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卢世璧 的原始碼
←
卢世璧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卢世璧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卢世璧.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8D%A2%E4%B8%96%E7%92%A7&src=tab_www&correct=%E5%8D%A2%E4%B8%96%E7%92%A7&ancestor=list&cmsid=c1a6a50f6a891c5510de77923f381259&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4#id=ee424e714ffd5a6506fd2cb12b3c165e&prevsn=240&currsn=300&ps=338&pc=56 原图链接]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17/0611/c1011-29331529.html 来自人民网]]]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30年7月8日 | 出生地点 = 北京市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主任医师、教授 | 知名作品 = }} '''卢世璧''' (1930.7.8- )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博士]]学历,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96402110.html 卢世璧 ] ,中国工程院</ref>。担任国际外科学会会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人工关节学组组长、内固定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委员及北京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329/04/50233844_902363621.shtml 悲痛!骨科泰斗卢世璧院士与世长辞 ] ,个人图书馆,2020-03-29</ref>、中华骨科杂志及[[解放军]]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顾问<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F8UOS37K0514AD1K.html 又一位骨科泰斗辞世!送别卢世璧院士|逝者 ] ,网易,2020-03-30</ref>、"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名誉总编辑、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工程学组委员等职。 ==个人简介== 卢世璧,主任医师(教授), (1930.7.8- )骨科专家<ref>[http://www.cnr.cn/2008zt/ylhm/yfyd/200810/t20081016_505125459.html 年近八旬的骨科专家卢世璧院士 ] ,中广网 ,2008-10-28</ref>。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宜昌市人。195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附属中学(今北京第十三中学),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了周围神经伤系列研究。国内首先开展了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自体神经移植并取得良好疗效。首先应用硅胶管套接的方法,证明运动及感觉神经、同名神经、神经与靶器官之间存在明显的趋化现象。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先开展了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提出并实验证明钢板内固定时骨内预应力是早期引起钢板内固定后的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6项,发表论文169篇,主编专著3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学事迹== ===天使之心=== 自14日随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医疗队进入灾区,卢世璧已检查、救治了600多名伤员。但他还总埋怨自己行动太慢:"我走得快一点,或许就能多救一个人。" 从北京出发时,卢世璧特意带上了护踝和一根登山杖。但,几天的奔波,还是在患关节炎多年的脚上磨出了大大的血泡,让卢世璧的步伐变得一瘸一拐。 卢世璧是主动请战来到灾区的。从接到出发命令到赶至机场,仅仅用了1个小时。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专门到机场为从医50年的卢世璧送行,叮嘱他保重身体。 这是这位中国著名的骨科专家第4次走上抗震救灾之路-- 1966年邢台大地震,他带领解放军总医院医疗队走进了邢台的席棚; 1975年营口大地震,他在大雪中来到收治伤者的地下人防工事; 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从北京辗转山东各医院,一去就是半年。 医疗队一抵达成都,卢世璧直奔成都军区总医院。在这个短短几天就收治了3000多名伤员的医院,几乎所有科室的医生都承担起了骨伤的治疗任务。 "这个病人可以继续观察,这个需要马上实施手术。"病情确定轻重缓急,伤员分类分级,准确的伤情评估是大规模救治的第一步。接着,他向医院提出了唯一一个要求:给全院医生讲一课。 30多年前的一幕,至今深深刻在卢世璧的记忆里。在唐山的废墟上,获救人员正常的生命体征,让人忽略了他们肢体内严重的挤压伤,几名伤员在获救几小时后即死亡。 卢世璧迫不及待。他要把鲜血换来的经验传授给每一个医生,因为他们的肩上,寄托着无数生命得以延续的希望。 "年轻医生最缺乏的就是经验。"成都军区总医院院长曹勇说,"卢院士来到前线,我们的医护人员就有了主心骨,伤员多了一分康复的机会。" [[File:卢世璧4.jpg|缩略图|卢世璧]] 重症监护室医生周飞虎印象最深刻的,则是外表儒雅的卢世璧刻不容缓的果断。 15日上午,卢世璧在看望一位刚接受过截肢手术的伤员时,发现截肢内又出现积液坏死。"不要犹豫了,现在就处理!"来不及上手术台,卢世璧戴上手套、穿上手术服,直接在病房里开始做二次打开清创手术。 16日下午5时,北川县救出一位重伤者。接到救援现场医疗所打来的求助电话,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卢世璧迅速赶到远程会诊中心。 "把伤口露出来!切开减压!血液透析!……"视频连着生命接力的两端,卢世璧提出的抢救方案,挽救了伤者的生命。直到今天,他仍惦记着屏幕上那位用满是血丝的眼睛紧紧盯着摄像头的伤员。 这些天来,灾区余震不断,卢世璧却似乎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安危。