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台灣論 的原始碼
←
台灣論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台灣論'''<br><img src="https://im1.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001/018/11/0010181182.jpg&v=3c224ac2&w=348&h=348"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81182 圖片來自books.com.tw]</small> |} 《'''台灣論:新傲骨精神宣言'''》(新ゴーマニズム宣言スペシャル・台湾論)是[[日本]]漫畫家[[小林善紀]]<ref>[https://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key/%E5%B0%8F%E6%9E%97%E5%96%84%E7%B4%80/cat/all/adv_author/1 小林善紀],search.books.com.tw</ref> 的[[漫畫]]作品,為小林所著漫畫《傲骨宣言|ゴーマニズム宣言》系列作品之一,於2000年11月在日本以原文[[日文]]出版,於2001年2月在[[台灣]]以[[中文]]出版。作者試圖以台灣這個在東亞仇日風潮中的特例來說明戰前日本以及[[愛國主義]]的偉大,但由於其取材角度的偏頗而引發波瀾。中華民國政府還曾一度拒絕小林善紀入境。小林也把這些對他的反應畫在後續的漫畫作品裡。有一群跨國學者以《台灣論》引出的問題討論編輯了一本書《反思〈台灣論〉:台日批判圈的內部對話》。 ==台灣各界評價== 該書中文版出版後一度引起不小的爭議,各族群隨政治立場或價值觀的不同而對其評價兩極,但越引起爭議反而越多人知道這本書的存在。 ==出版書籍== 《新・傲骨宣言SPECIAL 台灣論》 *原文版:2000年10月6日、ISBN 978-4-09-389051-X [[小學館]] *中文版:2001年2月1日、ISBN 978-957-801-279-9 [[前衛出版社]] ===續集=== (該書是小林善紀新傲骨宣言系列第十集) *《新・傲骨宣言〈10〉》2001年7月、ISBN 978-4-09-389010-2 小學館 *《第二波台灣論》2001年12月5日、ISBN 978-957-801-332-9 前衛出版社 === 相關書籍 === *2001年5月1日因應「台灣論事件」,由前衛出版《台灣論風暴》,ISBN 957-801298-5 * [[謝雅梅]] 『台湾論と日本論-日本に来たら見えてきた「台湾と日本」のこと』(取材同行記と対談を含むエッセイ集) ISBN 4893467069 * [[東アジア文史哲ネットワーク]]編 『“小林よしのり「台湾論」”を超えて-台湾への新しい視座』(33名の日・台・中の研究者による批判書) ISBN 4878933895 * 小林善紀&[[金美齡]] 『入国拒否-『台湾論』はなぜ焼かれたか』(著者らによる分析) ISBN 4344000951 * [[蔡焜燦]] 『台湾人と日本精神(リップンチェンシン)-日本人よ胸を張りなさい』(第6章で『台湾論』出版の影響と批判の背景が述べられている)(文庫・加筆版) ISBN 978-4094024166 * [[許國雄]] 『台湾と日本がアジアを救う-光は東方より』(『台湾論』には本書の著者の主張を参考としている箇所が方々にある) ISBN 4944219199 ==爭議觀點== *作者引述[[奇美]]董事長[[許文龍]]和[[偉詮科技]]董事長[[蔡焜燦]]說辭,指[[慰安婦]]均為自願參加,根本不可能強迫前往,而且有穩定的收入,加上有嚴格的衛生管理,對她們再好不過,甚至還說能成為[[慰安婦]],對這些婦女而言反而是出人頭地。 *作者認為前台灣總統[[李登輝]]具有[[日本]]遺落許久的[[武士道]]精神,[[台灣人]]更有根深柢固的「[[日本]]精神」。其中與[[李登輝]]訪談那篇爆料出李登輝的內心世界與親日思想。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40 繪畫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台灣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