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佛教的孝道故事 的原始碼
←
佛教的孝道故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佛教的孝道故事(五则).jpg|thumb|350px|right|[http://xf.jzfjw.cn/upFiles/infoImg/coll/20150104/OT20150104080328033.jpg 原图链接][http://xf.jzfjw.cn/news/16849.html 图片来自学佛社区网]]] '''佛教的孝道故事(五则)''',孝道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 == 原文 == 在诸多佛教经典中,佛陀都论述了佛子尽孝道的重要意义。翻开诸佛菩萨的传记,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诸佛菩萨是实践孝道的典范。受佛教孝道思想的影响,历代高僧大德对孝道有很多经典理论。从佛经上对孝道的赞叹、强调,可以确定佛教对孝道思想的重视,只是佛教的孝顺观有别于儒家的注重在家的、世间的孝行完成,佛教主张孝道更应该是出家的、出世的孝心普遍。 === 光目:救母脱离恶道 === 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衹劫以前,清净莲花目如来于世间弘法度众时,有一罗汉走在路上,遇到一位面容忧戚、名叫光目的女人,她虔诚地供养罗汉饮食,罗汉问她:“你有什么心事吗?说出来或许我可以帮助你。” 光目说:“亡母因生前不信因果又造恶业,我担心她会堕入恶道之中,所以在其忌日为她行善修福。但我心中仍十分惦记着母亲,不知道她现在投生何处?” 罗汉知道光目的孝心,于是入定观察,发现光目的母亲在地狱道当中受极大的痛苦,罗汉问光目:“你母亲在世时,有做些什么事?她现在在地狱道中过着痛苦的日子。” 光目回答:“母亲生前喜欢吃鱼鳖这些海产,尤其是鱼鳖的卵,经常或炒或煮,大快朵颐,她一口就可以吃下为数上百的鱼卵,因此终其一生,在她口中丧命的鱼鳖恐怕有千万之多吧!请问尊者,我该如何救我的母亲呢?” 罗汉听了叹了一口气:“世间的人,为了短短的三寸舌根而造下的恶业实在太多了。你可以至诚恭诵清净莲花目如来圣号并礼拜圣号,你及你母亲都可因此获福无量。” 光目听了立刻变卖家产,寻找清净莲花目如来的圣像,一心虔诚恭敬礼拜。 一天夜里,光目梦见清净莲花目如来,全身金色晃耀,高大如山,如来告诉光目:“你的母亲不久将投生到你家,出生后即会说话,她会告诉你这一切的因果。” 隔了一段时日,光目家中奴婢生下一子,小孩出生后第三天即含泪告诉光目:“我是你的母亲,自从和你阴阳两隔后,就堕入大地狱中受苦无量,仰赖你行善积福、礼佛回向,才得以脱离恶道。只是我罪业深重,今世虽然投生为人,但是贫穷下贱又短命,十三岁就会死了,命终后又再堕入地狱道中继续受苦。” 光目听了,知道此人是母亲来投胎转世,心中悲喜交加,问道:“母亲您知道自己当初为何会堕入大地狱中受苦吗?” 奴婢之子回答:“我因为杀害众生及毁谤三宝而堕入恶道,如果不是因为你的回向,现在仍在地狱中受苦。” 光目问:“地狱当中是怎样的情况呢?” 奴婢之子痛心地回答:“唉!太苦了,我实在不忍再提了,那种水火交煎、千刀万剐的痛苦,是说也说不尽的!” 光目听了,为母亲及在地狱中受苦的众生而流下眼泪,光目对空发下广大的誓愿:“愿我的母亲永离地狱的苦报!十三岁往生后,不再受恶道之苦。十方诸佛菩萨,请慈悲倾听我为母亲所发的广大誓言: ‘如果母亲可以永离三涂恶道及下贱人的果报,并且永远不再投生为女人受种种的苦楚,愿我尽于未来百千万亿劫,誓愿救拔所有世界地狱、畜生、饿鬼道中的众生,令他们脱离如是恶道,直到成佛为止,我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此时,空中传来清净莲花目如来的法音:“光目,你的大孝心及大慈悲心真是难能可贵啊!