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刘光才(清朝官员) 的原始碼
←
刘光才(清朝官员)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T010880d7cb6481cfe3.jpg|缩略图|右|[https://p1.ssl.qhimg.com/t010880d7cb6481cfe3.jpg 原图链接]]] '''刘光才(清朝官员)''' 刘光才,号华轩,湖南省新宁县白马田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初七日。光绪年间,历任苏州城参将,江宁城守协副参将,九江镇、大同镇总兵,广西、贵州、上海淞江提督,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宣统三年(1911)秋,告老还乡。刘光才于民国7年(1918)2月22日在老家病故,终年78岁。一生中乐于捐资助社会公益事业。 == 人物生平 == 刘光才,号华轩,白马田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 九月初七日。出身贫苦,以帮工、捕鱼为生。 <ref>[http://www.xiexingcun.net/ 中国历史人物排行榜: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ref> 咸丰七年(1857),刘光才随江忠源之弟江忠义从军,后随江忠义赴湖南、广西、江西、安徽等省追剿太平军,保荐参将,赏戴花翎。光绪年间,历任苏州城参将,江宁城守协副参将,九江镇、大同镇总兵,广西、贵州、上海淞江提督,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至陕西。时任大同镇统制的刘光才奉旨由江宁率部取道山东、河北,急返山西加强防务。 宣统三年(1911年)秋,告老还乡。 民国七年(1918年)2月22日,刘光才在老家病故,终年78岁。 == 主要事迹 == 抗击侵略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至陕西。时任大同镇统制的刘光才奉旨由江宁率部取道山东、河北,急返山西加强防务。在井陉,修筑关卡、长墙、炮台,开挖地洞地营,埋设地雷,迎击西犯的侵略军。清政府在白石岭上树"刘光才抗法碑",以志纪念。 清军守将刘光才后来写过《防堵晋东敌兵记》,称毙敌1800多名,但属自述孤证。 公益事业 刘光才居官40余年,积有家产,置田租8000担。先后捐资为乡里举办过公益事业: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捐田租1300余担,园地60亩,购长湖村乐垫桥刘希陶新建公馆,创办"斗光书院",又捐款在其家乡万象山创办"青藜书塾"。 民国元年(1912年),刘见乡邻常弃女婴,便放田租360担,在白马田兴办"济婴局"。同年,又捐田租300担,在万象山设立"养源义庄",凡刘姓年满60岁无依靠者,由"养源义庄"月发稻谷3斗,死后安葬。并在县城建"残废救济院",收养孤寡老人及残废人。 刘还捐款修筑了新宁梽木山至武冈洪屋场50余华里石板大路,在其家乡白马田周围,架设好观音桥、丝线桥、白马田桥和陪龙桥等4座桥梁,并修建桥亭。 == 人物纪念 == 2003年,其墓被公布为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ref>[https://wenda.so.com/q/1515495087218145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刘光才(清朝官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