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内痔 的原始碼
←
内痔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5.itc.cn/images01/20230801/9ab02601497b414ba11972b16420cce5.pn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708004096_62082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内痔'''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ref>[https://www.sohu.com/a/328054718_120104890?_trans_=000019_wzwza 中华汉字:人类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文明瑰宝!],搜狐,2019-07-20</ref>,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ref>[https://www.sohu.com/a/522146935_121124216?_trans_=000019_wzwza 传统荟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f>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名词解释== 内痔,中医病名,是以肛门齿线以上发生静脉曲张团块,表面覆以粘膜,常有便血,痔核脱出,便秘等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内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 病因 内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兼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醇酒厚味,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久坐久蹲、负重远行、便秘努责、[[妇女]]生育过多、腹腔症瘕,致血行不畅,血液淤积,热与血相搏,气血纵横,筋脉交错,结滞不散而成。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黄帝内经》) 临床表现 内痔多发于成年人,初发常以无痛性便血为主要症状,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多在排便时滴血或射血。出血呈间歇性,每因饮酒、过劳、便秘或腹泻时使便血复发和加重。出血严重时可引起贫血。肛查时见齿线上粘膜呈半球状隆起,色鲜红、暗红或灰白。随着痔核增大,在排便时或咳嗽时可脱出肛外,若不及时回纳,可形成内痔嵌顿,并有分泌物溢出,肛门坠胀;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1.Ⅰ期:痔核较小,如黄豆或蚕豆大,色鲜红,质柔软,不脱出肛外,大便带血或滴血。 2.Ⅱ期:痔核较大,形似红枣,色暗红,大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大便滴血较多或射血一线如箭。 3.Ⅲ期:痔核更大,如鸡蛋或更大,色灰白,大便时或行走时脱出肛外,不能自行还纳,一般不出血,一旦出血则呈喷射状,痔核脱出后如不尽快还纳,则易嵌顿而绞窄肿胀、糜烂坏死。 检查 诊断内痔还可依据常规检查包括:肛门触诊、肛门视诊、直肠指诊和肛门镜检查。 1.肛门视诊首先应查看肛门周围有无血、脓、粪便、粘液、肿块及瘘管外口等,以便判断病变性质。如肛门周围有无内痔、息肉脱出,有否外痔、瘘管外口及湿疹等。然后嘱病人象解大便便一样下挣,医生用双手的食、中指将肛门轻轻地自然向两边分开,使肛门外翻,观察有无病变,如内痔位置,数目,大小,色泽,有无出血点,有无肛裂等情况或用特制的玻璃吸肛器将内痔吸出检查,这种视诊对诊断肛裂及环状痔,有时比肛门镜检查更为确切。 2.肛门触诊要触摸肛门周围皮肤温度,弹性是否正常,在病变情况下,如肛痈可触到肛门周围肿胀,皮肤灼热,肿块呈漫肿,平坦,软陷及质地硬度等,中央是否有应指感等,如肛瘘是否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外口距肛门长度,大小,深度等。 病证鉴别 1.内痔与直肠脱垂:直肠脱垂脱出物呈环状或螺旋状,长度2—100n或更长,表面光滑,色淡红或鲜红,无静脉曲张,一般无出血。 2.内痔与直肠息肉:直肠息肉多见于儿童,可有大便带血或少量滴血,绝无射血,脱出物为单个带蒂,表面光滑,质地较痔核硬。 3.内痔与直肠癌:直肠癌多见于中年以上,经常在粪便中夹有脓血、粘液,便次增多,大便变形,肛门指检时触及菜花状肿块或凹凸不平的溃疡,质地坚硬,推之不移。 4.内痔与肛乳头肥大:乳头肥大为齿线附近的锥形、灰白色的表皮隆起,质地较硬,一般不出血。肛乳头过度肥大时,便后可脱出肛门外。 5.内痔与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溃汤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肠血管瘤、憩室病、息肉病均可有不同程度的便血,需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方可鉴别 。 治疗 “凡痔用周先生枯痔药,早晨一次,日午一次,洗去旧药,申时又洗去再上一次,如要急安,至半夜子时再上一次,至次日,且看痔头,见如石坚,至七、八日便住。更不须上枯药,且待自然如萝卜根,乃脱出也。”(《医学纲目》) 治疗原则 内痔主要以手术为主要原则。若湿热下注证,应给予清热利湿止血治疗;若脾虚气陷证,应给予健脾益气治疗;若风伤肠络证,应给予清热凉血祛风治疗。 证治分类 内治法 1. 风伤肠络证 主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而出,血色鲜红;或伴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代表方:凉血汤加减。 常用方:栀子仁、黄芩、白茅、知母、桔梗、甘草、侧柏叶、赤芍。 2. 湿热下注证 主证:大便血色鲜,量较多,痔核脱出嵌顿,肿胀疼痛,或糜烂坏死;口干不欲饮,口苦,小便黄;苔黄腻,脉潘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 代表方:止痛如神汤加减。 常用方: 秦艽、桃仁、皂角子、苍术、防风、黄柏、当归尾、泽泻、槟榔、熟大黄。 3. 脾虚气陷证 主证:肛门坠胀,痔核脱出,需用手托还,大便带血,色鲜红或淡红,病程日久;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外治法 1.熏洗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及内痔脱出时,将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或湿敷。具有收敛止痛消肿等作用,常用五倍子汤、苦参汤等。 2.敷药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手术后换药,将药膏或药散敷于患处,具有消肿止痛或收敛止血或生肌收口等作用。常用药物有马应龙痔疮膏。桃花散、生肌玉红膏等。 3.塞药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将药物制成栓剂,塞入肛内,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如化痔栓。 其他疗法 注射疗法 适应证:Ⅰ、Ⅱ、Ⅲ期内痔兼有贫血者;内痔不宜手术者;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外痔、内痔伴有肛周慢性炎症或腹泻;内痔伴有严重高血压、肝肾及血液疾病者;因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和临产期孕妇。 插药疗法(痔钉疗法) 适应证: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各种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腹泻,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者。 结扎疗法 适应证:适应于内痔或混合痔的内痔部分,胶圈套扎适用于较小的内痔,丝线套扎法适用于较大的痔核,贯穿结扎适用于特大痔核。 禁忌证:肛门周围有急性脓肿或湿疹者,急慢性腹泻者,因腹腔肿瘤而致病者,临产期孕妇,严重肺结核、高血压及肝脏、肾脏疾患或血液病变者。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内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