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卧薪尝胆 的原始碼
←
卧薪尝胆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卧薪尝胆</big> ''' |- | [[File:卧薪尝胆.jpg|缩略图|居中|[https://desk-fd.zol-img.com.cn/g5/M00/02/00/ChMkJ1bKw8uIWTnHAAQFr8ZRsfcAALG8wDv-HQABAXH799.jpg 原图链接][http://www.kaiwind.com/culture/hot/201702/21/t20170221_4881664.shtml 来自凯风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 卧薪尝胆 '''外文名称''' : Sleep on brushwood and taste gall '''相关人物''' : 夫差、勾践 '''出 处'''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解 释''' :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时 间''' : 公元前496年 |} '''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ref>[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f3ffbc47e3.aspx 越王勾践世家],古诗文网</ref>:“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卧薪尝胆”不仅是一种大隐忍,更是一种大智慧,它是一个人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时,不得已却又应当采取的生活态度。在业已出现的磨难面前,沮丧颓废、一蹶不振是没有任何建设意义的,只有“卧薪尝胆”,将屈辱失败变为一种激励和动力,我们才有可能摆脱国境,再一次获得成功。 ==成语出处== [[北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deef9ce19a93.aspx 拟孙权答曹操书],古诗文网</ref>:“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史记]]》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里仅有“尝胆”,没有提到“卧薪”,这是[[苏轼]]发挥想象,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而创作出来的成语。 ==示例应用== 明·[[李贽]]《咏古》<ref>[http://juzi.shuyueliang.com/juzi/79575.html 李贽的诗《咏古》] ,句子大全网</ref>之一:“卧薪尝胆为吞吴,铁面枪牙是丈夫。” ===近义词=== 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宵衣旰食<ref>[https://www.cilin.org/dict/w_%E5%AE%B5%E8%A1%A3%E6%97%B0%E9%A3%9F.html 宵衣旰食],词林</ref>。 ==相关典故==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8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ref>[https://www.jianshu.com/p/5214f2cc0e2d 伍子胥劝夫差杀掉勾践,夫差不听,竟然反杀伍子胥,究竟为什么?],简书</ref>。 ==历史考证== 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一直在流传,然而有人提出疑问:历史上真有“卧薪和尝胆”这回事吗? 《[[左传]]》<ref>[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_19.aspx 左传],古诗文网</ref>的“定公”“哀公”两代君王历史部分,大量记述了越王勾践当政国事,但没有提过他有卧薪尝胆之事,《国语》中的《吴语》和《越语》记载了吴越争斗经过,却也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叙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仅记载勾践:床前悬挂苦胆,坐卧都看得到,吃饭时尝尝苦胆的滋味。[[司马迁]]认定勾践有尝胆之事,但没提卧薪之事。什么时候出现“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呢? 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北宋的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信中,苏轼发挥想像,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到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谈到吴王夫差“卧薪尝胆”。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说,夫差位,为报父仇,卧薪尝胆激励自己。这种说法把夫差举出来,没勾践什么事儿了。 南宋的书籍却屡屡提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明末[[梁鱼]]的《[[浣溪沙]]》剧本,又极力渲染勾践苦心志、劳筋骨卧薪尝胆的英雄作为。明末作家[[冯梦龙]]在自己的历史小说中,也多次提到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吴越春秋》中《勾践归国外传》又是如此记载说:王归国后,磨砺身心,日夜操劳。困极之时,“攻之蓼”。蓼是非常苦的菜,蓼菜多了,就是蓼薪。勾践困了,就用苦菜刺激眼睛鼻子,打消睡意。“尝胆”是嘴体味苦滋味,“卧薪”则是“目卧则攻之以[[蓼薪]]”,不让眼睛闭上睡觉。后人把“卧薪”说成是卧倒在柴草上,是对《吴越春秋》的误解。 ==视频== ===<center>卧薪尝胆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经典成语故事-卧薪尝胆</center> <center>{{#iDisplay:c0397b63t3k|560|390|qq}}</center> <center> 卧薪尝胆 </center> <center>{{#iDisplay:92KJ0eDs5n9|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返回「
卧薪尝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