你能为母亲发下如是广大的誓愿,所以她此生于十三岁舍报后,将投生为守志奉道的修行人,长命百岁,之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更是绵长难计,最后亦将成就佛道,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佛陀告诉定自在王说:“当时的罗汉即是后来的无尽意菩萨,光目的母亲为解脱菩萨,而发下广大誓愿的光目,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从久远以前,即不断发起广大誓愿,救度一切众生。” === 黄檗禅师:大孝度母 === 黄檗希运禅师,福建人,在江西出家,受法于百丈怀海禅师,但也在安徽南泉禅师处得到印证。黄檗禅师出家后,认为“必须放弃恩情,达到无为时,方才是真实的报恩”,因此过了三十年禅者的生活,从未回过俗家探望亲人,但他内心深处却非常记挂年迈的母亲…… 母亲也思念出家的儿子,可是毫无音讯,她每天从早到晚哀伤地哭泣着,把眼睛都哭得失明了。因为想念儿子,母亲就在路旁设个司茶亭,不但每日招待过往的云水僧,还亲自将人迎到家中,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这其中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儿子黄檗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瞎了,但希望凭万分之一的洗脚机遇,认出谁是他的爱子。 黄檗禅师三十年参禅行脚,足迹遍天下,就是不曾回到故乡。五十岁时,他在一次参访的旅途中,不自觉地往故乡的方向走去…… 三十年的光阴,孩子的声音变了,母亲不再听得出来;母亲的容颜变了,额上布满了沟沟壑壑。黄檗禅师望着近在咫尺满头白发的母亲,几乎不忍再看。老妇人低头替黄檗禅师洗脚,耳里听黄檗禅师讲道,手上毫不怠慢,一下一下沾水摸索,细心地把黄檗禅师的脚洗得干干净净。 当母亲为黄檗禅师洗好了右脚,让他把左脚换过来的时候,黄檗禅师赶紧把左脚藏起来,说:“阿弥陀佛!贫僧左脚带伤,碰不得水,施主好意,贫僧心领了。” 老妇人愣了一下,没说什么,摸索着端起水盆,正要起身去倒,像是想起了什么,望空怔视了一会儿,摇摇头,蹒跚着出去了。 黄檗禅师望着一跛一拐走进来的老妇人,心一紧,依旧放平了声音说:“善女人!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人子出家,不是舍弃父母,而是对父母真正的孝爱,因为要与父母永生相守……” “佛陀出家,离开了父母,并不是舍弃父母。因为人子尽孝,孝有大小:衣食奉养是小孝;光宗耀祖不过中孝;而超拔父母永生,乃是大孝……”黄檗禅师娓娓地向母亲讲述着。 黄檗禅师接连两次返家,虽然觉得难舍难离,但还是忍痛起程云游行脚,继续参访。黄檗禅师走后,邻居们忍不住将这个事实告诉他的母亲,说:“那个向你讲释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经常盼望的儿子。”母亲听后几近疯狂似的叫道:“难怪声音像我儿!”说着就拼命地追出去,一直追到大河边。不巧,这时黄檗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也开动了,母亲情急地跳到河里,不幸淹死了。 黄檗禅师站在船上看到母亲失足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悲从心起,即刻乘船返回,把母亲的尸体背上河岸,亲自捡木头,堆有一人高,然后把母亲的尸体放在木堆上。 此时,全村庄的人都围过来,对黄檗禅师的举动疑惑不解。黄檗禅师沉重而庄严地举火点燃木堆,火焰顿时腾空燃起。他站立在旁边,双手合十,仰对虚空,高声唱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话音刚落,在熊熊的火焰当中,顿时显出一位天女,端庄秀丽,随着火焰之光徐徐上升。天女临别之前向黄檗禅师开口道:“孩儿啊!很感激你超度母亲升天,你为了成就道业,为了众生,割舍母子亲情,母亲现在才恍然彻悟,承蒙孩儿的慈悲超度,母亲今可升天受乐,就此禀白,后会有期!”