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吳沙墓 的原始碼
←
吳沙墓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吳沙墓</p><img src="https://00.ifreesite.com/world-i/taiwan_flag.png" width="25" ><small>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small> |- |<center><img src="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fd/tg/g3/M03/2A/E7/CggYGlZ3r6uAL8B9AAD-C9ZptPc072.jpg?proc=source%2Ftrip"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hk.trip.com/travel-guide/taipei/city-24048403/ 圖片來自trip com]</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3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等級''' 直轄市定古蹟<br> '''公告時期''' 1985年<br> '''登錄類別''' 墓葬<br> '''地理位置''' 新北市貢寮區仁里段522地號<br> </small> |} </div> '''吳沙墓'''位於[[草嶺古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1985年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是清代開墾[[臺灣]][[宜蘭縣|宜蘭]]的[[吳沙]]之墳墓,今所見乃1931年整修後的吳沙墓。<ref>[http://www.funeralinformation.com.tw/Detail.php?LevelNo=868 清朝古墓 ----- 吳沙墓],台灣殯葬資訊網</ref> ==生平事蹟== *吳沙乃[[福建]][[漳州]]人,有「開蘭始祖」之稱。1776年,[[林元旻]]由[[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成功入墾[[淇武蘭]],為漢人入墾[[蘭陽平原]]最早者。 *西元1684年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隨著漢人由南而北的墾拓,至十八世紀末,在臺灣西部建立了漢人的農耕社會。隨著拓墾的進展,原先位處臺灣東北僻遠之地的噶瑪蘭,已漸有漢人履足跡於其上。起先多為商人番割而已,一直到乾隆時期,才有漢人嘗試進入開墾,但仍然沒有成功。 *1796年,吳沙率三籍移民入墾才開始有所成就。在入蘭之前,吳沙已在宜蘭北境的三貂地區,從事農商活動,對噶瑪蘭情形,略知一二。吳沙入蘭後,又採取縝密有組織的集團開墾方式,所以順利的建立漢人聚落,如頭圍、二圍等。 *清嘉慶一朝,宜蘭漢人已開墾噶瑪蘭大部份平原的土地,並形成漢人農耕社會。 *在1798年去世,臨終前吩咐家人要把自己葬在三貂(即今址)。 *吳沙墓建在清[[嘉慶]]3年(西元1798年),設立地點為現今的[[新北市]][[貢寮區]][[仁里里 (貢寮區)|仁里里]][[澳底]]一帶,剛好在[[草嶺古道]]上。嘉慶年間,噶瑪蘭通判[[楊廷理]]前往吳沙墓祭拜,并撰聯曰:'''天開草昧撫番岸絲諍道合中庸,地辟蘭陽踐土食毛民懷大德'''。 *到了西元1810年清朝才將他正式收入版圖。 *1888年,吳沙墓首次翻修,1931年吳沙墓再次整修,並在上面加上刻字寫:皇清例授武信郎顯考諡春郁吳公墓。<ref>[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0819000033 吳沙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f> == 參見 == *[[吳沙]] *[[蘭陽平原]] *[[吳沙夫人墓]]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Category:927 宗教建築;陵墓]]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吳沙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