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吴哥窟 的原始碼
←
吴哥窟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px 10px 20px;">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吴哥窟</big> ''' |- | [[File:吴哥窟2.jpg|缩略图|居中|吴哥窟[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13/2a6c2dd960f04b4b85e29778c0fca878.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75090488_560034 来自搜狐网 图片 ]]]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吴哥窟 '''外文名称''' :AngkorWat '''原 名''' :VrahVishnulok '''地理位置''' :柬埔寨 ''' 建 立 者''' :SuryavarmanII '''类 型''' :高棉式建筑宗教印度教、大乘佛教 |} </div> '''吴哥窟'''(Angkor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暹粒省暹粒市北5.5公里,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神庙。吴哥窟是吴哥古都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圣殿,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供奉化身为逝去的国王暨毗湿奴,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 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 吴哥窟结合了高棉历代庙宇建筑的两个基本的元素:立体庙山的多层方坛和平地庙宇的回廊[8]。吴哥窟中央的庙山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平台组成,层层高叠,形如金字塔,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庙山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三道回廊象征须弥山所在地的土、水、风;庙山周边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多年从事吴哥窟维修工作的法国远东学院古迹维修专家[[莫里斯·格莱斯]](MauriceGlaize)认为“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以造型之雄伟、布局之平衡、比例之协调、线条之优美,威风赫赫,可比美世界上任何最杰出的建筑成就,而毫不逊色。”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SMQKF4J0524EVSV.html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柬埔寨吴哥窟],网易 2018-09-27</ref>。 ==历史沿革== 吴哥王朝的历史始于9世纪,第一位国王[[阇耶跋摩]]二世带领国家脱离爪哇的统治,恢复了柬埔寨的独立。公元802年,他自立为王,建都于库楞山。经过几代国王的努力,到12世纪初,吴哥王朝的版图扩张到今日[[泰国]]的大半疆域。每代国王都兴建自己的国庙。 ===苏利耶跋摩二世=== 12世纪初叶苏利耶跋摩二世弑叔君[[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一世夺得王位,新王迁都吴哥。因为苏利耶跋摩二世靠非正统方法获取王位,为了巩固威望,必须大兴土木,营造比前任所有国王建造的七百多座庙宇规模更为宏大的庙宇,作为国庙和他自己的将来升天的太庙。 苏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湿奴]],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Divakara)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太庙[27][28],供奉毗湿奴,名之为“毗湿奴神殿”。建造时间历时30年[29],赶在他升天之时完成。 ===中国文献记录=== 根据中国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1225年着《[[诸蕃志]]》记载:“真腊……其地约方七千余里,国都号禄厄。官民悉编竹复茅为屋,维国王镌石为室,有青石莲花池沼之胜,跨金桥,约三十馀丈。殿宇雄壮,侈丽特甚”。禄厄(Lokor)来自梵文nagara,即都城之意,后音变为“吴哥”。 元成宗[[铁莫尔]]在元贞二年(1296年),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使团在1296年二月二十日取海路从[[温州]]开洋,顺东北贸易风,经七洲洋(西沙群岛海面),三月十五日抵达占城,前后26日;由占城逆风而行、经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今洞里萨湖),经四个多月,至七月才到吴哥国码头(“干傍”)登岸。