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大芒萁 的原始碼
←
大芒萁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width="300" |- ! style="background:#0099cc; color:#ffffff;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 colspan=2 | '''大芒萁''' |-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center" | https://p1.ssl.qhimg.com/t0164e2956f8feb0e9e.jpg |- |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679880&sid=7953975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大芒萁</br> 汉语拼音:Dà Mánɡ Qí</br> 别名:大羽芒萁</br> 性味:味微甘、涩,性平</br> 功能:解毒,止血</br> 主治:蜈蚣咬伤,鼻出血,外伤出血 |} </div> '''大芒萁''',中药名。为 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为里白科植物大芒其的嫩苗及髓心。具有解毒,止血的功能。主治蜈蚣咬伤,鼻出血,外伤出血。<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1115800# 大芒萁]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ref>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大芒萁 拼音名:Dà Mánɡ Qí 英文名:Ample Forked Fern 别名:大羽芒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 ===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大芒萁的嫩苗及髓心。 ===采收和储藏=== 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植株高达1.5m。根茎横走,密被锈黄色长毛。叶具长柄,长达80cm;叶革质,无毛,疏生,下面呈灰蓝色,叶轴三至四回二叉分枝,分枝处的休眠芽具卵形的苞片,边缘具不规则的粗齿牙,除末回分枝外,各回分叉的两侧均有1对羽状深裂的托叶状大羽片;末回羽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0cm,宽8-12cm,羽状深裂几达羽轴;裂片披针形,长4-10cm,宽8-10mm,边缘全缘或波状;侧脉每组有小脉5-7条。孢子囊群生于每组小脉的上下两侧基部的弯弓处,在主脉两侧排成不规则的2-3行。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400m的疏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微甘;平;涩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解毒;止血。主蜈蚣咬伤;鼻衄;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嫩苗及髓心:味微甘,性平。有解毒止血的功能。用于蜈蚣咬伤、鼻衄及外伤出血等症。<ref>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d/damangqi.html 大芒萁]中医世家</ref>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芒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