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唐献陵介绍 的原始碼
←
唐献陵介绍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唐献陵</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gugong.net/m00/21/b1/88fc437cf18f2ba8533c8eb97e3484d8.jp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img.gugong.net/m00/21/b1/88fc437cf18f2ba8533c8eb97e3484d8.jp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唐献陵介绍'''唐献陵为唐高祖李渊(公元566年—公元635年)和太穆皇后窦氏的陵寝。<ref>[https://www.gugong.net/wenhua/28346.html 唐献陵介绍 故宫历史网] </ref>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李渊]]卒,十月葬,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规格修筑献陵。该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覆斗型,平面呈长方形,陵园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陵墓陪葬区位于陵园东北,现存有封土67座,除襄邑李神符在三原县境内外,其余均在渭南市富平县境内。 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渊驾崩,葬于献陵。献陵修建之初没有陵邑,分为内外二城,规模宏大壮观。内城四门各有石虎一对,南门外矗立着一对高大的华表和石犀,献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斗形,高21米,底径东西150米,南北120米,陵园的周围分布有67座皇亲重臣陪葬墓,宛如众星棒月,将献陵衬托得十分壮观。 献陵石刻浑厚质朴,健壮豪放,造形刚毅沉稳,气宇轩昂。四门的石虎硕大威武,高近2米,眼神机敏,四肢强健有力,形象栩栩如生。御道的两端有一对体形高大的石犀。南门外立有8米高的华表,上蹲犼兽,下雕盘龙,八棱形的柱体刻满了花纹,显得庄严肃穆。 献陵石刻具有浓郁的初唐艺术风格,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献陵坐北向南,地面建筑378间,墓道呈覆斗形,陵高31米,长宽均为100米,陵台为覆斗形,位于陵园中部偏东,底边东西长139米,南北长110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长10米,高19米。 关于献陵的营建规划,唐太宗曾下诏有司讨论,决定按东汉光武帝原陵高六丈的规模营建。现存高度与记载大体一致。内城四面有门,门内各有一对石虎,把守四门,眼神机敏,四肢健劲,南门外300米,有一对石犀,又约100米处,有一对石华表。整个石刻品类极简,但雕刻艺术价值很高,浑厚质朴,造型刚毅,健壮粗犷,豁达昂扬。如华表座上浮雕的龙和顶上圆雕的狻猊,用笔十分简洁,赋形又极为生动。 圆雕的虎、犀,形体高大,用写实的手法镌刻出猛兽的形象,粗壮的躯体,简练的线条,追求逼真而不注重外表的装饰,既刻画出兽性,又不致人望而生畏,且能逗人喜爱,这是唐陵石雕艺术的代表和精品。献陵附近还有不少初唐功臣贵戚陪葬冢,共有67墓。 ==基本概况== 唐献陵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西,为唐代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公元566年—公元635年)和太穆皇后窦氏的陵寝,是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渊驾崩,葬于献陵。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规格修筑献陵。献陵修建之初没有陵邑,分为内外二城,规模宏大壮观。内城四门各有石虎一对,南门外矗立着一对高大的华表和石犀,献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斗形,高21米,底径东西150米,南北120米,陵园的周围分布有67座皇亲重臣陪葬墓,宛如众星棒月,将献陵衬托得十分壮观。 