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太平寺泉眼 杜甫 的原始碼
←
太平寺泉眼 杜甫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太平寺泉眼'''<br><img src="https://img.mp.itc.cn/upload/20160419/5db05cd932794cb78abb7f7ef575b93a_th.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70060331_11108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太平寺泉眼'''这首诗赞叹太平寺泉眼的神异、泉水的明净及环境的幽美,表示要在这里卜居,服食修炼,以成正果。全诗可分四段,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突出了太平寺泉的神奇以及泉水的清与美。 == 原文 == 杜甫〔唐代〕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 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 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 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 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 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 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 译文 == 太平寺靠着高高的山冈,周围都是山林草丛。 清泉从枯柳根下涌出,已被世人汲引了很久。 岩石间的泉眼清晰可见,这云天之处竟有水府环流。 泉石的深广虽在丈尺之间,而且寂静安闲,但是人们怎敢对它轻慢? 池中生有青白两条小蛇,那幽隠之姿可以时时看见。 它们时而吐出一串如丝的气泡,令人想象一旦成龙便可兴云作雨。 此山从上到下岩石遍布,凿井实属不易。 这眼泉水可以取供十方众僧,水味香美超过了牛奶。 北风吹起了寒冷的波纹,纤细的水藻舒开了翠缕。 明亮的泉水倒映着游客的净衣,细碎的涟漪摇荡着秋林的妙影。 如何才能筑宅于其下,让它的余泽流进我的药圃? 三春佳季滋润黄精生长发育,一经服食便可羽化成仙呢! == 创作背景 ==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秋冬之际在秦州所作。黄鹤注:“太平寺在秦州。诗云‘北风起寒文’,当是乾元二年秋冬之交作。” == 赏析 == 这首诗赞叹太平寺泉眼的神异、泉水的明净及环境的幽美,表示要在这里卜居,服食修炼,以成正果。全诗可分四段,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突出了太平寺泉的神奇以及泉水的清与美。 此诗首二句写太平寺的环境,地处高冈,可见不在秦州城内。次二句以根枯衬泉活,岁古显流长。这有如八大山人作画,能于苦涩处见生机,古简处见笔力,细味之始觉其妙。“石间见海眼”,唐人赞山泉古井的神异多谓能通海,当然不一定真通海,这么想这么说,带有神秘感,有助于加强艺术感染力。“天畔萦水府”,见泉眼在寺旁地势较高处。接着写泉眼的神异。“青白”四句写得的确很美,这不是因为对“青白二小蛇”刻画得如何典型,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中,这是两条龙的化身。这想象是美的。通过这美的想象,不仅写出了泉眼清澈、蛇游气冒的实景,展现了“潜虬媚幽姿”(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意境,也藉以一舒胸中抑郁之气。“山头”四句谓山地多石,凿井为难,幸有此味美色清的泉水供十方僧众饮用。“北风”二句写实景平平,“明涵”二句写倒影绝妙。泉水明净,客衣可鉴;涟漪荡影,野趣宜人。山泉既如此可羡,这就难怪诗人动卜居之念、生羽化之想了:“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 杜甫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f>[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74fe27904da6.aspx 太平寺泉眼]</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太平寺泉眼 杜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