周达观和他的使团驻吴哥一年。回国后周达观撰写了关于真腊风土民情的报告《真腊风土记》。《[[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班墓”:[[鲁般]]墓在南门外一里许,周围可十里,石屋数百间。,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 元朝航海家[[汪大渊]]在1330年-1339年间曾游历吴哥,他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这表明在十四世纪中叶,吴哥窟已经从印度教寺变为为佛寺。汪大渊还报告吴哥窟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十分华丽,有“富贵真腊”之语。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绶出使真腊。尹绶从[[广州]]出发从海道经占城,过淡水湖(今洞里萨湖)、菩提萨州、经吴哥窟抵达真腊。尹绶回国后将真腊国的山川、地理和吴哥都城所见,绘画成图上呈明成祖<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f7c8240102z81w.html 吴哥窟,一个美丽的问号],新浪博客 , 2019-12-02 </ref>。 [[File:毗湿奴神殿.jpg| thumb |right| 260px |毗湿奴神殿[https://dimg02.c-ctrip.com/images/100l060000001tnysD233_R_710_10000_Q9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travels/siemreap599/2303357.html 来携程旅游网 图片 ]]] ===一些学者认为,吴哥窟是苏耶跋摩二世的皇陵=== 根据有三个方面: 1、与吴哥大多数其他寺庙朝东,面对朝阳不同,吴哥窟正门朝西,面向日暮。根据[[荷兰]]考古学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殡葬风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庙则朝东。 2、画廊浮雕逆时针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礼时在墓地巡行的方向。 3、吴哥窟画廊中苏耶跋摩二世与毗湿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后升天成毗湿奴长驻毗湿奴神殿之意。 ==地理交通== 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暹粒市(SiemReap)北约5.5公里,即北纬13°24′45″,东经103°52′0″。 暹粒-吴哥国际机场(代号:REP)有航班直达[[曼谷]]、[[新加坡]]、[[吉隆坡]]、[[胡志明]]市、[[台北]]、[[广州]]、[[成都]]等各地。也可搭航班到柬埔寨首都金边,然后由陆路搭长途汽车或由水路搭快艇到暹粒市。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离暹粒市中心最近的古迹。在吴哥窟北2公里是吴哥王朝的最后国都大吴哥(AngkorThom);[[巴云寺]]、空中宫殿、[[巴肯寺]]和[[巴普昂寺]]都在此城中。吴哥窟西北3公里有巴肯寺,东北4公里有[[豆蔻寺]]、[[茶胶寺]]等古迹。人到吴哥窟旅游,TukTuk和摩托是柬埔寨最常见的短途交通工具。所谓TukTuk,就是摩托三轮车。单人做摩托车最快速,但如果带行李,或者多人出行,坐TukTuk更佳。TukTuk车速度大约与普通小轿车差不多。 ==气候== 吴哥窟地处低纬度地区,属热带气候,11月至4月是柬埔寨的冬季,吹较干凉的东北季风,平均气温为25℃~32℃,是最佳旅游季节。5月至10月是夏季,因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气温徘徊在33℃左右,加上雨量充沛,相对湿度高达90%。11月至次年3月是柬埔寨的旱季,天天丽日蓝天,气温凉爽。5—9月是雨季,酷热潮湿不宜。 ==吴哥窟之废弃==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吴哥逐渐丧失了柬埔寨地理和行政中心的地位,统治中心向南方转移。一些学者认为吴哥的衰落是因为一场大灾难导致的;然而[[迈克尔·维克里]]、[[奥利弗·威廉·沃尔特斯]]、[[大卫·钱德勒]]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海上贸易迅速扩张有关。1431年,[[暹罗阿瑜陀耶]]王国入侵吴哥,俘虏大量人口,高棉国王[[博涅亚]]向南迁都至金边,柬埔寨历史进入了所谓的“黑暗时代”。 次年,吴哥窟被高棉人遗弃,森林逐渐复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16世纪,此寺被称为“AngkorWat”;“Angkor”,来自nagara(都城),Wat是高棉语中的“庙”,“AngkorWat”即“都城庙”。 ==被“发现”== 在那段地理大发现的主要时期,柬埔寨完全没有引起西方的兴趣。因该国既不强盛也不富裕,与淘金、香料之路相去甚远。到16世纪末,造访人数增加,因柬埔寨前后几位国王陆续召来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和[[马尼拉]]的[[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并未顺利完成这趟探险之旅,但柬埔寨已引起他们的注意。