早在参加邢台救灾时,他就曾多次看到自己所在的建筑上下跳跃,而他和战友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把所有的病人连人带床拉到外面。"检查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听病史,看片子,察看伤口,卢世璧一次次在余震中检查伤员病情、制订手术方案。当他来到一位9岁的小女孩病床前,一次较大的余震发生了,刚从灾难中幸存的孩子吓得浑身发抖。 "别怕,爷爷在这里!"卢世璧一把拉住孩子的手,俯下身子,替她擦拭右脚踝伤口的血水。余震过去,女孩的母亲面对卢世璧泣不成声。另一位伤员的父亲则追到电梯口,给为他的儿子几次会诊的"北京来的老专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们的装备和技术比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时先进多了,但医者仁心永远是病人最大的依靠。"卢世璧说,他忘不了几天前救治的一个女孩的那双眼睛。当他把截肢的残酷选择告诉这位失去了双亲的孩子时,孩子久久地看着卢世璧,满眼泪水,却出奇的安静,仿佛已经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眼前这位慈祥的老人。 成为病人愿意托付生命的人,这是出身医学世家、毕业于协和医学院的卢世璧毕生的信念。跟随他来到灾区的秘书许文静说,在一次更大的余震发生时,被人们架出房间的卢世璧带出的唯一东西,是他从报纸上搜集的地震病例。 就在记者发稿时,在面包车上坐了一夜的卢世璧又驱车500公里,赶到了青川重灾区。此时,在那片骨伤患者占伤员80%的山区里,平均10分钟,就有一次余震发生。 当担心姥爷身体的外孙女赵超逸发短信问候卢世璧时,他回了这样一条信息:"全身大汗,短袖衣衫;骨伤三百,手术等待;前方医队,被阻途间;路途艰险,一心向前;志愿者多,全来捐献,众志成城,定可胜天!" ===医术高超=== 5月17日下午4时,成都军区总医院学术交流中心被成都军区总医院的医护人员挤得水泄不通,讲台上的卢世璧正在为他们作有关地震伤救治专业知识的讲座。他从本次地震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此次地震伤的特点,并结合自己前三次参加地震医疗救援经验和本次已接触的伤员情况,从抢救、检查和治疗3个过程讲解了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应避免的误区。 抢救,大家都知道要先救危重伤员,但对何为危重伤员,卢世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般的救援人员看到大量出血的肯定是先救,而看到无外伤伤口,平静地躺在路边的人则认为问题不大。卢世璧指出其实恰恰相反,对于无外伤伤口、少有骨折、神志清醒、能吃能喝的伤员要特别注意仔细检查优先后送,对于外伤明显的则可仅先做简单的包扎治疗。 检查,卢世璧提出要特别注意局部肢体肿胀的观察,重视肢体肌肉丰富处的张力检查,定期进行触诊检查张力,并测量记录肢体最粗处周径,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进行肌肉组织间的压力测量。他特别强调足背动脉搏动存在,并不说明肌肉无缺血。 [[File:卢世璧2.jpg|缩略图|卢世璧]] 治疗,苍白、无脉、麻木、麻痹等晚期体征常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对这类病人要及早紧急处理,一旦等到典型症状出现则无法挽救。 ===仁者行医=== 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79岁的卢世璧正是这样一位行医的仁者。 曾是一名前列腺癌患者的卢世璧每天都要看100多名病人,每一名伤员他都要亲自查看。一位9岁的小 女孩在地震中被砸伤了右脚踝,血水伴着脓水直流。卢世璧在查房时亲自为小姑娘擦拭伤口,并鼓励她要坚强。深受感动的女孩的母亲在一旁不住抽泣道:"谢谢您,解放军的老专家。" 5月16日,20岁的受灾青年杜家猛躺在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的病床上。下午4时,几位白发苍苍的教授来到了他的病床前,后面跟着许多年轻的医生,教授们不时地拿起他的片子进行热烈的讨论并询问他的感觉,最终确诊并制定了手术方案。专家们走后,杜家猛和父亲才知道原来这些教授是从北京赶来的解放军总医院的高级专家,为首的就是我国骨科界的泰斗--卢世璧院士。 杜家猛的父亲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因为这个普通的农村汉子没想到专家会这么快就出现在儿子的病床前,并且如此细致地为儿子看病。第二天,他深深地向卢世璧鞠了一躬说:"您来了,我的儿子就有救了。" 像杜家猛这样在地震中受伤的患者,成都军区总医院已经收治了1000余人,急需专家在救治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很多患者听说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卢世璧院士来了,都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又多了一份康复的希望。 ===抗灾征途=== 已是79岁高龄的卢世璧院士,从医正好50年。在50年的医者生涯中,这已是他第四次踏上抗震救灾的征途。 1966年邢台大地震,卢世璧正在北京的家里休假。医生的使命感催促他立刻停止休假,返回医院,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向家人告个别,就和医疗队开赴邢台救灾前线,这一去就是半年。 1975年辽宁营口大地震,卢世璧又一次冲在前面。作为解放军总医院医疗队队长,他带领20余名医护人员于当天出发,晚上抵达营口。他带领的医疗队在震区一直工作了两个月。 1976年唐山大地震对卢世璧来说也是一段永生难忘的记忆。地震发生后,大量的伤员被转移到北京,光骨科收治的严重骨折伤员就达100多人。卢世璧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地手术,仅在一个星期内,就将伤员全部处理完毕…… 这次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得知这一消息,卢世璧立即向院党委表达了要到一线去的强烈愿望。院领导考虑到他年事已高,一线又非常艰苦,劝他留在北京指导救治;女儿也劝他,"爸,您一把年纪了,就别去一线了。"卢世璧说:"我参加了三次抗震救灾的医疗救援工作,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这个时候,我不去谁去。" 就这样,从他接到出发命令到赶赴机场,仅仅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他成为解放军总医院高级专家医疗队中最年长的队员。 ==视频== ===中国著名骨科专家卢世璧:投身骨科领域半个世纪!2020年12月13日发布=== {{#iDisplay:d3211fchgmo|寬度|高度|qq}} ===卢世璧:一生忠于使命的骨科泰斗 170605=== {{#ev:youku| XMjgwNjU1MDA1Mg }}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医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卢世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