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刘长铭 的原始碼
←
刘长铭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长铭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刘长铭.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88%98%E9%95%BF%E9%93%AD&src=tab_www&correct=%E5%88%98%E9%95%BF%E9%93%AD&ancestor=list&cmsid=29d873b8f45e50b63a5c117d3a303a27&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068cb9c3b5498e3a88bf23b888882588&currsn=0&ps=60&pc=60 原图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3-11/7792729.shtml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图像说明 = 北京四中党委副书记、校长 | 出生日期 = 1956年3月 | 出生地点 = 湖南湘潭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从单摆的教学谈中美科学教育价值观的差异》等 }} '''刘长铭''',1956年3月出生,[[湖南]][[湘潭]]人。现任全国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四中党委副书记、校长<ref>[https://learning.sohu.com/20121122/n358358945.shtml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简介 ],搜狐</ref>。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西城区人大常委会委员。2008年3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ref>[https://learning.sohu.com/20091217/n269034308.shtml “中国教育60年60人”荣誉获得者:刘长铭 ],搜狐, 2009-12-17</ref>。 ==人物简历== 1975.03-1976.12 顺义县李桥公社插队知青 1976.12-1983.07 西城区北海中学教师 1983.07-1987.07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专业学生 1987.07-1995.07 北京四中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 1995.07-1996.09 [[广东]]番禺二十一世纪学校常务副校长 1996.09-1997.09 北京四中教学处副主任 1997.09-1998.06 北京四中教学处主任 1998.06-2003.07 北京四中副校长 1998.01-2001.01 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读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班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委员、 北京市西城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副主席。2013年3月当选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相关== 从事教育工作30年,1987年起在北京四中任教,先后任物理教师、教研组长、教学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 长期从事物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参与辅导的学生中多人获得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数十人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奖。曾编写和出版大量的教学资料和音像资料。 1995年起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曾主持或参与"学生个体质量综合评价"、"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设"北京四中子课题、"高中示范校的建设、发展与面临的挑战"等课题的研究。 2004年倡导恢复北京四中初中部,从初中开始培养具有"杰出中国人"意识的优秀学子。 2010年起,着手组建北京四中"道元班",打算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2010获"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463675385647554&wfr=spider&for=pc 他被称为“全国最牛的中学校长” ],中国网, 2021-01-21</ref>。 ==社会职务== 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中学分会执委会委员、《现代物理知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编委、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教育学刊》理事会理事、科技部创新方法研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教育部第七届国家督学等。 ==发表文章== 《从单摆的教学谈中美科学教育价值观的差异》 《充分认识中学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 《科学的任务与中学物理教学》 《对创新实践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教师评价与师生共同发展》 《谈现代学校内部教育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 《谈示范高中的建设、发展与示范作用》 《现代学校与现代教育》等。 ==教育主张== 刘长铭认为:高考制度是用一个尺度一张考卷去筛选一个非常庞大的考生队伍,突出的是公平和效率。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有利于所考核的几个学科水平非常均衡的学生。这种方式导致考试对一些学生而言成了专门的"技术",一旦考完了,之前所学的知识很快就淡忘了。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是一个统计意义上的高水平的群体,但是,并不是只有各科目都能拿到高分的学生才有培养价值,相反,一些杰出人才有各自独特的发展轨迹。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其他的录取方式进行补充,包括"自荐生"也是其中一种。 刘长铭觉得应该推荐那些在某一方面有特别超常的才华,而在其他方面暂时略有不足的学生。他们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不能生存,但却具备可贵的培养价值。而绝对不能为了提高学校考上北大清华的比例,就推荐那些可能降几分能考上,不降分有危险的学生。"推良不推优"是绝对不允许的。 宁缺毋滥。很可能不到五个甚至只有一个,不可能你这个学校每年都能出五个极具特殊才能的学生啊,这就荒唐了。 刘长铭认为学习本应是一种充满乐趣与享受的情感交流与智力活动,但却被异化成冲击生命与智力极限的拼搏和残酷无情的竞争。学生普遍缺少幸福体验,造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严重问题。过度强化竞争意识还造成畸形的人格心理。学生学习脱离实际,缺少社会实践活动和必要的体力劳动,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难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结构存在明显缺陷。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根源在于单纯用升学率来评价学校,这反映出某些地方政府和学校不正确的政绩观和人才观。不少学校采用培养运动员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在补课上相互攀比。 刘长铭认为中国各地区逐步推行应届考生高考报名社会化,使高考与中学脱钩;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分数汇总,严禁用高考分数或升学率给学校排序。禁止任何学校利用高考成绩进行炒作。每年高考后,各地都有一些学校大肆炒作,在客观上对应试教育推波助澜,扭曲了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应当严令禁止。采取这项措施后,中学面临的压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会立即减轻,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只有当学校获得宽松的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减掉多余的教学时间,学生真正实现主动学习后,学生的课业负担才会逐步减轻。我们有理由相信,将这项改革坚持下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定会得到缓解。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育家]] [[Category:企业管理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刘长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