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北大岳昕事件 的原始碼
←
北大岳昕事件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北大岳昕事件'''<br><img src="https://images1.epochhk.com/pictures/81536/yue-xin@1200x120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18-05-02/34456380 圖片來自epochtimes]</small> |} '''北大岳昕事件'''是指[[北京大学]]2014级本科生[[岳昕]]等人依法依规申请北京大学公开[[沈阳事件|沈阳性侵女学生事件]]详情后,岳昕遭到校方多种形式施压,引发大量关注,而北京大学有关部门却删除相关信息。为了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有用户将岳昕的[[公开信]]嵌入到[[区块链]]<ref>[https://wiki.mbalib.com/wiki/%E5%8C%BA%E5%9D%97%E9%93%BE 区块链],mbalib</ref> 中。 == 经过 == 2018年4月23日,参与“沈阳性侵案信息公开”事件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14级本科生岳昕在自媒体发表一篇题为《致北京大学师生和北大外国语学院的一封公开信》的署名文章,称其连日来不断受到校方施压,并严重影响到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而造成其滞留家中无法返校,其母亲情绪崩溃,家庭关系紧张。她发文要求校方立即停止施压行为并消除此事带来的一切不良影响。但消息一经发出,立刻被自媒体运营方屏蔽,但有中国用户将《公开信》发布到了[[以太坊]]区块链,以对抗网络信息删除和封杀。下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发布《情况说明》,对事件作出回应。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王艳超在[[北大未名BBS]]回应事件,但其因未正面回应而受到质疑。当晚,北大[[三角地 (北京大学)|三角地]]宣传栏上出现了署名“湖底群魂”的匿名抗议海报。海报很快被校方撤下,中国各大网站对此的讨论也被封杀。 4月24日,《[[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发表文章《如何聆听“年轻的声音”?》,对此事进行点评。文章建议“对学校来说,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说明,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躲闪回避、简单解决。而从学生方面说,也可以换位思考,而不是站到对立面上去,尤其要避免一些极端的情绪和偏激的做法,力争在理性、冷静的轨道上表达诉求、解决问题。” 4月24日,北大法学院教授沈岿在微信公众号“现代法学前沿”发布《学校约谈指南》,就校方约谈学生的权限和规范提出建议,明确指出约谈不是校方对学生强制性的“命令-服从”关系、学生有权拒绝约谈、以及学生家属不到场的原则和约谈记录的形式。此指南可以视为对岳昕事件的制度建设回应。 4月25日,北大本科生李一鸣发起联名信《就部分同学因申请信息公开被约谈一事致北大校方的联名信》,就对弥补对岳昕约谈造成的伤害、约谈制度的监督与完善以及保障学生合法权利提出倡议,截止30日,已有近200名在校师生与校友参与联署。 4月26日,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问诊高校信息公开》。文章不指名批评北大“提前分析和研判信息公开之后的影响,当出现敏感或负面事件的申请时此情况尤甚,一些教师还曾尝试在受理前后与申请人接触”“其实一些申请者得到的答复,距彻底公开仍差最后一公里”。该文稍后突被官方封杀,文章也从《中国青年报》的电子报中删除,导致版面出现罕见的“开天窗”。 4月30日,人民日报及中国青年报评论均被删除、撤回,此事继续发酵中。 4月30日,岳昕在其本人公众号“木田君的镐头”(木田即岳昕的网名)发布题为《木田:我在公开信后的一周里》的声明,澄清其在4月23日凌晨前后的遭遇,学院对事件的歪曲陈述,以及面对压力,她愿意继续为反性骚扰性侵害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约谈机制的建设完善而发声和努力的决心。此文发出后迅速被微信运营方屏蔽,大陆网站对该文的转载也均遭封杀,其备份在GitHub和端点星可见。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社會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北大岳昕事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