开始有书籍或篇章专门讨论柬埔寨,吴哥遗址自然包括在内。一些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杂文作家借由这些记载,得知古城重现的消息,并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1856年,方济各会修士和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游历吴哥,并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迪尤哥·都古托]]报告其游历吴哥的见闻:城为方形,四门,有护城河环绕……,墙壁的石块巨大无比,似乎连成一体……建筑华丽宏伟,想必是帝王的宫殿。护城河水由东和北方流入,由西和南面流出……。吴哥寺建筑举世无双,其超绝非凡,笔墨难以形容。但[[达·马格达]]连那的报告,被世人目为天外奇谈,一笑置之。 1819年,周达观《真腊风土记》<ref>[https://guoxue.chazidian.com/guoxuezixun/52381/ 《真腊风土记》:古代的吴哥城],查字典国学网,2019-12-27</ref>的法文翻译本首次在巴黎刊行,此后陆续有欧洲人访问吴哥。 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着《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报告吴哥状况,但未引人注意。 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热带动物,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1863年在[[巴黎]]和[[伦敦]]同时发表文图并茂的法文游记《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他在第十二章《吴哥窟》中写道:吴哥是古高棉王国的国都……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一见到吴哥的寺刹,人们立刻忘却旅途的疲劳,喜悦和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一瞬间间犹如从沙漠踏足绿洲、从混沌的蛮荒进入灿烂的文明。 [[穆奥迪]]游记,激发法国人和[[欧洲]]人对吴哥窟的浓厚兴趣。[[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森]]是世界上最早拍摄吴哥窟照片的摄影师。他受到穆奥游记的启发,1866年3月抵达吴哥,拍摄了世界上最早的吴哥窟照片,1867年他在爱丁堡出版了《柬埔寨的古迹》一书。 1866-1868年由[[法兰西]]护卫舰舰长[[杜达尔·德·拉格雷]]和陆军中尉[[弗朗索瓦·加尔尼埃]](安邺)率领的法国的湄公河考察团,对吴哥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科学考察,团员中还包括陆军中尉兼考古学家[[德拉波]](LouisDelaporte)。德拉波将大约七十件吴哥窟的雕刻和建筑物带回[[法兰西]],在1867年和1878年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赶上欧洲兴起的一股收藏东方文物的热潮。他在1880年出版了《柬埔寨游记-高棉的建筑艺术》,书中附书中附带多幅素描画。他后来两度重返吴哥窟,收集实物样本。1886年再四度到吴哥窟收集文物;他的藏品后来被收入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随同德拉波前往吴哥的,还有法国摄影师[[艾米尔·基瑟尔]],1866年他发表《[[亚洲]]》画册,其中的吴哥窟照片使人们可以目睹吴哥窟的雄伟风采。1873年法兰西湄公河考察团出版了由团员安邺执笔的《印度支那考察之旅》,其中也收入[[德拉波]]的吴哥窟素描画。 1873年[[美国]]旅行家FrankVincent(1848-1916)出版《[[白象之国,东南亚目击记-缅甸、暹罗、柬埔寨、南圻旅行记]]》 ==修复工程== 1907年,暹罗将暹粒、马德望等省份归还柬埔寨。1908年起,[[法国]]远东学院开始对包括吴哥窟在内的大批吴哥古迹进行为期数十年的精心细致的修复工程。吴哥窟的190米宽的护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挡森林的围困,因此吴哥窟比其他吴哥古迹,保存得最完整。但仍然杂树丛生,有些树根深植入部分建筑物的红壤砖缝隙,逐渐将缝隙扩大,最后将红壤砖推落,使建筑物坍塌。修复工程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清除杂草、树林、积土、白蚁,稳定地基,支撑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然后运用考古学家在[[希腊]]雅典和[[印度]][[尼西亚]]、爪哇等地古迹重建工作中发展起来的分析重建术,运用在吴哥古迹的重建上。清理吴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 30年代,开始用分析重建术复原吴哥窟。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须用遗址的原来材料,按原来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复原遗址,只有在原物无存的情况下才允许适当使用代替物。