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南埕镇 的原始碼
←
南埕镇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609HQ.jpg|thumb|right|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9585232635&di=512afa6f77b3bbc87e2ecd1978f12e47&imgtype=0&src=http%3A%2F%2Finews.gtimg.com%2Fnewsapp_match%2F0%2F10930808972%2F0.jpg 原图链接]]] [[南埕镇]]位于[[德化县]]东部,地处[[戴云山]]东面与[[石牛山]]西侧之间,古称“蓝田”,因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美如一轴山水图画而得名。海拔300—850米之间,镇政府距县城25公里,东接水口镇,西连雷锋镇,南邻[[龙门滩镇]]及[[仙游县]],北抵桂阳乡,省道203线穿镇而过。森林覆盖达83.2%。南埕镇辖12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落,101个村民小组。南埕气候属亚热带。夏长不酷暑,冬短不严寒,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5.8℃,最高气温32.4℃。最低气温零下1.6℃。无霜期24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750毫米左右。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24105公顷,常住人口2987人。<ref>[http://m.iicha.com/88615/ 南埕镇] </ref> 中文名: 南埕镇 别 名: 蓝田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德化县 地理位置: 德化县东部 面 积: 24105 公顷 下辖地区: 半岭 高漈 许厝 西山 前锋 塔兜 枣坑 望洋 连山 蟠龙 梓垵 政府驻地: 南埕村 电话区号: 0595 邮政区码: 3625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2987人(2017年) 著名景点: 桃花岛 石龙溪漂流 塔兜温泉 车牌代码: 闽C ==乡镇概况== 南埕人杰地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宋末元初的陈蔚,明朝的林忠。改革开放以来,南埕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以三大产业为主。林业产业;全镇森林覆盖率83.2%,现有林地面积30.82万亩,林木蓄积量144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林4000立方米,位居全县各乡镇第二位,毛竹林面积5.7万亩,立竹量800万根,毛竹资源位居泉州市各乡镇第一位。水电产业:境内溪流密布,纵横交错。流域面积大,水流急,落差大,河床狭,含沙量少,便于发电、农田灌溉和发展旅游业。已建成投产的水电站11座,新增装机容量1.1KW在建和拟建的2座,待开发的装机2000KW,双溪二级电站技改建成投产后,预计全镇水电装机容量可达2.2万KW。旅游产业:境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规划建设中的“桃仙溪万亩生态旅游区”,内有溪水清澈,景色怡人的桃仙溪和石龙溪;有美丽的桃花岛、古香古色的大洲宫和塔兜温泉;有天平城古城址、调丁寨、厘顶寨等苏十万抗元遗址和龙潭瀑布、龙啸瀑布、不老际瀑布等景点。现以开发“华东第一漂”——石龙溪皮划艇漂流、桃花岛赏花、塔兜温泉、启动“乡村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引资建设“蜗牛驿站”乡村旅馆,2006年南埕村高分入选泉州市“十佳魅力乡村”。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为主,巩固和发展国家级倒刺巴和省级脱毒马铃薯两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着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大红宝西瓜、德化梨、戴云黑鸡等经济效益高、市场销路好的种养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如今,南埕镇党委、政府将以建设“林业重镇、旅游名镇、生态强镇”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造魅力南埕、文化南埕、平安南埕、和谐南埕,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努力把南埕建设成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历史沿革== 南埕镇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人群在此聚居生息,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元朝兴起,陈瑜从河南开封避乱开基龙山(今连山),为史载开发南埕最早氏族之一。之后阮姓氏族到梓垵开基。当时属福建省清源郡德化县永宁乡善均里。元代,南埕属泉州分省德化县永宁乡清太里,先后有黄氏移居梓垵古格,林氏开发大南埕。明代实行屯垦政策,一些外来军士留居德化开发,前锋危氏,塔兜张氏,南埕任氏,寺内王氏均是洪武拨军从外地迁来定居。那时南埕人口有了一定的增长,西山范、张、蔡氏,望洋程、王氏,枫坑张氏,高漈罗、王氏,大南埕王氏,半岭章氏,许厝周氏等都相继定居开发。值时,南埕属泉州府德化县清太里。清代,南埕属清太里的登龙社、南埕社和肖坑社(后改为奎光社),部分属在坊里茅岐社(文兴社)。建国前,分别属西南乡、瑞上乡、霞碧乡和水口乡;建国后,行政区域多次变化,初期高漈、南埕、西山属西南乡,蟠龙、连山属瑞上乡,枣坑属霞碧乡。1950年高漈、西山、枣坑属二区,南埕、蟠龙属三区;1951年枣坑属七区;1952年西山、高漈属二区,南埕属三区,连山、蟠龙属九区;1955年新设前锋、许厝乡,属二区,新设梓垵乡,属九区;1956年西山、许厝、高漈乡属雷峰区,蟠龙、连山乡属水口区。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南埕、连山、蟠龙、梓垵属水口公社,西山、前锋、高漈、许厝属雷峰公社,枣坑属霞碧公社;1961年连山、蟠龙、梓垵、许厝属许厝公社,望洋以南的地区属高漈公社。枣坑属霞碧公社。1965年,原高漈公社所辖的高漈、半岭、前锋、西山、南埕、枣坑、望洋大队和许厝公社所辖的许厝、连山、蟠龙村、梓垵大队合并组建南埕人民公社。1980年冬增设塔兜大队。1984年9月改南埕人民公社为南埕乡人民政府。1991年元月南埕撤乡建镇。 ==气候环境== 南埕气候界于温带和亚热带之间,夏长不酷暑,冬短不严寒,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5.8℃,最高气温32.4℃,最低气温零下1.6℃。无霜期24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750毫米左右。 ==生态保护== 南埕镇位于德化东部,地处戴云山东面与石牛山西侧之间,海拔在300—850m间。气候界于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气候条件,严格的保护措施,使境内的植被非常丰富,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针叶林、山地灌丛、沼泽等多种植被类型,森林覆盖率达83.2%。同时由于闽江水系大樟溪上游的主要支流浐溪、桃仙溪、双芹溪和石龙溪等均在南埕镇境内汇集,因此境内溪流密布,纵横交错。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南埕成为泉州市“十佳魅力乡村”之一,同时南埕镇还是德化县唯一同时拥有“两区两园”(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国家品牌的乡镇。