美国的许多研究机构,包括美国地理学会和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多年来在亚马孙河流域从事地理勘测和资料搜集。美国地理学会接着编制了这一广大地区的资料集并绘制了详细地图,予以发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派遣数十名美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到亚马孙河进行地区调查,研究可实际利用的自然和人力资源,并制订未来的开发计划。战后,美国地理学会和联合国各机构组织考察队前往勘测。巴西的科学家也越来越关心亚马孙河地区,位于贝伦的农学院与帕拉州博物馆,以及马瑙斯的全国地理学委员会与全国亚马孙河流域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尤其如此。自60年代后对于亚马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给予了更多的注意,特别是对不断扩大的经济开发所造成的影响。 ==治理开发== 亚马孙河就其水量与流域面积而言,虽是世界最大河流,但沿河两岸平坦,河道宽阔,水面平缓,沿河宽数十公里的冲积平原,洪水期泛滥面积很广。该地区大部分为森林覆盖,尚未开发,被称为神秘地带。其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支流上,至今尚无开发干流的计划。由于这些支流从山地或高原进入平原,形成一系列急流或瀑布,水能资源丰富,总蕴藏量约为2.79亿千瓦。仅次于刚果河,居世界第二位。 全流域按支流情况可划分为13个小流域,其中水能资源超过1000万千瓦的流域有3个。据巴西北方电力公司调查统计,欣古河、塔帕若斯 河及马代拉河的水能资源分别为2100万千瓦、1920万千瓦和1635万千瓦。见亚马孙河流域水能资源分布图。至目前为止,亚马孙流域的水力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埃内河、瓦亚加河、欣古河和科廷果河。 ==埃内河== 埃内河为乌卡亚利河的上源阿普里马克河的一段,水力资源蕴藏丰富。经过勘查与研究,至90年代,在该河上已兴建3座梯级电站:耶涅 斯马别里坝、耶涅帕甚萨潘果坝、坦薄蒲耶尔特蒲拉多坝,见埃内河各水利枢纽技经指标表。 另外,埃内河支流曼塔罗河上除已建乌帕马约水电站(Upamayo,大坝为混凝土坝,最大坝高13.7米,水库总库容4.91亿立方米,工程于1931年建成)和马尔帕索坝(Mal Paso,大坝为堆石坝,最大坝高70米,水库总库容0.29亿立方米,工程于1936年建成)外,拟对塞罗德帕斯 科以下河段分三级开发,第一级装机101.5万千瓦,第二级计划装机45.6万千瓦,第三级计划装机25.2万千瓦,三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72.3万千瓦,其中第一级塔布拉查卡水电站(Tablachaca)亦称曼塔罗水电站,其大坝为重力拱坝,最大坝高82米,坝顶长度180米,坝体 积15.7万立方米,水库库容0.16亿立方米,最初额定装机容量60万千瓦,经过扩建,装机容量达到了101.5万千瓦。该工程于1973年建 成,1975年正式投入使用。 在乌鲁班巴河还兴建了马丘比丘(Machupichu)水电站,该电站原装机4万千瓦,计划增容至11万千瓦,由于各种原因,电站最后装机只有9万千瓦。 ==瓦亚加河== 瓦亚加河是马拉尼翁河最重要的支流,河流从海拔5700米的源头降至瓦鲁科的1600米,落差巨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自70年代以来,对瓦鲁科至廷戈玛丽亚这一段河流的水电资源进行了查勘与研究,1986年完成了在瓦鲁科下游30公里处兴建查格亚(Chaglla)水电站的可行 性研究。该电站将建一座高145米,坝顶长240米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一条长21公里、直径为14米的引水隧洞引水发电,发电总水头835米,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10.5万千瓦的斗叶式水轮机,总装机容量为42万千瓦,年发电量29.85亿千瓦·时。大坝所形成的水库正常蓄水 位1746米,总库容0.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0.45亿立方米。该工程预计于2000年并网发电。 在初设过程中,曾研究-厂将马拉尼翁河部分径流引入瓦亚加河上游的方案,即考虑兴建依格拉斯(Higueras)水电站,可使查格亚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从42万千瓦增加到135.5万千瓦,年发电量从29.85亿千瓦·时增力口到87.6{乙千瓦·h时。 除查格亚水电站外,在瓦亚加河上还兴建了装机容量为1.8万千瓦的马春戈斯(Machungos)水电站。 ==欣古河== 欣古河是亚马孙河右岸的一条较大支流,流经巴西巴拉州和马托格罗索州。从圣费利斯(Sao Felix)至阿尔塔米拉(Altamira)河长500公里,总落差95米;从阿尔塔米拉以下160公里长的河段,是一个非常湍急的大弯道,称为沃尔塔格兰德(Volta Grande)弯道,总落差达85米 ,平均达0.53米/公里。欣古河的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了2个方案,即A、B两方案。 ==方案1== 在巴巴夸拉工程上游干流兴建3个枢纽工程:雅里纳(Jarina)、科克莱莫罗(Kokraimoro,188.9万千瓦)和伊皮舒纳(Ipixuna,227.2万千 瓦),支流伊里里河上兴建1个枢纽工程:伊里里(Iriri)。总装机容量2040万千瓦(利用系数0.5),保证出力950万千瓦,估计总投资163亿美元,平均每千瓦装机约800美元。 ==方案2== 在巴巴夸拉工程上游干流兴建戈罗蒂雷(Gorotire)、卡亚波(Kaiapo)和卡拉亚斯(Karajas)3个枢纽,支流有伊里里和卡拉亚里(Karajari)2个枢纽。总装机容量2060万千瓦,保证出力980万千瓦,估计总造价183亿美元.平均每千瓦装机约888美元。 两种方案下游均安排茹鲁阿(Jurua)和卡拉劳(kararao)2个枢纽,后者现已改名为贝卢蒙蒂(Belo Monte)工程。 梯级水库总淹没面积估计约为18300Km,其中3200Km?属于欣古河和伊里里河河道,其余为淹没耕地面积(15100Km?)。 计划兴建的巴巴夸拉电站大坝位于阿尔塔米拉上游10公里的欣古河干流上,而茹鲁阿坝则位于阿尔塔米拉市下游121公里的欣古河干流上 ,再下游为卡拉劳电站。3项工程构成阿尔塔米拉水力发电系统。有2种开发方案,即巴巴夸拉水库高、低坝两种方案。高坝方案需兴建总长达50公里的副坝(土坝),坝体方量共计达9600万立方米;而低坝方案,则只需兴建33公里长的副坝,土坝方量只有3500万立方米。 按巴巴夸拉高坝方案,巴巴夸拉工程可装机719万千瓦,卡拉劳工程装机874万千瓦,总装机1593万千瓦(按独立运行),保证出力727万千 瓦,总投资估计约为103亿美元,平均每千瓦装机花费649美元左右。按低坝方案,巴巴夸拉工程可装机450万千瓦,卡拉劳工程装机66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可达1110万千瓦,保证出力510万千瓦,总造价估计约为83.9亿美元,平均每千瓦装机成本约为757美元。 ==科廷果河== 科廷果河流域位于巴西最北端罗赖马州(Roraima)境内靠近委内瑞拉与圭亚那交界处,是亚马孙河左岸支流内格罗河支流布朗库河的一条 源河,全长185公里,流域面积582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30.7立方米;/秒,总落差达630米。 经过多年的优选比较,拟兴建4个梯级水电站,见科廷果河梯级水电站地理位置图和纵剖面图以及电站技术指标表。 ==河流开发== 为解决马瑙斯、博阿维斯塔以及铝矿区等负荷中心对电力的不断需要,巴西电力中心在70年代对亚马孙河左岸的雅塔普河、瓦图芒河、特龙贝塔斯河及埃累佩库鲁河等水电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弄清了亚马孙河左岸这几条支流的水电资源蕴藏量,按利用率50%计算,总装机可超过600万千瓦。从最有利条件考虑,第一期开发工程可在瓦图芒河和雅塔普河上各建1座装机分别为25万千瓦和50万千 瓦的水电站;在埃累佩库鲁河建电站1座,装机50万千瓦;在特龙贝塔斯河上兴建卡舒埃拉一波特埃拉水电站,装机140万千瓦。见亚马孙河其他支流水电资源开发情况表。 ==生命王国== 亚马孙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骄傲。它浩浩荡荡,千回百转,蜿蜒流经秘鲁、巴西、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国,滋润着8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使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国”其间栖息着猴子、 [[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 亚马孙河水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多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 就像亚马孙河雨林一样,亚马孙河蕴育了各种生命,这使得南美洲比世界上任何一块大陆上的鱼类物种都要多,据估计,迄今为止亚马孙河与其支流至少拥有2000个淡水鱼类物种,这个数字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鱼类物种总和的两倍。 一些科学家开始探测亚马孙河的深度,他们在河上撒网希望了解水中的情况。随着一网网的收获,地球上最长的热带河流亚马孙河渐渐地掀起了它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看到了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生物,包括通体透明的鲇鱼和专吃同类尾巴的电鱼。 到目前为止,美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共捕获了125000条鱼,分属于240个种类,而且鱼种的数字还在不断上升。科学家们发现亚马孙河深处是一个漆黑的世界,在 那里生活着两种鱼:电鱼和鲇鱼。 亚马孙河含泥量很高,人的视线只能达到水下几十厘米的地方,6米以下是漆黑一团。研究人员说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两种鱼能够不靠光线 生活在黑暗的河底。