这项工作到了六十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动荡而停顿,于1990年代重新展开。[[吴哥寺]]在十四世纪中叶成为大乘佛教寺,因十三世纪时真腊国王[[阇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为国教。十五世纪初叶暹罗入侵吴哥之后,因暹罗人信奉上座部小乘佛教,吴哥寺变为上座部佛寺。此后吴哥寺一直是上座部小乘佛寺,延续至今。 ==身世之谜== [[File:那伽蛇神像02.jpg|260px|缩略图|右|那伽蛇神像[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4/c9bbb6251ef245c5b4eec9a72793af34_th.JP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36124412_765843?sec=wd 来自搜狐网 图片 ]]] 吴哥窟是由—个叫做吉篾(今名叫[[高棉]])的东南亚民族所建,时间大概从公元802年起,那时阔耶跋摩二世建立了辉煌的高棉帝国,繁荣昌盛达6百年之久。 在12世纪时,吴哥建筑达到了艺术上的高潮。当时建造的吴哥庙,所有的墙壁全都刻有精美的浮雕,每个平台的周围都有面向四方的长廊,连接着神殿、角塔和阶梯,即使长廊的墙上也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话故事的浮雕。吴哥庙不仅本身规模宏大无比,庙宇的外面还有一条将近10米宽的堤路。直通庙宇的大门,堤路的两边也都竖立着巨大威严的那伽蛇神像。—般说来,世界各国所有的庙宇都是坐西朝东,而唯独[[吴哥庙]]大门朝西,这使后来研究古代高棉的考古学家百思不解。此后,吴哥王朝的历代国王的建城工作就—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 吴哥文明的建筑之精美令人望之兴叹,然而却在15世纪初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吴哥地区又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有—座曾经辉煌的古城隐藏在其中。直到19世纪[[穆奥]]发现这个遗迹以前,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都—无所知。 按说任何—个民族的文化都应有它的延续性,何况吴哥是—个曾经繁荣过600年的王朝,但它的文化竟一下子就忽然中断、忽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据考察,在吴哥地区过去曾有一百万人口以上居住,这个民族和这些人们到底到哪儿去了呢?这真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不过经专家推测,极有可能是因为外敌的入侵,但外敌入侵。这可能导致王朝的改朝换代,但却无法使—个民族的人民统统消失<ref>[http://www.sohu.com/a/230429384_501362 吴哥窟:古寺的历史 ],搜狐网 , 2018-05-04 </ref>。 ==整体布局==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从空中乘坐热气球就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吴哥窟寺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西大门。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廊,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乃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那里的台阶陡峭,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这寓意着人们到达天堂需要经历许多艰辛。 吴哥窟的护城河呈长方形如口字,东西方向长1500米,南北方向长1350米,全长5700米;河面宽190米。[[护城河]]外岸有砂岩矮围栏围绕。护城河上正西、正东各有一堤通吴哥窟西门、东门;东堤是一道土堤,西堤长200米,宽12米,上铺砂岩版,古时西堤是裹金的。护城河内岸留开一道30米宽的空地,围绕吴哥寺的红土石长方围墙。围墙东西方向长1025米,南北方向阔802米,高4.5米。围墙正面中段是230米长的柱廊,中间树立三座塔门。正中的一座塔门,是吴哥窟的山门,它和左右两塔门有二重檐双排石柱画廊连通。画廊外侧(西侧)石柱顶部的天花板,装饰着莲花和玫瑰花图案。各塔门都有纵通道、横通道,交叉成十字形,纵通道以出入寺院,横通道以游览画廊。此三座塔门的纵通道特别宽阔,可容大象通过,又名象门。三座塔门的顶部塔冠,虽已残缺不全,但正中的一座,恰好比左右两座高些,仍然像一个山字形,多少保留着原来比例,和吴哥窟顶层正面看的三座宝塔相呼应。围墙的其他三面的塔门,较小和简单,而且只有小径可通,很少人去。南塔门之下供奉一尊[[毗湿奴]]雕像。苏耶跋摩二世在位时,这尊毗湿奴像原本是供奉在吴哥寺顶层神庵内,在吴哥寺改宗佛教后,由顶层神庵请来此地守护。画廊内侧(东侧)是石壁,间以葫芦棂窗。 ==画廊壁朝== 西的一面饰以舞女浮雕;画廊壁朝东的一面,装饰着跳舞或骑兽武士和飞天女神。 