天女说完,冉冉升天,不久没于虚空。 黄檗禅师随即说偈曰: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华开菩提林,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围观的村民看到这情况,都目瞪口呆,赞叹不已。 === 目犍连:救母脱离饿鬼道 === 佛在世时,弟子大目犍连侍奉母亲极其孝顺,母亲死后就出家,精进地修行,后来证阿罗汉果,获得六神通(天眼、天耳、宿命、神足、他心、漏尽通),以神通见到母亲死后生饿鬼道中,饿渴无食,目连拿著饭菜要去给她吃,哪知道饭菜到口边就化为猛火。神通毕竟是无法转变业力,目犍连痛哭回去,把这件事告诉释迦佛。 佛说:“你的母亲生前罪业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可以改变她的业报的,一定要藉十方出家众的威神功德力才有办法。你应该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是僧众结夏安居圆满、解夏的一天。这天每个人都任由他人检举自己的过失,以便忏悔及改进。三个月结夏下来,纵不禅定解脱,断惑证果,仍可灭罪增福,佛当然欣慰,所以这一天叫佛欢喜日,又叫僧自恣日——你为你的母亲设盂兰盆(此云救倒悬盆。此盆盛装供佛僧食物及用品以救亲魂沉暗道,载饥且渴,命似倒悬也)斋会,供养佛僧,才能救拔你的母亲啊。” 目连于是依照佛所教的方法敬设斋会。他的母亲就在那天脱离饿鬼道,而且转增福报,生于天上享受福乐。也因此盂兰盆胜会,得以流传万世。 赞语:“父母生前孝养他们,死后以礼埋葬他们,这是小孝;在生时让父母欢乐,父母死后能让父母的大名流芳于世,这是大孝;在生时能引导父母信佛,死后能超度他们的魂灵,这才是大孝中的大孝啊!目犍连这样,当得起大孝中的大孝了。” === 道纪法师:母必亲供 === 南朝齐朝邺下道纪法师,修习成实宗,著有金藏论七卷。在邺城东郊讲经,每次去讲经都挑著他的母亲和经典、佛像等等。告诉人家说:“我要亲自供养母亲,因为这个供养功德和供养登地菩萨一样。”他母亲的衣服、饮食、大小便都自己亲自为母料理,从不麻烦他人。有人要帮他忙,就拒绝说:“这是我的母亲,不是您的母亲啊;我们人的肢体,只不过是四大的假合,因为它才有许多累赘和痛苦,我也不例外。有身体就有痛苦,就让我来辛苦吧,何必劳动别人呢?”当时无论在家出家人,听了大都受到感化。 === 法云法师:居丧不食 === 南北朝梁朝杨都光宅寺法云法师,阳羡(江苏宜兴县)人,七岁出家,拜庄严寺宝亮法师为师,长得英俊清秀,才华出众。曾在妙音寺开讲法华经和维摩诘经,很多学人从四方聚集来听。云法师性至孝,服侍父母很殷勤。有一天母亲逝世了,悲哀过度,好几天没吃东西,瘦得不成人形。 旻法师告诉他:“圣人制订礼节规矩,贤能的人要压低理想去迁就合礼,不贤能的人就要勉强向上追进了。(跂同企,企望的意思。)儒家尚且有哀伤不得致命的规定(礼记丧服四制:“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何况佛有至理名言说“要报父母生养的大恩,浅近的就要竭力侍奉,博得父母的欢欣,长远的更要启发他们发菩提心,把他们的神识引入正法。”你应该从长远的一方面去著想,使她得以超度,怎能像一般世俗浅见之辈一样,一昧地悲哀绝食呢?”云法师听了这些话后,才吃点稀饭。 赞道:“曾子死了母亲,七天都不吃东西,也不喝水,像云法师死了母亲,守丧绝食,曾子也比不上啊!有人说:“佛教徒都不顾自己的父母”,这句话能算对吗?”<ref>[https://www.liaotuo.com/fojiaogushi/renwu/182477.html 佛教的孝道故事(五则)]</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佛教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佛教的孝道故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