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大湾村 的原始碼
←
大湾村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大湾村'''隶属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顺州乡]]新河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顺州乡西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21公里。国土面积0.24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气温16 ℃,年降水量900毫米。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6亩(其中:田145亩,地215亩),人均耕地1.1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等作物。<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大湾村] </ref> ==基本信息== 今天的牡丹江市大湾村已不是一个村庄,倒更像一个城市社区:位于村中心的是村办企业大湾集团的办公楼,9栋排列整齐、间有花坛的居民楼与办公楼之间是一个大型喷泉。这里大多数村民不是躬耕垄亩,而是在工厂里操控机床;村民居住的是宽敞明亮、带暖气的居民楼,而不是靠火炕火炉取暖的平房;村民年老后有村里按月发放的退休金…… 大湾村,这个集体财产已累积到1.1亿多元,有1345口人的富庶小村,一只脚已迈入了城市的门槛,但另一只脚仍留在城市的门槛之外。因为,在户籍簿上,村民还保留着"农民"的身份,在社会管理层面上,他们还保留着"村委会"这样一种模式。 从去年春天起,牡丹江市开始了江南新城区的规划建设。按照规划,大湾村被纳入新城区之内。当新城区开发建设完成后,大湾村村民将完完全全是个城里人了,大湾村也将城市化了。 '''工业的作用''' "没有工业,就没有大湾的今天。"这是大湾村村支部副书记常德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大湾村和周边其它的村没有什么不同: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黑土背朝天,出工计工分,年终集中分红。 1967年,在当时村干部的带领下,大湾村办起了小工厂。一开始,这些小工厂都还是服务农业的,诸如小铆焊、小烘炉和小翻沙等。在当时的情势下,这些小工厂只能起到拾遗补缺作用,难成气候。 大湾村村办企业的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从那时起,大湾村一只眼睛盯着科技,选择那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另一只眼睛盯着市场,生产那些市场有需求的产品。 在企业的经营中,大湾村人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转"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从做暖气片到做卷扬机,从做木工机械到做变压器,从做开关到做互感器,市场在变,大湾村村办企业也马上跟着变。现在,大湾村的村办企业涉足电子、食品、建筑建材、饲料等多个领域。 工业为大湾村集体财富的积累做出了突出贡献。统计数字表明,近些年,大湾村村办企业的年产值和上缴税金始终保持在5000万元和400万元以上。 富裕后的大湾村,早早地就在村里实行了老有所养的制度。按规定,女村民55岁、男村民60岁就可以"退休"了,每个月可以从村里领220元"退休金"。 '''农业的振兴''' 从大湾村工厂区和住宅区,再向里行,才会感到乡土的气息。一排平房里,不时传出猪和鸡的叫声。陪同的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些平房原来是村民的住宅。现在,村民住楼了,这些平房就用来养猪养鸡了。在柏油公路的两旁,是一排排节能温室和塑料大棚。 陪同的村干部告诉记者,在村里经济实力强大之后,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村里对传统农业进行了改造,并着力向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转向。这使原来的农民基本变为农业工人。 最近几年,大湾村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建设了138栋高效节能温室、451栋大棚和1栋面积2500平方米的现代化育秧大棚。村里还投资260万元建成了一个大型养猪场,目前,该养猪场生猪存栏万余头。2001年和2003年,由大湾村投入巨资建设的两个奶牛饲养基地在其邻村岭东村和西村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大湾村奶牛的存栏数已达1600余头。与奶牛饲养场相配套,一个投资700万元、日加工能力达百吨的鲜奶加工厂随后建成。 经过改造的农业也为大湾村带来了巨额财富。统计数字表明,最近几年,大湾村奶牛、生猪和蔬菜三个产业链的年销售收入均在6000万元以上。 村干部告诉记者,未来五年内,另两个大型奶牛饲养场也将建设完毕。届时,大湾村奶牛的存栏数有望达到万头。畜产品及其深加工将成为大湾村的主导产业。 '''旧貌换新颜''' 暖融融的楼房、新潮的家电、高档的厨具、舒适的睡床……城里人所能享受的在大湾村的村民家里,一样都不少。而原来那种"土灶、火炉、热炕头"的居住方式已尘封在老大湾村人的记忆里。 谈起1997年集中建设居民楼的动机时,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是想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更主要的是,那时村里三分之二左右的劳动力已转移到工业。 1997年,大湾村从集体资产中拿出3000余万元,打破原有的山、水、田、路、屋的旧格局,集中建成了9栋、面积达3.1万平方米的住宅楼。村民用原来的平房,便可换取新楼房。1998年10月初,所有的村民都拿到了新楼房的钥匙,并相继搬了进去。 与住宅楼同时建起来的,还有村办企业集团的办公楼、村委会办公楼、餐饮中心、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及村民大礼堂,形成了一个现代化小区。小区内餐饮、洗理、购物、医疗、托儿所等配套设施齐全,老年活动室、青年娱乐室、篮球门球场等活动场所完善。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村委会的努力下,有关部门特意开通了牡丹江市区开往大湾村的公交车。 居住环境的改变,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村里的老人得病的少了、盗窃等治安案件的发案率降了、村民的消费层次升级了、村民对教育文化的需求更强烈了……大湾村的明天 去年春天,牡丹江市江南新区兴隆组团分区规划获得通过。去年年底,分区规划内的动迁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开始。至2007年,该分区将开发建设完毕。 按照该规划,大湾村现有土地的40%%将被纳入牡丹江新城区,另60%将被划为泻洪区。到2007年,大湾村村委会可能要变为居委会,大湾村村民也将变为市区居民,村民的生活方式也会更加城市化。 谈到未来,大湾村村支部书记隋秀海表示,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可能要给大湾人带来诸多变化,但大湾村的经济实体仍会保留下来,实现现有村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不会改变。 和周边被纳入新城区的失地农民比起来,大湾村村民的明天是最有保障的,也显得很从容。因为他们有业可就,有强大的集体经济实体作后盾,也因为他们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先行了一步。<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基本信息]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湾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