门南的一尊飞天女神浮雕,是寺庙内独一无二露齿微笑的飞天女神。由围墙包围的寺庙大广场,占地面积82公顷。除去位居中央的寺庙,这一片广场是古代城市和王宫的遗址,王宫遗址在寺北。如今古城和古王宫都荡然无存,满地被森林覆盖,只遗留下一些街道的轮廓。 由寺庙围墙西塔门通寺庙西山门的大路,宽9.5米,长约350米,高出地面1.5米,路面用砂岩石片铺砌;石路左右两边排列著七头眼镜蛇保护神。路南、北各有一座名为藏经阁的建筑物,其每个基点上都有出入口。往东,路北,在藏经阁和寺庙之间,有一片荷塘,绽放各色荷花;路南对称位置的水塘,则是清水一泓。路段尽头是一条通[[吴哥寺]]庙山门的十字阳台,称为王台。王台左右有狮子守护。水塘和王台都是后人添加的。 ==中心建筑== 十字王台尽头是吴哥寺的中心建筑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须弥座,依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叠而成的三个围囿,中心矗立五座宝塔为顶点,象征须弥山。美国学者艾丽娜·曼妮卡解释这三层回廊各代表国王、婆罗门和[[月亮]]、毗湿奴。各回廊的每个基点上建立廊门,上中两层的回廊,四隅设置塔门,每层塔门的四座宝塔,中央宝塔形成五点梅花图案。由于寺庙的朝西取向,因此上一层须弥座的位置,并非在下一层须弥座的正中,而是略略靠后偏东,为西边画廊留出更多空间;因为同样原故,西边的台阶不如东边台阶陡峭。 第一层的须弥座由砂岩石垒成,高出地面约3米;须弥座之上,有高3米许的回廊,围绕吴哥寺如口字。回廊如长方形,南北方向长190米,东西方向长220米。回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门和八座廊门,四隅各一座塔门,正西、正东各三座廊门,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门。塔门和廊门有内、外二石阶,可通第一层内院、寺庙外院。回廊的内侧墙壁既是寺的外墙兼巨型画廊。回廊的外侧,有两排并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撑画廊拱顶,另一排支撑半拱顶边廊。回廊的二重檐拱顶,覆盖陶瓦,保护画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晒雨淋。 画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余,长近百米,全长达七百余米,绕寺一周。浮雕描绘印度两篇著名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吴哥王朝的历史。从西北壁角按反时钟方向,西画廊展示罗摩衍那中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击败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的场面,和[[摩诃婆罗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战争的故事。南画廊有几幅浮雕,和吴哥王朝历史有关,其中一幅描绘苏耶跋摩二世头戴王冠,在宝座上赤足盘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后手靠着宝座扶手,左右侍从各二,手执长扇,为王扇风,身后还有宫女,手持巨型蜡烛,白日点燃。 ==传说故事== 接下去是[[印度]]神话中32层地狱和37重天堂。东画廊描绘古印度神话[[普拉纳斯]]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毗湿奴搅乳海:毗湿奴令92尊阿修罗和88尊天神把蛇王[[婆苏吉]](Vasuki)充绳索搅动乳海。接着的毗湿奴击败阿修罗的场面是16世纪后人所加。北画廊显示毗湿奴第八化身黑天战胜[[阿修罗班那]]。西北和西南角廊的画面较小,一般多是描述罗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 ==建筑艺术== 吴哥窟布局十分均称,富有节奏。吴哥窟建筑群,有两种形式的对称,镜像对称和旋转对称。从[[护城河]]、外郭围墙到中心建筑群,以横贯东西方向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现准确的镜像对称:甚至广场大道中轴线上南北两个藏经阁、两个水池,也对称的分布在两边。从广场大道望吴哥寺见正中一高塔,两座较小的塔在左右对称地陪衬著,构成一个山字形。寺庙顶层的五子梅花塔群,除了中轴对称之外,有更严谨的两种旋转对称:从东、西、南、北四方,呈现相同的山字形构图,成90度旋转对称。还有第二组90度旋转对称:从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对角方向看,也是一样的山字形构图。五座宝塔也只有如此安排,才有最大限度的对称效果,四面八方地重复展示同一造型主题。 台基结构,源自[[希腊]],传入印度,从印度传入真腊后,演变成为吴哥窟建筑重要特色之一。可能是因为[[柬埔寨]]常遭受媚公河泛滥之灾,时至今日许多民居任搭在高架上以避洪水,吴哥许多古迹都台基。十世纪初的巴肯寺有五层台基,十世纪中叶的空中宫殿有四层台基。吴哥的台基起初可能是避洪水,到后来台基发展成为吴哥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河水不到的高层建筑,如吴哥窟第二三层的内院小藏经阁,也都有了台基。 十三世纪中叶吴哥窟的三重台基和五座中央宝塔更成为[[印度]]神话中须弥山的象征。须弥山有五座山峰。[[巴肯山寺]]、空中宫殿虽有多重台基,但毕竟只有一座中心宝塔,还未能完全代表须弥山。