电鱼不用视觉可以到处游动捕捉食物,它依靠电的器官在身体周围产生电场,以此来判断方位,寻找猎物。鲇鱼同样也能感受到电,此外,它们的身上布满了味蕾,用其他感觉代替视觉。伦德伯格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的有关电鱼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亚马孙河里有两种电鱼专吃其他电鱼的尾巴。当研究人员对这些鱼进行检查时,看到这些鱼的腹中塞满了电鱼尾巴。伦德伯格博士说,这种电鱼既吃其他种类电鱼的尾巴,同时也不放过自己同类的尾巴。电鱼具有使自己身体各部位迅速再生的能力,这样,它们的食物来源有了充足的保证。 科学家还在亚马孙河里发现了两种外表非常相像的电鱼。这两种鱼看上去像是-个物种的变异,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种类。研究人员是在看到它们放电后才弄清这点的,这两种鱼各有各的独特放电方式。在河里发现了许多没有眼睛,或者接近全盲的鲇鱼和电鱼。研究人员曾经捕捉到一条体型极小而且通体透明的鲇鱼。这条即将产卵的鲇鱼体长只有0.84厘米---成年鱼中身体最小的一项世界纪录。它虽然身体极小,眼睛看不见,且全身透明,但是这条小鲇鱼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它的骨骼非常结实,而且身体两侧部位也很坚硬。面对这些奇怪的鱼,研究人员总有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他们在亚马孙河的一个支流里找到一条奇特的电鱼,鱼的下颚上方长着一个像舌头-样的突出物。伦德伯格博士说迄今为止他们从来没有在其他电鱼身上发现这种结构。 正如人们预见的那样,考察队损失了许多设备。船在亚马孙河上航行时,研究人员主要使用两种网具,一种是比较笨重的拖网,另一种网的网眼则比较密,专门用来捕捞小鱼。当这网被撒到河里,河水的流速超过每秒1.8米,科学家们必须在这样的条件下把网从9.1米到45.7米深的水里收回来。亚马孙河底崎岖不平,布满了砾石和枯树,湍急的河里还时常漂着让水浸透了的树干。为了保护好网具,科研人 员必须小心地避开这些障碍,只要稍一疏忽渔网就没了,因为水流太急,跳入水中作业是不可能的,湍急的河水会立即把人冲往下游,没有人能将抵御亚马孙河的冲击。 不过妨碍科学研究进展的远不止亚马孙河以及它众多的神秘的支流。问题之一是亚马逊平原幅员辽阔,它包括南美洲赤道附近大约648万 平方公里,科学家在当地并不受欢迎;在秘鲁、厄瓜多尔,尤其是哥伦比亚,人们认为这些人打着科学的幌子,实际上是为了打击毒品走私而来,他们很难相信这些人兴师动众千里迢迢而来就为了抓几条小鱼。因此,许多有趣的而且容易捕捉的鱼种至今仍不为人类所了解,例如,亚马孙河河里生活着一种靠吃河里漂浮的木头为生的鱼,专家说这是人类所知道的惟一的吃漂浮木头的脊椎动物,但是我们对这种鱼的其他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人类最熟悉的莫过于那些有商业价值的鱼类,大鱼被送往市场,色彩斑斓的小鱼在观赏鱼的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即使是具有商业价值的鱼类,我们对它们的真实情况了解得还是很少。 伦德伯格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商业价值颇高的鲇鱼幼年时不像我们曾经 想象的那样在较浅水域里,而是生活在大河里,这-信息对于保护受到过度捕捞威胁的鱼类意义重大。亚马孙河上有一个地方--一个巨大的深潭,在那里河床突然下降90多米,有人建议说那个水潭里可能生活着最有趣的鱼类。 亚马孙河河水中生活着多种水生生物,亚马孙河海豚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淡水海豚,成体可达2.6米,还有食人鱼,它们成群生活,可能 攻击人畜,虽然有许多专家不认为它们这么可怕,但在1981年在奥比多斯的翻船事故中有300人丧生在它们口中。 在亚马孙河流域的浅水中还有水蟒,是世界上最大的蛇,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水中,只把鼻孔露出水面,但水蟒一般不攻击渔民。河中还有几千种鱼类、蟹和龟鳖类生活。 ==亚马逊雨林== 二氧化碳,保护亚马孙河热带雨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了,亚马孙河热带雨林依靠亚马孙河流域非常湿润的气候。 这个雨林的生物多样化相当出色,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000多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1\5。有的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内大约有超过75000种的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包括有9万吨的植物生物量。 ==其他== 亚马孙河生物亚马孙河流域适合植物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盛产优质木材,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孙河流域植物种类之多居全球之冠。