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国际通信卫星 的原始碼
←
国际通信卫星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n.sinaimg.cn/sinakd20231229s/289/w1169h720/20231229/1913-33eb694d81a9b25aa17330291e1163e4.png width="330"></center> <small>[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12-29/doc-imzzrxkx6720776.s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small> |} '''国际通信卫星''',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经营的商用通信卫星系列。这个组织到1984年已拥有109个成员国。1965年4月6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半实用、半试验的静止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正式为[[北美]]和[[欧洲]]之间提供通信业务,它是通信卫星进入实用阶段的标志。 ==发射历程== Intelsat 从1965年4月至1984年3月,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了5代、6种不同性能的卫星共计35颗,除6颗卫星因[[运载火箭]]和远地点发动机<ref>[https://www.sohu.com/a/617837013_121123775 发动机工作原理大全,都看懂算你牛! ],搜狐,2022-12-16</ref>故障而发射失败外,其余29颗卫星均被送到了预定的静止轨道位置。1984年8月前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利用部署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上空的15颗国际通信卫星,为遍布世界各地170多个国家或地区提供[[电话]]、电传、[[电报]]、电视和数据传输等电信业务;出租卫星通信转发器信道,为部分国家建立国内卫星通信线路;还将为世界各国船只提供部分海上移动通信服务。为满足国际通信的需求,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还将发射3颗等效通信容量为1.5万话路的“国际通信卫星”V-A号改进型卫星。更大、更先进的第六代系列国际通信卫星Ⅵ号正在研制之中。 ==历代卫星== 第一代卫星从1963年11月开始研制,由于直接继承采用[[美国]]第一颗静止试验通信卫星“辛康”号的技术成果,到发射时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原名为“晨鸟”,后改为国际通信卫星1号。卫星上装有2个通信转发器,1个因行波管发生故障,通信带宽只有25兆赫。因为在北美和欧洲各只设有一地球<ref>[https://www.sohu.com/a/697131125_121123734 全国节能宣传周丨认识低碳,践行低碳,让地球不再“低叹”],搜狐,2023-07-12 </ref>站,为与当时商业上普遍使用的频分多路-调频制传输[[系统]]联用,采用了单址通信方式。卫星上没有蓄电池,在卫星食期间不能通信。第二代卫星是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要求,为保证当时“阿波罗”载人航天计划的可靠通信联络而应急设计的。卫星上使用了备份行波管和蓄电池。单个转发器实现了多载波多址通信。第三代卫星最突出的技术成就是使用了[[机械]]消旋天线,为增大天线增益、提高通信容量起了重要作用。5颗卫星配置在三大洋上空,建成了全球性的商用卫星通信网。第四代卫星的特点是应用陀螺仪旋转稳定技术,使双自旋稳定卫星技术趋于成熟,因而能在消旋平台上首次安装宽、窄两种波束的喇叭抛物面天线和12个通信转发器,使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增大,通信容量增加到4000话路或12路彩色电视。在转发器设计上也由限制功率过渡到限制带宽。为了适应大西洋通信业务高密集地区的需要,第四代卫星经过改进成为“国际通信卫星”Ⅳ-A号,首次利用空间波束隔离的方法实现了频率复用,通信转发器从12个增加到20个,通信容量增加50%。第五代卫星选用了三轴姿态控制方式,为[[安装]]更多大型天线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上、下行使用6/4吉赫频段外,又采用了14/11吉赫新频段。首次在一颗卫星上同时应用空间波束隔离和正交极化隔离两种频率复用方式,使通信等效带宽比其前代改进型卫星展宽了2倍,从而可使一颗卫星的通信容量超过1.2万话路。 ==V号卫星== 国际通信卫星V号,它是现代[[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国际商用通信卫星。 整个卫星采用模块式结构,由天线舱、通信舱和辅助舱3部分组成。天线舱是个结构塔架,上面装有4个展开式抛物面反射器、2个馈源阵组件、2个覆球波束喇叭、5个遥测、指令和信标天线以及3个地球敏感器。通信舱装有15台接收机、43个行波管放大器、输入多路调制器、输出多路调制器和140多个微波开关等通信分系统组件。大[[功率]]行波管装在卫星南北两侧板上,使热量辐射到舱外空间。卫星的辅助功能器件,如动量飞轮、推进剂箱、管路和推力器均装于辅助舱内。在中央套筒内装远地点发动机。姿态控制的电子设备、[[传感器]]以及电源、遥测和指令分系统则装在中央安装板和南北短侧板上。卫星采用被动式温控,关键部件如远地点发动机和推力器等装有电加热器。在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抛物面反射器展开,南北两侧各伸出一个长7米、宽1.7米的太阳电池翼,并自动跟踪对准太阳,为卫星的仪器设备提供电能。 卫星既可由运载火箭发射,也可由[[航天飞机]]发射。