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的原始碼
←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杜甫画像23.jpg|350px|缩略图|右|<big>杜甫画像</big>[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13/00d4b1e206334426b134f29327e77683.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431532605_16879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诗。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ref>[https://www.sohu.com/a/430239566_120925974 杜甫为什么会被称之为“诗圣”?],搜狐,2020-11-07</ref>”。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ref>[https://www.ruiwen.com/wenxue/dufu/370399.html 杜甫的诗赏析],瑞文网, 2017-09-07</ref>。 杜甫的诗风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ref>[https://www.sohu.com/a/101518364_438763 杜甫:四个人生阶段,不同的代表诗作欣赏!],搜狐,2016-07-05 </ref>。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center>奉送十七舅下邵桂</center> {{Cquote| 绝域三冬暮,浮生一病身。感深辞舅氏,别后见何人。 缥缈苍梧帝,推迁孟母邻。昏昏阻云水,侧望苦伤神。 |[唐]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ref>[http://www.cssn.cn/zt/zt_xkzt/zt_wxzt/sggxjd/whjj/201409/t20140918_1332997.shtml 杜 甫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9-18</ref>”。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ref>[https://www.sohu.com/a/249007765_218584 著名诗人介绍之杜甫] ,搜狐,2018-08-20</ref>。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天宝三年(744年)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ref>[https://www.y5000.com/zgls/st/50726.html 杜甫:舟中长逝 时年59岁],中国历史网,2019-10-24</ref>。 ==视频== ===<center>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诗圣杜甫的故事</center> <center>{{#iDisplay:u3061qqzp18|560|390|qq}}</center> <center>纪录片《伟大诗人杜甫》</center> <center>{{#iDisplay:v0034i05fa1|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 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頁面