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余协中 的原始碼
←
余协中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余协中</big> ''' |- | [[File:余协中.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余协中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省潜山县官庄乡 出生日期;1898年 逝世日期;1983年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 |} '''余协中'''(1898-1983),名谊爽,更名谊达,安徽省潜山县官庄乡人。著名的历史学家,曾执教于南开大学和河南大学,同时还是一位抗战名将。 ==生平== 191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赴美入[[卡拉格大学]],一年得硕士。继入[[哈佛大学]],读博士课程未毕,返北平,任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29年起,先后任[[天津]][[南开大学]]、[[安徽大学]]教授。此后,历任[[北平]]市东北外交委员会常委(张学良任委员长),兼研究部主任,中国国防设计委员会(蒋介石任委员长)外交组委员。1936年,赴[[开封]]任[[河南大学]]文史系主任。1939年,赴重庆任国立编译馆编辑。未几,往[[昆明]]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后随远征军赴缅甸,任远征军外交联络员,驻眉苗与英驻缅总督保持联系。 1941年,为增进中印两国之谅解,余协中应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之约,以休假教授名义赴印讲学。旅印8个月,足迹遍及[[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拉合尔]]、[[加什米尔]]、饶并狄。除在各大学讲演外,并对当时[[印度]]各党派及人物之政策与思想加以研究。时甘地与尼赫鲁均在狱中。尼赫鲁致函请其季妹哈青逊夫人与余协中接洽。在[[孟卖]]两人多次会谈。在[[新德里]],余协中又同甘地长、次二子会见。由印返国后,根据调查所得,写成报告呈军委会,就印度国内形势和中印邦交之发展趋向,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此后,余协中曾为战后和平问题在大公报发表一篇社论,获考试院院长戴传贤的赞赏,被邀任中央考试院参事,并兼任中央政治学校特别讲演。1944年,被调任两广、湘、赣、闽五省讲演。 抗战胜利后,余协中应[[杜聿明]]之邀,往[[沈阳]]任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部秘书长。其时,杜聿明与东北九省主席会商,开办东北中正大学。余协中初任该校文学院长,继任该校校长。辽沈战役前夕,该校学生多奔赴[[石家庄]],投身革命,学校无法开办。余协中将学校移交教育部后,携眷赴沪,旋又由沪赴港。1957年,携眷赴美定居。<ref>[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814a23b6b51168d4a6fd88cca18cef38318947a18e7f9386.html 论余协中对余英时史学研究的影响与启发] , 爱学术 </ref> ==后人== 余协中好学多才,知识渊博,写有史学方面的著述。二子均受优良教育而各有所成。 长子[[余英时]],1961年得[[哈佛大学]]博士后,先后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教授。1973年应[[香港]]中文大学之聘,返港任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1974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近年致力于中国思想史之研究,为国际知名之史学家、哲学家。海峡两岸留美学者,很多出自其门下。中西文专著百数十种,如[[《汉代中外经济交通》]]、《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历史与思想》]]、《近代史学与传统》、《中国知识阶层史论》、[[《文化评论与中国》]]等,不少著作已再版多次。 次子[[余英华]],[[美国]][[密西根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即执教于[[密西根大学]]。擅长逻辑学、知识论。因教学成绩优异,密西根大学破例提前给予终身职位。亦有著作出版问世。 == 参考资料 == [[Category:教育家]]
返回「
余协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