它有一个灵活的公用舱,能适应通信有效载荷的变化。卫星还广泛应用了石墨纤维增强塑料,借以减轻重量。 国际通信卫星V号系列共有9颗卫星,截至1984年3月已发射了8颗。前6颗均由宇宙神-半人马座号火箭发射,后2颗由阿里安号运载火箭发射。其中3颗卫星上还装有1.6/1.5吉赫频段的专供海上[[船舶]]通信用的海事通信转发器,并采用重量轻、效率高的新型镍氢蓄电池代替镉镍蓄电池。 国际通信卫星v号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第五代卫星。其主承包商是福特空间及通信有限公司。主要的子承包商有:梅伯布(MBB)公司,负责卫星的太阳电池阵和姿态控制分[[系统]];斯尼亚斯(SNIAS)公司,负责结构和温控系统;麦尔可(MELCO)公司,负责电器设备的制造。国际通信卫星v号是三轴稳定卫星,设计寿命为7年。卫星本体为1.65米x 2.01米x 1.7米的长方体;[[电器]]设备及推进系统装在本体内。装有天线的塔式构架在轨道上指向地球。在轨道上太阳电池阵展开后的卫星外形如图1所示。卫星的主要能源是两块单轴跟踪的太阳阵翼,每个翼负责给两根独立的主功率母线中的一根供电。太阳阵翼采用的是轻重量的刚性结构。七年寿命期间的设计功率是连续供电1.24瓦。太阳电池片是由AEG一Telefunken公司生产的。 太阳电池阵的每个翼长7米,宽1.7米,由三块互相铰接的[[太阳]]板和一个连接支架组成。太阳板的总面积是18.12米2,上面覆盖17580片N/P太阳电池,整个太阳阵的重量是64.1公斤,其中电子器件22.8公斤,结构件37.4公斤,压紧释放机构3.9公斤。 ==Ⅶ计划== 现有的国际通信卫星网是由12颗国际通信卫星V构成的。其中8颗卫星的使用[[寿命]]到1990年终止,3颗可到1993年,另一颗将工作到1995年。为了保证到90年代初空中至少有10颗国际通信卫星营运,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向福特宇航公司订购了5颗国际通信卫星VI,其中的3颗将用来取代现在位于太平洋轨道区域(POR)和印度洋轨道区域(IOR)的国际通信卫星VA(F一10),(F一11),(F一12);另外两颗用作今后11次发射(1次国际通信卫星VA、5次国际通信卫星VI、5次国际通信卫星VI)的备份,该组织还[[准备]]再订购两颗国际通信卫星VI,以便在1995一1996年间取代最后两颗国际通信卫星VA。 国际通信卫星Ⅶ采用三轴稳定[[技术]],这项技术是超鸟计划研究成功的。卫星使用共用燃料舱的一体化双组元推进剂系统来完成从远地点进入地球同步轨道以及入轨后的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任务。其姿态控制系统在卫星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又加装了一个备份微处理机。这标志着卫星入轨后的整个阶段,包括操作时的遥测和指令[[功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卫星的轨道[[设计]]寿命为10.9年,在这个期限中,卫星的所有性能参数,包括轨道保持精度为0.05°,都可得到满足。 ==I一Ⅵ号性能== 国际通信卫星系统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经营的全球性商用卫星通信系统。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创立于1964年,在刚成立时只有11个成员国,而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106个成员国的庞大国际性组织。在这个组织成立之后不久,即在1965年4月6日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实用型商用通信卫星一国际通信卫星一1(亦称“晨鸟”),正式为北美和[[欧洲]]之间提供通信服务,从而开创了卫星商用通信的新时代。从那时以来,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设计]]和研制了五代六种不同性能的卫星。目前,国际通信卫星系统正在利用部署在三大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一IV、IVA和V等16颗卫星为分布在全球135个国家或地区的310座地面站提供各种不同的通信业务或为部分国家提供国内通信业务。为了满足国际通信业务量迅速增长的要求,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委托[[美国]]休斯公司研制更加先进的国际通信卫星一Vl,第一颗国际VI号卫星预定在1986年发射。 从1965年到1982年底,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发射的卫星为32颗,其中6颗卫星因运载火箭和远地点发动机出故障未能进入同步轨道,其余的26颗卫星均被成功地送进预定的轨道位置上。这六次发射失败中,其中四次是由于[[运载火箭]]故障造成的,另外两次是由于远地点[[发动机]]故障造成的。由此可以算出,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为0.875,卫星定点成功率为0.928,总的发射成功率为0.812。在过去17年来,国际通信卫星系统不仅遇到了上述灾难性的发射失败,而且在已发射入轨的26颗卫星中还发生过各种不同程度的故障。 ==发射== 卫星既可由运载火箭发射,也可由航天飞机发射。它有一个灵活的公用舱,能适应[[通信]]有效载荷的变化。卫星还广泛应用了[[石墨纤维]]增强塑料,借以减轻重量。 ==现状== 国际通信卫星V号系列共有9颗卫星,截至1984年3月已发射了8颗。前6颗均由宇宙神-半人马座号火箭发射,后2颗由阿里安号运载火箭发射。其中3颗卫星上还装有1.6/1.5吉赫频段的专供海上[[船舶]]通信用的海事通信转发器,并采用重量轻、[[效率]]高的新型镍氢蓄电池代替镉镍蓄电池。 ==参考文献==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
返回「
国际通信卫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