近年来,南埕镇党委政府围绕建设“生态强镇、旅游名镇和林业重镇”的战略目标,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一是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林业发展的首位,在全镇32.4万亩林地中,划出14.9万亩作为生态公益林进行保护。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切实维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源。在招商引资中,坚持从本镇的产业布局出发,重点引进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项目,明确提出“三不选”的原则,不选中央明令禁限的项目,不选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不选浪费资源且工艺设备落后的项目。三是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力度。发动群众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三清五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厨、改栏、改厕、改卫),推广一体式化粪池和新型户用沼气池等实用技术,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耕作方式,有效减轻农村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四是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建设垃圾填埋场,配备垃圾箱、垃圾清运车和专职保洁队伍,做到垃圾“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科学处理”。五是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利用墙报、环保长廊、发放宣传品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环保氛围。同时利用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体加大南埕生态旅游宣传,吸引游客。邀请作家、画家、摄影爱好者、记者等来南埕采风和报道,提高南埕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品位。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南埕镇主动融入全县“中国瓷都—戴云之旅”的旅游大框架,以省道203线改造、泉三高速建设为契机,以建设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大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步伐。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巩固和发展农业观光、森林探险、体育健身、生态漂流、温泉度假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对全镇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形成旅游招商项目对外进行招商,加强跟踪与服务,力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和温泉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为建设海峡西岸生态休闲旅游建设作出贡献。 ==自然资源== 南埕是德化县的主要林区,林地总面积324198亩,森林覆盖率达8l%,毛竹林面积5.7万亩,位居全县第一。林木蓄积量170万立方米,位居全县第二位。林木种类主要为杉木、松木、杂木、毛竹等。矿藏遍布全镇,主要有西山村的铜矿、锡矿、南埕村的高岭土矿、塔兜村的铁矿、望洋村的石英、连山村的煤矿、蟠龙村的石材矿、香林院的腊石、割云和汤洋的硫磺。境内溪流密布,纵横交错。流域面积大,水流湍急,落差大,河床狭隘,含沙量少,便于发电、农田灌溉和发展旅游业。主要溪流有浐溪、桃仙溪、双芹溪和石龙溪。全镇已建成投产电站10座,总装机5155千瓦,在建的石龙溪一、二级水电站、大际、旺潭、昊程水电站总装机8000千瓦,即将发电。 ==基础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南埕镇的经济迅速发展。新经济增长点的“七个万”基地建设基本形成。“八个万”基地即:万亩高优毛竹示范片、万亩毛竹经济园区、万亩生态旅游区、万亩油茶基地、万亩水果基地、万只竹鼠基地、万只戴云黑鸡基地、万只塞北兔基地。企业以木竹深加工为主,主要有家具、包装箱、木地板、竹凉席等产品。南埕镇的基础设施已具规模。全镇现拥有1600部程控电话。省道203线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里程169公里。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全镇拥有中学1所,完小6所,分班5所。1999年,进行了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断提高了教学质量。1999年9月被县政府评为1998年至1999年度教育督导评估一等奖。计生工作基础扎实,基本实现“三为主”,1998年获全县考评第一名,1999年度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度获全县考评一等奖以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医疗室为配套(甲级卫生所2所)的医疗保健体系正逐步形成和完善。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有线电视网络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发展前景== 今后的发展思路:实施“2251”工程,扎实推进该镇新世纪创业。“2251”工程是“抓住两个重点(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保持农村稳定);做好两篇文章(竹木加工和果蔬加工);发展壮大五大基地(毛竹、水果、养殖、油茶、食用菌);培育一个新的支柱产业(旅游业),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南埕建设成为林业重镇、旅游名镇、经济强镇。 ==经济发展== 全镇辖12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落,101个村民小组。南埕人杰地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宋末元初的陈蔚,明朝的林忠,现居住马来西亚的旅外侨胞陈锦珍。南埕镇现设立中共党支部16个,共有党员466名,其中女党员57名。大部分村民以务农为主,主要从事林业、养殖业、种养业,并有相当一部分人口经商以及在乡镇企业打工。近年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逐年增加,但林业、养殖业、种养业和乡镇企业仍是该镇居民的主要从业行业。主要经济作物有单季水稻、甘薯、春收马铃薯、槟榔芋、蔬菜、木薯、蕉芋,还有柑桔、桃、李、梅、德化梨、官溪蜜柚等水果。经济上以农业、林业为主,工业为辅。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木竹及经济作物生产为主。工业企业生产主要以食品加工、木制品加工和电力生产为主。其中南特乐食品公司已逐步培育成全县果蔬加工龙头企业。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乡镇企业总产值2.5亿元,比增8.6%;镇财收入383万元,比增15%;村财平均21万元,平均增加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比增5.4%。南埕境内资源丰富,主要有林木、矿产、水利及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南埕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