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哈喇河镇 的原始碼
←
哈喇河镇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哈喇河镇'''位于威宁县城西南部,距县城52公里,办公所地在哈喇河镇马脖村。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回、苗、[[汉]]、[[布依]]5个民族,共4970户、2399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370人,占总人口的71.54%。全镇行政总面积143.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78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6%;林地1215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6.3%;牧草地200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3%;其它土地面积5151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8%。<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哈喇河镇] </ref> ==基本简介== 哈喇河镇是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通过撤乡设镇所设立的镇。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威宁自治县玉龙乡等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5〕298号),同意撤销哈喇河乡建制,设置哈喇河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地貌''' 哈喇河镇全镇平均海2370拔米,最高海拔2780米,最低海拔1960米,相对高差820米。[3] 哈喇河镇属河谷深切谷地貌,地形起伏大。成土母岩主要是石灰岩和砂页岩和玄武岩,有黄棕壤、潮湿淤泥土、灰泡黄泥土等多个土类,地形复杂。 '''下辖村组''' 所辖村:[[闸塘村]],[[马脖村]],河边村,马店村,六角村,海外村,发沙村,牛街村 生产总值:4260.0 万元。 '''产业状况''' 哈喇河镇是全县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乡镇之一,是全县著名的优质黄梨主产区,盛产黄梨、核桃等。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荞麦,经济作物有烤烟、芸豆、魔芋、红苕等;干鲜水果有梨子、核桃、桃子等;蔬菜主要有白菜、莲花白、辣椒等;中药材有党参、天麻、黄柏、半夏、杜仲等。 '''发展定位''' 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威宁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的要求,迅速提升一个产业(黄梨产业),打造全省知名品牌;夯实两个基础(基层基础、农业基础),打造全县两项特色产业(蔬菜和种草养畜);注重三项建设(环境建设、作风建设、项目建设);抓好四项工作(扶贫脱贫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人口计划生育工作)。<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基本简介] </ref> ==名优土特== '''威宁大黄梨''' 哈喇河镇是威宁大黄梨的主要产地,每到春天,梨花竞相开放,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洁白,仿佛置身一个银白的世界。当春风吹过,一阵花香沁人心脾,花瓣随风飘扬,才知道这是在花从中。一片片雪白的落蕊随风飘荡,有的飘落田间地头,像星星;有的落入河流,随着波光,载着梦想,飘向远方,形成了一到独特的风景。 ==旅游资源== '''岩石大瀑布''' 哈喇河镇岩石大瀑布位于哈喇河镇与秀水乡交界处,由岩石多年风化而成,瀑布从东向西,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仿佛置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优美环境。 '''花山节''' 花山节是苗族同胞的一个传统节日。 哈喇河镇是一个民族乡镇,苗族是哈喇河镇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牛街村的西那组、马店村的黑山营组、麦地组和箐脚组。苗族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哈喇河镇的苗族至今还保留着苗家千百年前的文化、生活习俗、节日庆典。而其中最精彩的就是"花山节"。 花山节又名"踩花山",是由古代苗族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农民们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等的盛大聚会演变而来。 节日期间,女生们穿上自己做的花衣服,一方面吸引男青年的注意力;一方面也展示自己的心灵手巧,以此取得男方的爱慕。男生们则吹起芦笙跳起锅庄舞吸引对方。每年的五月初五,在苗寨里,苗族同胞们伴着欢乐的舞蹈,品着醇香的羊角酒,听着悦耳的芦笙和动人的苗家山歌融入爱的世界。此情此景,让人流连忘返。除了这些,他们还有许多的才艺展示,例如:刺绣、射弩、蜡染、织布等,体现了苗家几千年来的勤劳、善良、热情、勇敢。丰富的文化,悠久的历史,让人神往。 即使在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美好的生活,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希望在自己的文化中快乐着,并把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让自己的文化与社会主义新文化和谐发展,奏出美妙的乐章。 '''红军坟''' 红军坟位于哈喇河镇马脖村马脖组,这里埋葬的是一位忠于革命的将士,据说叫何连高,但已无证可考。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哈喇河时,何连长因在彝良与国民党军战斗时负伤,到哈喇河轿子口时伤势发作,无法跟上部队,于是就留在轿子口柳赶生家治病,可当他病快治好去追赶部队时,一位姓王的人贪图他身上的衣服,于是在路上趁他不备时把他害了。 1968年8月,经人检举,这位姓王的人被民兵抓起来,经审问他说出了埋尸的地方,政府人员要他带民兵去找,他从一石崖下挖出尸体后,跳崖自尽。 1968年8月18日,威宁县观风海区哈喇河公社革委会买一口棺材把红军连长的尸体装着,安排民兵抬到马脖村马脖组哈喇河乡政府后面的山坡上埋葬,下葬那天,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赶来追悼,民兵抬着尸体走在前面,政府人员紧随其后,然后是学生,学生后面是人民群众,具说有几千人送葬花圈也不少,送葬队伍壮观,但除了哭泣声,没有其它的声音,场面庄严、肃穆和敬仰。 2003年9月8日,哈喇河乡党委政府召开会议,决定筹集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重新修建红军烈士墓,为红军连长立碑纪念,从这一年开始,每年清明,乡党委、政府、学校便组织干部、职工、学校师生为烈士扫墓,并逐步形成全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现在,红军烈士墓的四周山坡上长满了黄李树,春天,每逢梨花盛开时,一棵棵黄梨树就像一个个庞大的白色花圈围绕在墓的四方,就像是大自然为了敬仰这位当年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连长敬献天然花圈一样。秋天,一颗颗硕大的黄梨树结满了香甜金黄的黄梨,由绿叶陪衬着,点缀在苍翠碧绿的哈喇河谷旁,展示了当年的红军长征在今天终于为人民培育出了丰盛的革命果实。<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旅游资源]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哈喇河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