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何丙郁 的原始碼
←
何丙郁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何丙郁.jpg|200px|thumb|左|何丙郁[https://read01.com/LdMzyz4.html#.XJYlWFUzYdU 照片網址]]] '''何丙郁'''(英语:Ho Peng-Yoke,1926年4月4日-2014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剑桥有个主要从事中国与东方科学技术文明研究的[[李约瑟]]研究所,创建者是中国人熟悉的李约瑟博士。 1987年9月,研究所的法人机构(当时叫东亚科学史信托会)作出决定,委任时任[[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讲座教授的何丙郁为候补所长。考虑到李约瑟本人和各方面人士的信任,更为了使老博士在西方开创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薪火相传,何丙郁先生毅然接受了这一职位。 1990年4月,何先生抵达剑桥正式接任已经90岁高龄的李约瑟,不拿分文地在剑桥当了12年的无薪所长。 此时何先生已是世界知名的学者,早年即加入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写作计划,曾在多家大学担任学术主管和讲座教授,研究领域广及中国天文学史、数学史、化学史、物理学史,以及医药、数术、炼丹等,在海峡两岸、东南亚和日、韩等国都有很高的人望,跑到剑桥当一名无薪所长,除了筹钱维系研究所的生存外,还要应付各种复杂的人事关系,应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而于个人得不偿失的事。 多年后何先生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放弃澳大利亚讲座教授月薪的收入,而跑到剑桥当义工,从经济上看是一件极不上算的作为,我也很难向关心我的局外亲友解释自己的行动。可是在李约瑟研究所当时的场合,不领薪有不领薪的好处。一个拿钱的所长在当时不仅会树大招风,而且要讨好几个意见不同的东家,这样的所长我恐怕是做不下去的。” 当时支持李约瑟研究所的机构有三家,即剑桥的东亚科学史信托会,以及分别设在香港和纽约的东亚科学史基金会。 围绕着研究所的运作出现分歧是难免的:剑桥信托会认为拥有管理研究所的全权,香港和纽约方面则认为作为股东有权干预研究所的事务,再加上李约瑟本人和他身边的一些老朋友,何先生发现自己有四个“雇主”,但为人处事的洒脱与宽厚无私使他在困难环境中游刃自如,正如他在回忆录中写的那样:“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免得顾虑四个不同意见的雇主之间的分歧,这是唯有当一个义务所长的人才能享受的权利。” 何丙郁先生1926年生于马来亚一个叫甲板的小镇的华裔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 他大学主攻数学和物理,毕业后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当物理教师,上世纪60年代成为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70年代出任澳大利亚格里斐斯大学当代亚洲研究院首任讲座教授兼院长,80年代主持香港大学中文系并任讲座教授,又兼任柏立基学院院长。 他精通世界多种语言,甚至包括一些方言。“一身兼任了科学史工作的筹资者、组织者、宣传者和研究者,以他特有的才能,穿梭于欧亚澳美四洲”(席泽宗院士语),当之无愧地入选澳大利亚人文学院、台湾“中研院”,以及总部设在莫斯科的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5年李约瑟博士溘然长逝。何丙郁先生殚精竭思、辛劳奔走,把研究所的学术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在他和同事以及继任者们的努力下,李约瑟研究所修复和发展了同剑桥大学的良好关系,不但成功地继承了李约瑟博士撰写《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宏伟计划,而且将研究所发展成西方世界一个名副其实的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研究中心。 曾经有人当面赞扬李约瑟博士,说全人类都欠你一大笔账,因为你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但是何先生也指出:“既然李约瑟研究所全靠国际上的资助,它就应该对国际上有关地区的科技史研究者作些贡献,让人们有机会利用这个研究所,尤其是年轻一辈的学者。”“中国大陆从事科技史研究的人员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而出国作研究的机会则相反比较少。协助李约瑟出钱出力最多的是华人,我就应该从华人方面先着想。”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认识和情怀,何先生对来自华人世界的访问者特别是中国大陆的青年人就格外热情,都给予了热情接待和指导,从剑桥的学术传统到英国的社会习俗,乃至围绕着李约瑟研究所和《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写作计划的种种趣闻轶事,不厌其烦地介绍,以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这里的环境。 何先生对推动中国大陆科学史家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那是“文革”结束不久的1978年,在北京饭店的一次聚会中,何先生向在场的夏鼐、席泽宗、杜石然等学者提出:自1956年竺可桢、李俨等参加第八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之后,中国大陆学者在国际科学史舞台几乎失去踪迹;又言及多次听到李约瑟为此表示遗憾,因此提议组织一个国际性的中国科学史系列会议。 在场的学者立即拍手赞成并一致推举何先生在海外操办。后来这一系列会议发展成两支:其一仍沿袭旧名,其二扩充为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两个系列会议都吸引了包括许多中国年轻人在内的世界各地学者参加,现已成为国际东亚和中国科学史领域的两桩盛举。 从发起开始,何先生不但每次都躬身亲莅,而且热心地帮助组织者解决各种困难。 2002年何先生功成身退。忆及往事,他以诗意般的文字描述当时的心境:“我以轻松的心情离开剑桥,想起伍连德博士当年教导子女的一句话:‘做事情要担得起放得下。’也许一个做义工的人很容易做到这点,但是没有金钱上的报酬不等于没有其他方面的报酬。我在李约瑟研究所任职期间,很欣慰地看到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海峡两岸的大学,以及日本和韩国大学的年轻研究者能够共聚一堂,不分国家、地域、门派地友好相处,切磋讨论学术问题。” 他又说,“几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年轻学者,经历过在李约瑟研究所逗留的一段时期,得以和国际上的同辈齐名。他们的学业和事业成就也令我感到快慰。我认为这是金钱所不能替代的最好报酬。” 2014年10月18日,何丙郁先生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家中辞世,享年88岁。 <ref> [https://new.qq.com/omn/20190106/20190106B06EN4.html 腾讯网_何丙郁]</ref> ==引用文献==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何丙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