吴哥窟顶层有五座宝塔,则完全地象征须弥山的五峰。吴哥窟的台基,也从早期平整的简单台基,演化为富有艺术性的须弥座形式,上下宽,中间略窄,构成束腰;束腰有水平棱装饰,雄健而简洁。台基在中国古典建筑中,也占重要地位,多层台基也是常见的建筑形式。吴哥窟台基和中国古典台基最大的差异,在于台基周边的建筑物;中式台基周边常围以高一米左右的望柱和石栏,吴哥窟的台基的周边则围绕着4-5米高的石柱回环画廊。吴哥窟的多层台基比同层数的中式台基高出几倍。 回廊是吴哥窟另一个突出的建筑艺术特色。吴哥窟的回廊由三个元素组成,内侧的墙壁兼朔壁,外向的成排立柱和双重屋檐的廊顶。这三个元素除去明显的实用功能之外,对于美感的贡献,三者缺一不可。长长的画廊,数十根立柱,一字排开,为吴哥窟的总体外观,添加横向空间的节奏感。画廊的重檐,为吴哥窟的外观添加纵向节奏感。回廊首先出现于空中宫殿的顶层台基,而在吴哥窟发展到颠峰,三层台基各有回廊,如同乐曲旋律的重复,步步高,步步增强,最终归结到主体中心宝塔。 吴哥窟的上圆下方的密檐石塔,上层实心,叠涩拱顶,下层和长廊有机地结合成为塔门,塔内设立神盦。圆形宝塔的轮廓,呈抛物线形,围着八九层美观的莲花檐。吴哥的石塔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9世纪初,吴哥的塔是一座座独立的密檐式塔,10世纪出现了排列在平台上的塔群,如[[豆蔻寺]](921年)、东梅奔(951年)的双子塔,而空中宫殿的中心塔则矗立在有回廊的祭坛之上,11世纪初的茶胶寺(1001年)是典型古印度式金刚宝座塔,有五座宝塔在三阶宝座之上。[[塔布茏寺]](1191年)的宝塔和长廊结合成为塔门长廊,这里可见吴哥窟外郭长廊原型。吴哥窟之所以被称为高棉建筑艺术登峰造极之作,正因为它有机地融合了前期建筑艺术中的宝塔、长廊、回廊、祭坛等要素:宝塔和回廊融合成为塔门回廊,塔门回廊又和祭坛融合为一体,堆栈成为有多层塔门回廊的祭坛<ref>[https://new.qq.com/omn/20181228/20181228A0ENYG.html 东南亚历史:吴哥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式与吴哥文明的创造],腾讯网, 2018-12-28 </ref>。 ==浮雕艺术== [[File:浮雕艺术.jpg|260px|缩略图|右|浮雕艺术[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1012/406a43e84bb04b2c9255ce90826dd229.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58932137_100204784 来自搜狐网 图片 ]]] 吴哥窟的圆雕并不出色。台基上的圆雕神像沉重而呆板,但浮雕却极为精致且富有真实感。在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干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其中围绕主殿第1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满布浮雕。东壁的搅乳海图,北壁的毗湿奴与天魔交战图,西壁的猴神助[[罗摩]]作战图等,均描绘神话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则为世俗题材。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且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从里边向外望,赫然发现,墙上有许多婀娜多姿的人像浮雕,据说是象征仙女下凡,以千年前的雕刻技术来说,竟然能把仙女刻画得如此活灵活现,而且每一尊的表情、面貌、衣着完全不同,真可说是鬼斧神工之作。这一群手足舞蹈的美丽仙女叫做[[阿帕莎拉]],又被喻为是东方的[[蒙娜丽莎]],相传是由浪花所变成的。宏伟的吴哥窟正因为有了这群俏丽的仙女环绕,而整个鲜活了起来。 除了墙外的仙女引人侧目,走在神庙里,处处可见精美细腻的刻画,有时是在柱子上,有时是在墙角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甚至是两者交替的作品也都不难发现。就连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栅栏,当阳光透过窗子洒入长廊,更融合出一种人文与自然交错的美感<ref>[http://www.sohu.com/a/74135678_395982 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吴哥窟 ],搜狐网, 2016-05-08</ref>。 ==景区保护== 1992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同时也将它列入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又号召世界各国为保护吴哥古迹出力,鼓励柬埔寨政府保护现场。自1993年开始,世界各国对吴哥窟的保护工作重新展开。[[德国]]飞天女保护工程(gacp)正致力于保护吴哥窟的飞天女和其他浮雕装饰免遭损坏。该组织的调查发现,约有20%的神像条件极差,主要是因为岩石的自然侵蚀和风化,但一部分也因先前保护不当。修理工作还包括修理结构倒塌、防止进一步倒塌等其他项目;例如自2002年以来,上层围廊的西外墙,一直用棚架支撑。与此同时,2005年日本的维修队完成了周边廊内北藏经阁的恢复工作。 