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伽玛射线暴 的原始碼
←
伽玛射线暴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伽玛射线暴.jpg|350px|缩略图|右|<big>伽玛射线暴</big>[https://2f.zol-img.com.cn/product/128/457/ceQ3VpXpp2dLk.jpg 原图链接][http://detail.zol.com.cn/picture_detail_12827/index12826457.shtml来自 中关村在线 的图片]]] '''伽玛射线暴'''(Gamma Ray Burst,缩写GRB),又称伽玛暴,是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玛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持续时间在0.01-1000秒,[[辐射]]主要集中在0.1-100 MeV的能段。伽玛暴发现于1967年,数十年来,人们对其本质了解得还不很清楚,但基本可以确定是发生在[[宇宙学]]尺度上的[[恒星]]级天体中的爆发过程。伽玛暴是目前[[天文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曾在1997年和1999年两度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列。 ==发现及早期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船帆座卫星,上面安装有监测伽玛射线的仪器,用于在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之后,监视[[苏联]]进行核试验时产生的大量伽玛射线。1967年,这颗卫星发现来自[[宇宙]]的伽玛射线突然增强,随即又快速减弱,这种现象是随机发生的,大约每天发生一到两次,强度可以超过全天伽玛射线的总和,并且来源不在[[地球]],而是宇宙[[空间]]。由于保密原因,关于伽玛射线暴的首批观测资料直到1973年才发表,并很快得到苏联Konus[[卫星]]的证实。 ==观测特征== ===时标和能谱=== 伽玛射线的持续[[时间]]一般在0.01秒到1000秒左右,以2秒为界,大致可以分为长暴(long burst)和短暴(short burst)两类,典型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0.0秒和0.3秒。时变的轮廓比较复杂,往往具有多峰的结构。长暴的[[能谱]]较硬,短暴的能谱较软。 ===余辉=== 伽玛射线暴爆发过后会在其它波段观测到辐射,称为伽玛射线暴的余辉<ref>[http://www.docin.com/p-380797582.html 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研究进展],豆丁网,2012-04-12</ref>。根据波段不同可分为[[X射线]]余辉、[[光学]]余辉、射电余辉等。余辉通常是随时间而指数式衰减的,X射线余辉能够持续几个星期,光学余辉和射电余辉能够持续几个月到一年。 ===在天球上的分布=== 伽玛射线暴在天空中的分布是各向同性的,但远[[距离]]的伽玛射线暴明显少于近距离的,显示出非均匀各向同性,可以被膨胀宇宙学模型所支持,表明伽玛射线暴是发生在宇宙学距离上的。 ==伽玛暴的成因== ===长暴=== 一般认为长暴产生于大质量恒星塌缩为[[黑洞]]<ref>[https://www.sohu.com/a/324036417_100189359 黑洞并非都是由恒星坍缩产生的,直接坍缩形成黑洞的证据已被发现] ,搜狐,2019-07-01</ref>的过程。 1998年发现伽玛暴GRB 980425与一个[[超新星]]SN Ib/Ic 1998bw 相关联。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暗示伽玛暴的成因可能是大质量恒星的死亡。2002年,一个[[英国]]的研究小组研究了由XMM-牛顿卫星对2001年12月的一次伽玛暴的长达270秒的X射线余辉的观测资料,发现了伽玛暴与超新星有关的证据,发表在2002年的《自然》杂志上。进一步的研究揭示,普通的超新星爆发有可能在几周到几个月之内导致伽玛射线暴。目前大质量[[恒星]]的死亡会产生伽玛暴这一观点已经得到普遍认同。 ===短暴=== 短暴产生于两个致密[[天体]]如[[中子星]]或黑洞的并合。GW170817/GRB 170817A的发现证实了这一模型。 ==视频== ===<center> 伽玛射线爆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神奇的伽玛射线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center> <center>{{#iDisplay:q08331zwen9|560|390|qq}}</center> <center> 黑洞是如何诞生的,伽马射线暴是怎么回事 </center> <center>{{#iDisplay:u08297kmta1|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
返回「
伽玛射线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