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和小修 的原始碼
←
和小修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DCDCDC" align= center| '''<big>《和小修》</big> ''' |- | [[ File:1-1501061JGO488.jpg|缩略图 |居中|220px|[http://www.exam58.com/uploads/allimg/150106/1-1501061JGO48.jpg 原图链接] [http://www.exam58.com/gskt/12241.html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和小修》]] 创作年代:明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 者:[[袁宏道]] |} '''《和小修》'''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的诗。<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3037364.html 《和小修》 ] 古诗文网</ref> 袁宏道<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034175850147526 从袁宏道辞县令看为官之道:当官是条不归路,入行前请慎重 ] 文史控;发布时间;2019-05-20 </ref> 的散文极富特色,清新明畅,卓然成家。今存其尺牍280余封,篇幅长的1000多字,短的只二、三十余字。如《[[致聂化南]]》一札:"败却铁网,打破铜枷,走出刀山剑树,跳入清凉佛土,快活不可言,不可言!投冠数日,愈觉无官之妙。 他的诗及多数散文,仅限于抒发个人情趣,不能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现实意义有限。当时一些公安派文风仿效者,则更发展了这一倾向,走上了邪路。所以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创作,瑕瑜互见,功过并存。总的来看,作为晚明的一次文学改良运动,其功绩还是主要的。<ref>[http://www.exam58.com/gskt/12241.html 袁宏道《感事》阅读答案及赏析 ] 海博学习网;发布时间; 2015-01-06 </ref> ==诗词正文== {{Cquote|<蓟州新酒白石缸, 空云影澄鸭头江。 露梢千缕扑斜窗, 黄笙藤枕梦吴舟双。 葛絺小眼如云凉, 星河放教万尺长。 >|<《和小修》>|<古诗文网>}} ==作者简介== [[File:T01d20c0e4b8057d741 (1)5.jpg|thumb|200px|有框|左|[https://p1.ssl.qhimgs1.com/sdr/400__/t01d20c0e4b8057d741.jpg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034175850147526 图片来源]]] [[袁宏道]]出生1568年12月23日,逝世日期1610年10月20日<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826e21588e13.aspx 「袁宏道简介 ] 古诗文网</ref>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f>[http://www.gasyw.cn/content/?174.html 公安三袁 ] 公安三袁网;发布时间;2017-03-15 </ref>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焦、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 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自叙以《打枣竿》等民歌时调为诗,使他“诗眼大开,诗肠大阔,诗集大饶”,认为当时闾里妇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枣竿》之类,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又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相形之下便觉得“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听朱生说水浒传》)。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一定作用。 ==视频== <center>'''美文朗诵 满井游记:袁宏道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 '''</center> <center> {{#iDisplay:g0877mgi18x|780|460|qq}} </center>. <center>'''《满井游记》(明)袁宏道 '''</center> <center> {{#iDisplay:u0166t4lxze|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和小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