该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复斗形,长宽约100米,高13米,平面呈长方形,陵园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前饰有大型华表、石犀,特别是石虎、石犀,体态雄建、沉毅、昂扬,除其中一石犀、石虎已移入陕西省博物馆石刻室外,其它均保留在墓前。 ==陵墓建造== 唐朝的四座堆土陵中其他三座都位于晚唐,李渊的陵墓如此建造是因为经济现状不允许大兴土木,献陵的石刻较多的维持了前朝的特点,工艺粗糙简单,面貌凶悍,体积较大,石人刻功虽然比较精密但是艺术价值一般,石兽仿制南北朝的[[天禄麒麟]]等,不失威严,但师傅手艺一般,看上去明显的东施效颦。 但是[[献陵]]的石刻有其新颖的东西,例如[[鸵鸟]]的形象,鸵鸟是隋末唐初由大食人从非洲东海岸介绍入我国的,能在不长的时间里吸收这一外来文化体现在艺术中,可见唐初艺术的发展,献陵鸵鸟浮雕现存两座,一尊已经残破不全,另一只羽毛丰满,腿部短小,脖子也不是很粗撞,翅膀比较结实,与现代的鸵鸟不太相同,这是符合遗传学规律和关于鸵鸟起源进化的论断的。 献陵现存石碑一座,没有了龟趺。 由于唐太宗时期曾赏赐前朝谋臣武将及亲戚的死者墓地在献陵陪葬,故可考的陪葬墓就有40座左右,分布于陵冢的周围。 献陵的毁坏较为严重,多数石刻仅存残迹,应此难以想象初始的样子。 ==陵墓形状== 献陵坐北向南,地面建筑378间,墓道呈覆斗形,陵高31米,长宽均为100米,陵台为覆斗形,位于陵园中部偏东,底边东西长139米,南北长110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长10米,高19米。 关于献陵的营建规划,唐太宗曾下诏有司讨论,决定按东汉光武帝原陵高六丈的规模营建。现存高度与记载大体一致。 内城四面有门, 门内各有一对石虎,把守四门,眼神机敏,四肢健劲,南门外 300 米,有一对石犀,又约 100 米处,有一对[[石华表]]。 整个石刻品类极简,但雕刻艺术价值很高,浑厚质朴,造型刚毅,健壮粗犷,豁达昂扬。如华表座上浮雕的龙和顶上圆雕的狻猊,用笔十分简洁,赋形又极为生动。圆雕的虎、犀,形体高大,用写实的手法镌刻出猛兽的形象,粗壮的躯体,简练的线条,追求逼真而不注重外表的装饰,既刻画出兽性,又不致人望而生畏,且能逗人喜爱,这是唐陵石雕艺术的代表和精品。 ==陪葬墓穴== 献陵附近还有不少初唐功臣贵戚陪葬冢,共有67墓。 史载有楚国太妃万氏、馆陶公主、河间王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诞、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道王元庆、郑王元懿、虢王元风、邦王元亨、徐王元礼、滕王元婴、邓王元裕、鲁王元夔、霍王元轨、江王元密、江王元祥、密王元晓、并州总管张纶、荣国公樊兴、平原郡公张楷、谭国公丘和、巢国公钱九陇、刑部尚书刘德茂,刑部尚书沈叔安。 已发掘或有墓碑者,计有李凤、李神通、李孝同、臧怀恪、樊兴等30多座。这些陪葬陵,把献陵衬托得异常壮观。献陵2000年被国家宣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陵寝依照东汉帝陵规格修筑而成,四周柏树森森,封土为陵,陵台呈覆斗形,高21米,墓顶东西30米,南北10米。神道上南端看到的石柱、石虎各一个保存尚好。墓前的石碑是后来立得,据看墓的文保员说,原先的石碑80年代在一次黑云翻滚下大冰雹中损毁。另外在陵墓周边还发现了损坏遗弃的碑座和石刻文物。 ==献陵石刻== 献陵石刻浑厚质朴,健壮豪放,造形刚毅沉稳,气宇轩昂。四门的石虎硕大威武,高近2米,眼神机敏,四肢强健有力,形象栩栩如生。御道的两端有一对体形高大的石犀。南门外立有8米高的华表,上蹲犼兽,下雕盘龙,八棱形的柱体刻满了花纹,显得庄严肃穆。献陵石刻具有浓郁的初唐艺术风格,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交通信息=== 在西安城北客运站或咸阳长途汽车乘开往三原、富平、阎良的客车,在三原、富平、阎良等县换乘开往徐木乡的小巴或打车前往。<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4%90%E7%8C%AE%E9%99%B5/20198240?fr=aladdin 唐献陵 百度]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唐献陵介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