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的原始碼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p> |- |<center><img src="http://cdn.peoplenews.tw/collection/149434582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oplenews.tw/news/29637026-38cc-4761-a18c-b9abf5ac2332 圖片來自peoplenews] </small>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中華民國憲法]]》曾有的附屬條款,由[[國民大會]]經由[[憲法修正]]程序制定,以適應[[動員戡亂]]時期政軍情勢。自1948年([[民國紀年|民國]]37年)5月10日公布實施起,直到1991年(民國80年)5月1日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總統]][[李登輝]]經國民大會諮請公告廢止,共施行43年之久。 == 制定背景 == 1946年,[[中国共产党]]方面與組成國民政府的[[中國國民黨]]方面爆發[[第二次国共内战|第二次國共內戰]]。1947年(民國36年)[[元旦]],[[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國民政府主席|主席]][[蔣中正]]簽署命令,頒布由[[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之《[[中華民國憲法]]》,並公佈[[行憲]]之準備程序。7月4日,[[國民政府]]舉行國務會議,通過蔣中正提出之《厲行全國總動員勘平共匪叛亂方案》,提案稱「為拯救[[解放区|匪區]]人民,保障民族生存,鞏固國家統一,厲行全國總動員,以勘平[[对中国共产党的称谓|共匪]]叛亂,掃除民主障礙,如期實施憲政,貫徹和平建國方針案」。會中並制定《[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00006 動員戡亂完成憲政實施綱要]》確定戡亂與行憲並進的方針,相關決議於會後7月19日由國民政府公告。從此全國進入「動員戡亂時期」,但政府仍照原計畫,於11月依照憲法於全國舉行[[1947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12月25日公告憲法生效。 1948年(民國37年)3月29日,行憲後[[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於[[南京市 (中華民國)|南京市]]召開。為適應[[第二次国共内战|第二次國共內戰]]下之政軍情勢,有國民大會代表提議修改剛生效不到四個月的《中華民國憲法》,但修改憲法又怕失民心,磋商結果認為最好辦法莫過於「為於暫不變《中華民國憲法》的範圍內,予政府以臨時應變之權力」。於是[[張群]]、[[王世杰 (中華民國)|王世傑]]等721名國大代表,聯名提出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一案。於宣告動員戡亂期間,就國家實施緊急權之程序給予特別之規定,使之不受《中華民國憲法》本文規定之限制。同年4月18日,國民大會第一屆第一次會議第十二次大會依照憲法內之修憲程序[[三讀]]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授予[[中華民國總統|總統]]實施緊急處分的權限以方便政府進行作戰。而後會議也在4月20日至29日間舉行了[[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第一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會]]選舉[[蔣中正]]為[[中華民國總統|總統]],[[李宗仁]]為[[中華民國副總統|副總統]]。 同年5月10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由[[國民政府]]公告施行,並規定有效期為兩年半,至1950年(民國39年)12月25日前應再度召集[[國民大會]]討論。5月20日,新當選之行憲後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總統]]、[[中華民國副總統|副總統]]正式就職,中央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國民政府正式走入歷史。但是同時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内戰中接連失利,1948年秋至1949年初的[[三大战役]]均由[[中国共产党]]取得勝利,政府有效統治區急據縮小。 1949年(民國38年)年12月7日,鑑於不利形勢,[[中華民國政府]]宣佈將[[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政府遷往]]其甫於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後代表[[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自[[日本]]佔領領土[[臺灣]]的首府[[臺北市]]。進入1950年代後戰事漸歇,[[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国共产党]]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隔[[台灣海峽]][[臺海現狀|兩岸分治]]的格局型成。 == 沿用與修訂 == 1948年(民國37年)《臨時條款》制定之初僅包含[[中華民國總統|總統]]宣佈[[戒严|戒嚴]]及發布[[紧急状态|緊急命令]]時僅須經由[[行政院會議]]([[內閣]])之決議而無須送交[[立法院]]([[議會]])追認之緊急處分程序條文。《臨時條款》根據憲法修改的程序制定,制定之主要原因,乃是在緊急命令法尚未立法的狀況下,憲法的[[緊急命令]]無法行使,而以《臨時條款》提供緊急處分的依據。雖然其所規範的緊急處分要件及程序比原來的憲政體制寬鬆,但是仍然必須以[[行政院會議]]通過做為要件。因此,雖然有人批評《臨時條款》的制定代表總統擴權,但制定之初並沒有使總統在原本憲政體制的運作規則之外擁有其他擴權的途徑。 政府遷臺前後,由於兵馬倥傯,未及於原本設定之時限1950年(民國39年)12月25日前召集[[國民大會]]。又因遷臺後,實際控制領土縮小以及分治局勢的持久化,使憲法諸多規定產生窒礙難行之處。1954年(民國43年)1月,[[司法院大法官]]作成憲法解釋,中央民意代表在舉行下屆選舉之障礙現在尚未掃除前繼續行使職權,無須改選。<ref>[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zh-tw/jep03/show?expno=31 釋字第31號解釋]</ref>2月16日,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灣]]的[[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在[[臺北市|臺北]]舉行第二次會議。