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台灣斷層 的原始碼
←
台灣斷層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台灣活動斷層''' </p> |- |<center><img src="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09/11/24/11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353270 圖片來自ltn] </small> |} '''台灣活動斷層'''主要分布在[[台灣西部]][[麓山]]帶與[[平原]]交界處及[[台灣東部]][[花東縱谷]]區域,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經濟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中央地質調查所]]發表之2012年版「二萬五千分之一活動斷層圖」,[[台灣]]共有33條[[斷層|活動斷層]]。另有4條存疑性斷層未列入編號<ref>{{cite web|url=http://fault.moeacgs.gov.tw/MgFault/Home/pageMap?LFun=1|title=台灣活動斷層|author=經濟部|date=2016-02-08|access-date=2016-02-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625151911/http://fault.moeacgs.gov.tw/MgFault/Home/pageMap?LFun=1|archive-date=2017-06-25|dead-url=yes}}</ref>。 ==介紹==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中央地質調查所]]曾在1998年出版了[[比例尺]]五十萬分之一的臺灣活動斷層分布圖,其中包含活動斷層與存疑性活動斷層共51條。2000年經過修正的第二版,包含活動斷層與存疑性活動斷層共42條。2012年,依據多年的地質調查結果,包括已完成的比例尺二萬五千分之一斷層條帶地質圖、[[地球物理]]探勘、地下地質調查與[[槽溝]]開挖調查等資料,重新繪製活動斷層分布圖。2012年版活動斷層分布圖中包括地表斷層長度超過5公里的斷層共33條,此次也將以往所區分的存疑性活動斷層予以移除。 臺灣活動斷層分布圖中僅考慮長度大於5公里的斷層,主要原因是比例尺五十萬分之一的分布圖中,[[可製圖單位]]的長度大約為5公里。在第一版與第二版的活動斷層分布圖中,由於缺乏地質調查資料採用了很多地形特徵來作為研判斷層是否存在的依據,最常見的是[[線形]],它是指在航空照片或遙測衛星影像上所見到的線狀特徵;很多的地形特徵也被當作斷層,例如將地形[[崖]]或線狀崖直接稱為[[斷層崖]],但都沒有地面檢驗資料證明它是否為斷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進行許多的地面調查、地質[[鑽井]]與挖溝調查工作,對於缺乏地質證據的斷層也在2012年版分布圖中予以移除<ref>{{cite web|url=http://fault.moeacgs.gov.tw/MgFault/index.php/2017-06-16-09-18-50/2017-06-22-05-59-26|title=臺灣活動斷層分布圖與說明書|author=經濟部|date=2016-02-08|access-date=2019-05-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16075930/http://fault.moeacgs.gov.tw/MgFault/index.php/2017-06-16-09-18-50/2017-06-22-05-59-26|archive-date=2019-05-16|dead-url=yes}}</ref>。 ==斷層一覽== 活動斷層的定義主要依據是斷層上一次的活動時間,也就是[[更新世]]晚期以來曾經活動過的時間基準。判斷地質活動年代,是利用斷層兩側地層之接觸關係推論斷層活動的年代範圍,或經由斷層所切穿的[[地層]]來研判斷層活動的年代。在地質上,[[全新世]]是指現在的地質時代,也就是現在的這個[[間冰期]]的開始時代,時間約從距今11,500年以前至現在,由於定年技術的進步與定年材料的獲得相對容易,第一類活動斷層的判定沒有太大爭議。至於[[更新世]]晚期,是指最後一次冰期的時間,時間約距今12,6000年前至11,500年以前,中央地質所採用的基準是距今100,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期間。由於要瞭解斷層最近一次的活動時間,取決於地質材料的定年資料,以臺灣地區快速的沉積速率與侵蝕速率,某些沉積物很難得到定年材料,因為大多超過[[碳十四]]定年的範圍。由於岩層在沉積後才有斷層的發生活動,有些更早沉積的岩層是後來才有斷層作用,因此錯移[[更新世]]中期岩層(距今781,000年以來所沉積的岩層)的斷層,也有可能斷層作用發生的時間是在更新世晚期。 共分為三類斷層:第一類斷層、第二類斷層與存疑性活動斷層<ref>{{cite web|url=http://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52723&ctNode=1233&mp=105|title=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介紹台灣活動斷層|author=經濟部|date=2016-02-08|access-date=2016-02-06|archive-date=2021-02-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202023511/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52723&ctNode=1233&mp=105|dead-url=no}}</ref>。 *第一類活動斷層的標準: #[[全新世]]以來曾經發生錯移之[[斷層]]。 #錯移或[[潛移]]現代結構物之斷層。 #[[地震]]相伴發生之斷層 #錯移現代[[沖積層]]之斷層 #地形監測證實具[[潛移]]活動性之斷層 *第二類活動斷層的標準: #[[更新世]]晚期以來曾經發生錯移之斷層。 #錯移階地堆積物或台地堆積層之斷層 *[[存疑性活動斷層]] #將[[第四紀]][[岩層]]錯移之斷層 #將[[紅土]]緩起伏面錯移之[[斷層]] #地形呈現活動斷層特徵,但缺乏地質資料佐證者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台灣斷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