1993年当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一年,吴哥窟只有寥寥无几七千多名游客,时至今日吴哥窟已成为旅游胜地,参观人数数字虽未曾公布,但根据柬埔寨旅游局资料,2004年柬埔寨全国迎来超过100万人次的国外游客,其中57%计划到吴哥寺里参观。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涂鸦之外,游客的涌入造成的损害较小。寺内的大型浮雕也已用绳栏保护,而地面则加盖木板保护。虽然大部分维修保养工作是由外国政府赞助的队伍进行,而不是由柬埔寨当局进行,但旅游业还是为维修工作提供一些额外资金,全吴哥境的门票收入中,约有28%用于吴哥寺。 经过世界各国古迹维修专家们,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派往柬埔寨的古迹维修队的十年努力,将原是一片废墟的周萨神庙修复完毕,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2004年7月4日决定,将吴哥古迹从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除名。吴哥古迹包括吴哥窟的维修工程仍然继续。 =景区介绍= [[File:巴肯山.jpg|260px|缩略图|右|巴肯山[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11/df75ce1d556343e1b767a21d9e981515_th.jp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68571065_115118 来自搜狐网 图片 ]]] ===巴肯山简介=== 巴肯山(Bakheng)是吴哥主要遗迹群内的一座小山丘,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以骑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吴哥庙宇遗迹,是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I)开始以大吴哥城附近地区为首都後的第一座国庙,亦奠下後来吴哥建筑的基础格局。山顶上的巴肯寺(PhnomBakheng)虽然早已破败,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巴肯寺]]外有长650公尺,宽436公尺的长方形壕沟,可能是罗洛斯旧都建筑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筑上,象徵[[印度]]神话中环绕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山顶。建在巴肯山顶的巴肯寺,体现了当时高棉人对山的崇拜。这座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建筑,设计上充满象征符号:7层平台:代表七重天,最上层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108塔:除中央高塔外,下面六层共有108座小塔,代表四个月相的108天;33塔:从每一面的中轴线上看巴肯寺,都只能看到33座塔,代表[[须弥山]]上的33位神祗. ===女皇宫简介=== 柬埔寨的吴哥地区,有着上千座的古文明遗迹,其中有一座看似火红的神庙,称为”女人的城堡”。位于[[暹丽省]]西边”女人的城堡”,原名为”班德斯蕾”,照柬埔寨文来翻译,是”谋求幸福”的意思,当地人则习惯称这儿为”女皇宫”,那是因为在神庙的中央刻有许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其实,称她”班德斯蕾”也好、”女皇宫”也罢,因为不论如何称呼,这座神庙所散发的光彩,都是难以形容的。女皇宫,建于公元967年,之后,她也曾被埋藏在丛林中,长达数百年之久,直到1914年,一位名叫[[马瑞克]]的[[法国]]军人才又发现了她的踪迹。这整座神庙,总共有三层围墙来作区隔。最外围是参道,左右各有两间小庙;走道中央第二层的外侧,则是护城河;最里边一层,则是主要的T字型[[庙宇]],而在她的前方,有着两间藏经阁。第二层城墙里,才是迷人的精神所在。 ===十二生肖塔简介=== 十二生肖塔在通往吴哥通王城胜利大门的道路的前端,离在吴哥古皇宫前约1200米(3937英尺)处。可从东侧进出。这座塔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于十二世纪末建成。属拜云建筑风格。 十二生肖塔之所以称为十二生肖塔,是因为各塔上雕有不同的动物,和中国的十二生肖类似。 十二生肖塔是用来关押犯人令其忏悔的地方,怪不得塔形抽象,不具形,看不出哪一座是龙、哪一座是蛇。再从塔群看过来,正对着最高法院遗址,巍峨矗立,可想见高棉当年,也有法治威严。 ==相关文化== ===牛皮画=== 1966年5月,柬埔寨暹粒省省长赠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牛皮画《[[吴哥寺]]》纵34.7厘米,横68.8厘米。 ===朝鲜博物馆=== 2015年12月,[[朝鲜]]在世界性的旅游胜地柬埔寨吴哥窟投资了1500万美元(约135亿朝鲜圆)建造的文化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14年1月6日[[英国]]《[[独立报]]》引用柬埔寨《[[金边邮报]]》的报道,说朝鲜在吴哥窟遗址群所在的柬埔寨旅游城市遏粒建造了“伟大全景博物馆”。