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天蟾逸夫舞台 的原始碼
←
天蟾逸夫舞台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天蟾逸夫舞台.jpg|350px|缩略图|右|<big>天蟾逸夫舞台</big>[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images/2018-01/29/A16/res03_attpic_brief.jpg 原图链接][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8-01/29/content_50862.html 来自 青年报 的图片]]] '''天蟾逸夫舞台''',是中国[[上海]]的一座著名戏剧舞台,位于福州路701号(云南路口),现属[[上海京剧院]],以上演[[京剧]]为主,因改建时受到[[香港]]企业家[[邵逸夫]]资助而得名。 ==名称演变== 在这之前还叫过新新舞台、醒舞台、竞舞台、迎仙新新舞台等名字。“天蟾”取神话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蕴含有压倒丹桂第一台(当时的另一家知名舞台)的意思。1930年,“天蟾”之名号移至地处今福州路云南路的大新舞台。“天蟾”得名以来,南北名伶巨匠对这魅力无穷的舞台情有独钟。本[[世纪]]内,历代菊坛大师竞相粉墨登场于此,以至梨园有“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说<ref>[https://sh.qq.com/a/20131003/001163.htm 上海地标沉浮录:京角儿不进天蟾不成名],腾讯网</ref>。 ==历史== 天蟾舞台由李征五建于1926年2月7日,原为大新舞台,有三层观众席,3917个座位,为当时上海首屈一指的大舞台。1930年,顾竹轩名下的原位于九江路的著名天蟾舞台(新新舞台)因原址建造永安百货而拆迁来此,一时演出兴盛,与文明大舞台、[[共舞台]]、[[中国大戏院]]并称为上海四大京剧舞台。1942年,张善琨乘顾竹轩入狱后天蟾经营不善之机租下舞台,但1945年因被指控为汉奸而流亡香港。后吴兴裁接手后重新兴旺。1949年,顾竹轩重新获得舞台所有权<ref>[https://www.sohu.com/a/343952667_804333 忆旧:天蟾舞台的前世今生] ,搜狐,2019-09-28</re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蟾舞台历经多次风雨,成为福州路一带仅存的剧场,1968年改名劳动舞台,1986年恢复天蟾旧名。1989年划归上海京剧院,后加以改建,1994年4月28日重新开业并改为现名。现有观众坐席928个,是上海最主要的京剧演出场所,号称“北有长安,南有天蟾”。 该舞台自建成以后,即吸引大量南北名家前来演出,白牡丹在此创演全本《玉堂春》、麒麟童演出《汉刘邦》、《海瑞上疏》、[[梅兰芳]]和[[金少山]]合演《[[霸王别姬]]》,[[盖叫天]]和叶盛章合演《三岔口》,[[马连良]]、杨宝森、唐韵笙、李少春、袁世海也均来此演出,有“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说。 ==视频== ===<center> 天蟾逸夫舞台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center> <center>{{#iDisplay:w0384qpbq4m|560|390|qq}}</center> <center>天蟾逸夫舞台范袁版《梁祝》</center> <center>{{#iDisplay:s0196nmp4s9|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天蟾逸夫舞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