许多大树高六十多米,遮天蔽日,故旱地森林的地面光秃秃,只有一层腐烂的枝叶。涝地森林则情况迥异,灌木和乔木有板状基根,帮助维生。树冠由高至低分层,各层充满生机。葛藤、兰花、凤梨科植物争相攀附高枝生长,其间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水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 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多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亚马孙河热带雨林植被丰富,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多达1200种,然而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数年后,至少50万-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雨林基因库的丧失将成为人类最大 的损失之一。此外,全球有1\4药品原料,是来自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而被医学界认定为对治疗癌症有效的一些植物,有70%是生长在雨林中。在雨林砍伐变成畜牧地后,不仅这些珍贵的植物消失了,二、三年后当雨林表面的植被又被放牧牛羊吃光,雨林将会变成一片沙漠,衰退殆尽。 亚马孙河水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 亚马孙河原产的物种:食人鲳、福寿螺、海伦娜闪蝶、勐仑王莲。 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的东坡,有两支河源:一支为马拉尼翁河(Maranon,通常以该河作为亚马孙河的正源),发源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高山区;另一支为乌卡亚利(Ucay-ali)河,该河 源头名叫阿普里马克(Apunmac)河。马拉尼翁河及乌卡亚利河穿过崇山峻岭后在秘鲁的瑙塔(Nauta)附近汇合。亚马孙河干支流蜿蜒流经南美洲7个国家。亚马孙河从秘鲁的伊基托斯(Iquitos)至巴西的马瑙斯(Manaus)叫索利默伊斯(Solimoes)河,内格罗河河口至大西洋段才称亚马孙河。亚马孙河向东奔流横穿巴西的北部,于马拉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 新华网巴西利亚7月3日电 巴西一家研究机构2日称,对卫星图像的分析结果显示,南美亚马孙河的长度超过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最长河流。 巴西国家太空研究院(INPE)的声明说,INPE分析卫星图像后测得的亚马孙河全长约6992公里,尼罗河全长约6852公里。而此前公布的亚马孙河全长为6516公里。 巴西地理统计局研究人员2007年在秘鲁境内的山区发现了亚马孙河的新源头,促使国家太空研究院重新测量亚 马孙河长度。 一研究结果定于2013年9月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的研讨会上正式发布。不过这,鉴于世界第一长河的认定一直富有争议,巴西单方面认 定的结果尚需得到广泛支持。 ==长度的争议== 尽管“尼罗河还是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已经被争论了许多年,但地理学权威们在历史上的共识是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二长河流,尼罗河最长。不过,至今由不同地理学家测量所得的亚马孙河长度在6,259和6,800千米(3,889和4,225英里)之间。通常说,亚马孙河“至少”有6,400千米(4,000英里)长。尼罗河被报告过的长度在5,499至6,690千米(3,417至4,157英里)之间。通常说,它长“约”6,650千米(4,130英里)。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测量的结果。 2007年,一项由巴西科学家进行的实地探险得出结论,亚马孙河实际上比尼罗河长65公里。巴西国家地理与统计局(IBGE)在2008年通过卫星图像再次计算了亚马孙河的长度。他们使用2007年被巴西科学家标定的源头来计算亚马孙河的长度,计算出的长度为6,992千米(4,345英里)。使用同样的技术计算出的尼罗河长度是6,853千米(4,258英里),尽管比以前的估计长些,但还是要比亚马孙河短。 但是,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测量的结果,比如河流起点和终点的确定,亚马孙河深受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影响的复杂多变的河床等。因此,亚马孙河的长度仍然有待确定和争论。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750 美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亚马孙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