朝鲜以将“伟大全景博物馆”捐赠给柬埔寨为条件,获得了10年的极运营权,将赚取入场费。 由朝鲜万寿台创造社主导建设的该博物馆在朝鲜海外事业中属于最大规模。博物馆里有宽120米、高13米的大型壁画,壁画描写的是在8—15世纪迎来鼎盛时期的高棉帝国时代的日常生活、文化和历史。博物馆也展示了白头山风景和朝鲜已逝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出生的房屋绘画作品。另外,该博物馆还配备了3D电影馆和“VIP室”。 ==艺术鉴赏== 吴哥窟的艺术杰作,不仅表现在吴哥窟的建筑本身,还在于它的浮雕石刻。 吴哥窟的浮雕极其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是整个吴哥艺术的精华,在吴哥窟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其中围绕主殿第一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布满浮雕。东壁是“乳海翻腾”的传说,北壁是毗湿奴与魔怪交战图,西壁是这个故事的继续,即“神猴助战图”,南壁西半部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则为世俗题材,反映了高棉人抵抗占人入侵的战争情景。 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当时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忐示深远的空间,堪伥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表现了高棉能工巧匠的卓越艺术才能。 ==世界纪录== 最大的宗教结构:历史上建造的最大的宗教建筑是吴哥窟(城市寺庙),位于柬埔寨,占地162.6公顷(401英亩)。它是由[[高棉]]国王[[苏雅瓦曼]]二世在1113-50年期间为印度教的毗瑟奴神建造的。它的幕墙长1280米(4200英尺),在1432年被废弃之前,它的人口是8万。这座寺庙是公元900年开始修建的72座主要古迹建筑群的一部分,全长24.8公里(15.4英里)。([[吉尼斯]]世界纪录) ==旅游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和6月到10月之间分别是干季和雨季,使吴哥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面貌,尽量避免在3月到5月之间的热季旅游。出游小贴示:到吴哥窟旅游时,尽量避免在正午参观,最好带一些防晒物品,如帽子、阳伞和防晒油等。为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进入[[吴哥寺]]庙不要穿暴露服装,尽量穿长衣长裤。 ==注意事项== 1、门票:吴哥的门票分三种:一天20美元,三天40美元,七天60美元。下午5点开始卖第二天的门票,买了票就可以进去参观了(一般的选择是到[[巴肯山]]看日落),不过5:30就不会再放游人上山,一个人下山才能放一个人上山,排队的人很多,最好4:30就过去排队上山看日落。 2、安全:吴哥的许多建筑都很高,而且楼梯又陡又窄又滑(有很多沙子),要注意安全,别逞强,一双合脚的防滑的鞋是必要的。 3、防暑:吴哥中午十分炎热,最好在阴凉的神庙里或回旅馆休息,如果要争取时间,可以游览一些丛林里的景点,就好象是TaProhm,PreahKhan,TaSom等,当然,要带足够的水和食物。 4、防蚊虫叮咬:当地的蚊子及其它的热带昆虫很多,在BOOTS的药店里可以买到防蚊的乳液,虽然价钱有些贵,但是确实有用。听说有的游客被蚊子咬了后染上了疟疾。我们是在[[曼谷]]转机时在曼谷机场4层BOOTS的免税店里买的。暹粒市区的UCARE(类似屈臣氏)和LUCKYSUPERMARKET都有此类产品卖。 5、导游:如果包车,司机一般都经验丰富,可以兼做导游,讲述每个神殿庙宇的特色和历史,还可带你去一些有特色的拍摄点。如果请专业汉语导游,20-25美元/天,也可以议价。不过导游的行程和时间都有严格安排(上午07:30-12:00,下午14:30-18:30)。 6、书籍:介绍吴哥的旅游指南很多,LonelyPlanet对安排行程很有帮助,中文书籍是卡门写的《[[五月盛放柬埔寨]]》,但毕竟是几年前出版的,很多情况已经有变化。在吴哥的市场上可以买到很便宜的盗版或二手LonelyPlanet,还有很多精美的图书,大概4-6美元一本。 7、在吴哥会遇到很多孩子乞讨,出发前可以准备一些文具、小食品(如糖果)或从星级酒店带出不用的一次性洗具用品送给他们。 8、进入寺庙等地,不可穿拖鞋、短裤短裙、无袖上衣等,鞋应以轻便合脚、适宜行走为主,不宜穿新买的鞋、高跟鞋。 ==视频== ===<center>吴哥窟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光影旅行】走进你所不知道的吴哥窟</center> <center>{{#iDisplay:p0338qmcxsu|560|390|qq}}</center> <center>生活在古代 :吳哥窟之谜 第一集 </center> <center>{{#iDisplay:k0864zsvbcm|560|390|qq}}</center> <center>神秘的柬埔寨吴哥窟 一生必去的地方 </center> <center>{{#iDisplay:d03367xngct|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吴哥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