決議已經超過原本時限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繼續有效且不再設定失效日期。此後《臨時條款》在臺灣歷經四次修訂,逐漸超出原本僅作為緊急處分法源的範圍,進一步擴大[[中華民國總統|總統]]及[[國民大會]]本身權限。 * 1960年(民國49年)3月,《臨時條款》第1次修訂,凍結《憲法》對於[[中華民國總統|總統]]連任之限制。同年蔣中正[[196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第三次當選總統]]。 * 1966年(民國55年)2月,《臨時條款》第2次修訂,則解除[[國民大會]]行使[[提案|創制]]和[[複決]]權之限制,並同意其設置憲政研究機構,使國民大會權力得以擴張。 * 1966年(民國55年)3月,國民大會第3次修訂《臨時條款》,授權總統設立動員戡亂機構、調整中央政府組織與訂頒辦法增補選中央民代。([[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中央公職人員增選補選辦法]]) * 1972年(民國61年)3月,[[谷正綱]]提出《臨時條款修訂提案第二八五號》,因提議「第一屆國大代表將於於其任期屆滿且凡能辦理選舉地區,均予改選」使提案遭到反對。於是內容改為以定期改選之增額中央民意代表充實各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並於3月17日完成《臨時條款》第4次修訂。([[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中央公職人員增選補選辦法|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選舉辦法]]) 由此可見,無須改選的「[[萬年國會]]」及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黨國體制]]」已經使原本憲法的民主機制嚴重變形變質,權力制衡失靈,民主憲政有名無實。除了依照修憲凍結憲法條文外,政府也以繼續處於戰爭狀態為由制定「[[動員戡亂]]」之相關法律如[[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等以及頒布如[[臺灣省戒嚴令|戒嚴令]]等規定,進一步限制[[中華民國國民|國民]]的權力。此時期又稱為「[[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白色恐怖時期]]」,中華民國憲法條文中對人權及自由的保障無法獲得落實,[[臺灣人權]]記錄十分惡劣。 == 廢止 == 1980年代,[[臺灣民主化]]的呼聲逐漸獲得[[臺灣人]]認同,而訴求民主化改革的社會運動更是在1987年(民國76年)[[臺灣省戒嚴令|戒嚴令解除]]後蓬勃發展。1989年(民國78年)7月,國民大會決定第5次修訂《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90年(民國79年)3月,由於擔任四十年的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抗退者眾,並且又提案擴大國民大會職權,臺北爆發[[野百合學運]],提出「廢除臨時條款」和「召開國是會議」等訴求。同年5月22日,[[李登輝]]在[[中華民國總統|總統]]就職記者會上表示,計畫在一年內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回歸正常憲政體制;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上,李登輝再度明確宣告將在1991年5月前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在1992年完成憲政改革。 1991年(民國80年)4月,為配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第一屆[[國民大會]]召開第二次臨時會,國民大會代表[[李啟元]]、[[鍾鼎文 (詩人)|鍾鼎文]]、楊公邁等245人提出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修憲提案,雖遭受[[民主進步黨]]籍增額國民大會代表退席抗議,但本項提案仍經[[國民大會]][[主席團]]決定依照修憲之三讀及審查會程序處理。4月22日,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修憲提案進行三讀,在朗讀全部條文後,主席裁定以起立方式進行表決,在場人數445人;經表決結果,起立贊成者438人超過修憲四分之三的法定人數,大會於是作成決議: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及《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至第十條增修條文經三讀通過,咨請總統明令廢止,並附帶決議:第八次會議修訂《臨時條款》及其審查修正案,本次臨時會毋庸再議。依照國民大會諮請,[[李登輝]]總統於4月30日發布總統令,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於隔日5月1日生效時以總統令公告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施行《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中華民國]]自此告別[[動員戡亂]]時期進入民主憲政時代。<ref>{{cite web |title=中華民國 |url=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841 |website=中華民國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publisher=中華民國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ref><ref>{{cite news |author1=劉子維 BBC中文記者 |title=台灣解嚴30年:平民生活的記憶 |url=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593296 |work=BBC中文 |date=2017-07-14}}</ref> 1991年(民國80年)12月31日,已經在任43年餘的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國民大會|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全體退職,「[[萬年國會]]」自此正式走入歷史。1992年,完全由[[臺灣人]]選舉選出的第二屆國民大會集會,繼續進行憲政改革。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